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5674726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2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 如何做好教学设计,了解和掌握四个方面知识对大家很重要。一是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什么,也就是通过教学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 二是教学理念,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小学数学的教学。三是教学 结构,一堂数学课包括哪些环节,每个环节应包含哪些内容等。四是教 材内容,教的是什么,把知识弄明白;还要分析这部分内容教材是怎样 编的。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包括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数 学基本技能。有关的数的概念(数的概念、形的概念、量的概念),以 及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作图、计算等就是数学 的基本技能

2、。如概念教学,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教 学,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会计算;等等。 2、方法和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学习过 程中使学生学习和体验数学学习的方法、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从而学会 学习。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提供一个画在方格图中的平行四边 形,学生通过数方格发现它的面积正好是这个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乘 积,从而产生猜测:是否其它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底与高的乘积? 然后进行验证。为了验证,有的同学把另外几个的平行四边形放在方格 图中,数出其面积,验证了猜测,通过归纳,发现了规律。有的同学通 过图形割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根据其边的关系推

3、导出其 计算方法。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和学习了“猜测验证 结论”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及通过图形转化从而把新知识 转化为旧知识的方法。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就是教案上我们要写 出来的)。如,观察能力、计算能力、操作能力、空间观念、思维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是结合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如教师评价学 生:“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什么问题,学会了什么知识,真了不 起。”学生就会产生成就感,感到一种激励和兴奋,获得愉悦的学习体 验。 二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做题仔细并注意检 查和验证、书写认真、在别人发言时注

4、意倾听等。 三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如自己的作业自己完成、有错就改等 对学习负责的态度,能大胆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创新的学习态 度等。 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如在别人发言时不随意打断并注意倾 听等(学会尊重别人),敢于暴露自己的错误(做诚实的人),按要求 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做有责任心的人),等等。 另外,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被广泛的应用于生活,要让学生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每节课都有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只有把握好了教学目的,你才能有 目的地设计教学过程,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 务。要克服教学设计的盲目性、随意性。 二、学生的

5、学习方式 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结构(教学环节)都是相似的。无论是十七年前 (1998年)临沂市推出的“小学数学认知程序教学模式”,还是2007年 课改中临沂市推广的“小学数学354教学策略”,以及2009年莒南县教 研室构建的“问题、探究、过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其 教学层次(板块)大致相同。如果说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什么变化的 话,那就是教学理念上的改变,教学思想的进步。现在的教学理念有哪 些?概括地说。主要有: 1、 用教材教的教材观。 2、 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观。 3、 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为主要特征的教师角色观。 4、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功能的评价观

6、。 5、 体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 观”“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价值观。 大家最需要了解、知道的是现在的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数学,也就是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怎样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很重要,衡量课改成效如 何,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吗。 课程改革是针对传统教学提出来的。传统的学习方式具有这样的特 点,学生学习是被动的、接受的、个体的。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都是 教师说了算,学生完全是被动的;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讲学生 听,教师出题学生练,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接受的;教师提问某个学生 回答,基本上是“单打一”,与其他学生关系不大,所以说学生学习是 个体的。针对这些特点,课程改革倡

7、导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自主的、探究 的、合作的。 学生的学习应带有主动性,是我想学、我要学,教学时要让学生感 到数学学习的意义,数学学习乐趣,数学学习中的挑战性及应对挑战性 所带来的成就感等。使数学学习变成儿童的一种需要。 学生的学习应是探究的,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 程。正像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的那样:儿童在教室里所做的同科学家 在实验室里所做的没有什么不同,科学家所发现的是人类所未知的,学 生所发现的是他自己所未知的。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我上小学的 时候,老师就是告诉我们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以高。按公 式算就行了。为什么这么算,我们不知道。现在要让学生进行探究。给

8、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两块地,让学生比大小。学生不会,学生提出问 题:我们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但我们不会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老师 借机引出问题: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 的问题。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教师把底是5厘米、高是3厘米的平行四边 形放在格子的边长是1厘米的方格图中 ,让学生数出其面积,是15平方 厘米。教师启发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面积数15,正好是 5(底)与3(高)的乘积。接着诱导学生:在这里,你可能想到什么? 马上学生猜测说:是否所有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底乘高呢?这时教 师就放手让学生进行验证。有的又通过数方格测量其他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有的把平行四边

9、形割补成长方形利用方格图测量的,通过对多 个不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与高乘积相等这一关系进行归纳,得到结 果;利用图形变换的,通过推导得出结论。这里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 经验,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探索,解决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 算的问题。今天的教学,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 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的学习还应该是合作的。 学生的习性应该是合作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关键的是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因为在合 作中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发言的机会。合作学习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 面对要解决的问题,一般都是学生先独立思考,接着是小组讨论,

10、然后 全班展示交流。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都要说出自己想法和做法,成员 间相互交流和启发,汇总各种解法,在交流中产生新的解法;全班展示 交流时,各组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听取其他小组的汇报,并进行质疑 和补充;等。 三、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遵循两条线,一条是教学环节,教案上能够写明 的,可以说这是一条明线;另一条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它隐含教学环节 当中,是一条暗线。 (一)小学数学新授课的教学环节 一节新授课一般包括以下四个环节。下面是几个教学策略中的教学 环节; 认知程序教学模式 “354”教学策略 问题、探究、过程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训练导入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唤起与

11、生成 2、教学新课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2、探究与解决 3、巩固练习 3、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3、巩固与应用 4、课堂作业 5、课堂小结 4、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4、小结与提高 比较以上三者教学环节的不同,我们发现“认知程序教学模式”多 了“课堂作业”这个环节。其实,“课堂作业”与“巩固练习”同属于 练习的环节,“课堂作业”是学生上演草的练习。所以以上三个教学策 略,教学环节基本相同,只是四个环节的名称不同。在临沂 市“354”教学策略(2007年全市推广)的基础上,莒南县教研室2009 年构建了“问题、探究、过程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并在全县推广这 一策略为一线教师的备课提供帮助,我们组织

12、人员编写了“36”年 级的教学指导建议(之所以是教学建议,而不称其为教案,是因为每一 课时的建议中提出了“教法要素”:即学生学习这一知识已有的知识和 经验是什么,为学习这一知识需要为学生配备什么样的数学“原型”, 本节课要探究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教法要素”为教师把握本节课的教 学要点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下面我就按“问题、探究、过程高效课 堂教学策略”,阐述新授课的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唤起与生成 概括地说就是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生成要解决的问题。其 方法是,一是设计习题,或者以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练习或作答, 巩固所学知识,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学生的认识牵引到新知 的边缘,

13、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同时借助旧知,提出新的问题,引起 儿童的认知冲突(目前学生不知道的知识,或不会解答的问题,“它是 什么?”“怎么解决?”等给学生造成疑惑),促使学生形成探求知识 和解决问题的强烈的心理需求。如,三年级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乘法。例题是这样的:“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 少本?”设计教学时要作出分析:能支撑学生探寻其计算方法的已有知 识和经验是什么?很明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由一位数乘两位的 笔算发展来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还要用到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所 以,学生在学习时首先应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及整十数乘两位数 的口算练习。练习后,引出例题

14、,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这时教师提出 问题,1412,与前面学习乘法有什么不同?你会算吗?从而进入新 课。二是创设情境。例如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师先用米尺测 量黑板的长度,让学生看到教师量的过程:1米、2米,剩下的一段不够 1米,教师问:剩下的用米作单位,用整数表示其结果,是多少米?教 师告诉学生,整数无法表示结果,需要发明一种新的数;接下来教师提 出平均分的的数学问题: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 个?4个、2个苹果呢?如果是1个苹果呢?怎样列算式?结果能用整数 表示吗?教师告诉学生,这个结果也必须用一种新的数表示。教师讲 解: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

15、果,这时常用 分数表示。什么是分数?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三是直接提 出问题。如教学“圆的周长”,教师可直接提出,我们学过了长方形、 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计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计算圆的周长。简洁 明了,开门见山直接提出学习的内容,以便更快地进入新知的探究。当 然,前两种方法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实际上很多时候是通过情境来复习 旧的知识。 第二环节:探究与解决 围绕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的探索和研究,以解决问题。 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层次): 1、 独立思考投石问路 面对问题,首先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围绕问题,学生进行分 析、比较、推理等思维活动以及借助学具进行操作活动

16、,尝试多种方 法,投石问路,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 合作交流曲径通幽 经过个人独立思考,同学们有的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一知 半解,有的不知所然。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同学需要验证想法是否合理: 我的方法有道理吗?我的解答正确吗?一知半解或不知所然的同学需要 别人的启发和点拨:这个问题到底到底应从哪里入手应怎样解?等等。 这时需要同学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共同合作解决问 题。 合作交流一般包括以下两步:先是小组(或同桌)讨论交流,在小 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再全班展示交流。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提出要求,如 要逐一发言,小组长指定一个同学作好记录。全班展示时,由小组推选 的代表发言

17、,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第一个展示的小组要全面汇报,其 余的小组重点是针对前面各小组汇报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质疑。 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入,在指导学生讨论的同时掌握学生思维状 况;全班展示时,教师要做好必要的调控,如及时的追问、点拨、提升 等,以促使学生思维更加深入和全面,另外重点内容还要结合学生的汇 报做好板书。学生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不一,曲径通幽,都应 值得肯定。 这里要注意,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需要小组讨论,有些较简单 的,学生通过个人思考就能解决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可由学生直 接汇报。 3、 共同小结水到渠成 经全班展示、共同交流,学生们达成共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 法,并认同最优

18、化的方法,水到渠成,师生共同小结,形成结论。 如果是某种计算方法、运算定律或计算公式的教学,以上解决的问 题还只是某个具体事例,其小结的结论是针对这个具体问题的。要得到 概括性的结论,还必须补充一定数量的事例,引导学生继续探究,然后 对这些事例进行必要的比较,找其共同点,归纳出方法和规律。如三年 级下册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要探究的问题是:一个长方形长5厘 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教学时,先是让每个学生在长方 形面上摆单位小正方形进行测量,通过数或者计算小正方形的个数,求 得其面积;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展示,形成共识:可以用它的底5 厘米与它的高3厘米相乘,求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

19、5平方厘米。这时 教师提出:是否其他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底与高的乘积呢?这时需要提 供其它的长方形继续研究。学生通过研究发现上面的结论在其他长方形 上面都成立,它们的面积都是底与高的乘积。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何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第三环节:巩固与应用 在形成结论后,需要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强化。本着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本 环节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基本练习。能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与例题相类似的的基本 题。基本练习要做到,一是数量要足;二是学生独立完成;三是充分订 正。所谓充分订正,就是订正时重点要求学生叙述

20、过程与算理,对练习 中出现的错误,一定要帮助学生查找原因,促其立即改正,对于典型的 带有共性的错误要进行必要的补偿教学。 2、变式练习。变化问题的呈现方式或叙述方式,突出问题的实质,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在基本 练习后,可设计所给出的底和高有的对应,有的不对应,有的条件不 足,有的条件多余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求其面积。再如,教学分数的 基本性质,设计判断题:分数的分子分母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分数的 大小不变。 3、综合性练习。需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如两位数乘两位 数,可设计练习: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本,2周能读完吗?如 果每天读40页,7

21、天能读完吗?这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是单纯 的计算。解答此题,既需要进行笔算和口算,还必须进行数的大小比 较,还要用到2周14天这个隐含的条件,等等。通过综合练习,培养学 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灵活解答问题的能力。 第四环节:小结与提高 组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进一步突 出学习重点。可提出一般性的问题,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 么?你有什么发现和收获?等等;也可有针对性地提问:这节课我们重 点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是怎样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在运用这 一知识解答问题时,应特别注意什么?或你觉得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 什么?等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言,结合板书对全课

22、内容做一系统总 结,重点内容还要做出强调。 课堂总结除了总结所学内容,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教 师要特别注意给学生作出带有情感性、鼓励性的评价,如大家通过自己 的努力研究解决了问题,学会了,真了不起!还要引导学生进 行自我评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哪一点你表现的最棒?你以为这 节课谁表现的最好?等等。 课堂小结后,可结合教学内容布置适量的具有思考性、趣味性、实 践性的家庭作业。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老师启发学生:通过 图形割补,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已经会计算其面积的长方形,要 是计算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你会将三角形、梯形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 四边形吗?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试一试。

23、再如学习了圆的周长计算,建议 有兴趣的同学回家查阅资料,了解哪些人对圆周率做过研究,他们分别 取得了什么成果等。课后作业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开 阔学生的眼界,加强数学知识同生活的联系。 (二)数学学习中儿童的认知程序 人类认识事物一般遵循“特殊一般特殊”的规律。如人类 在早期还没有数概念的时候,在生活中发现两只手、两只眼睛、两只耳 朵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最初人们就 利用这个特点表示数量。如有人打到了兔子,他会指指眼睛,表示他打 到了兔子的数量是两只。当然这时的数量还是和物结合在一起。随着人 们认识水平的提高,逐步抽象,把这类物体的数量特征同物分离出来出

24、来,就形成了“2”的概念。这就是由“特殊”到“一般”。形成 了“2”的概念后,人们就可以用“2”表达有关事物的数量了。如,今 天有两位教师给我们上课,我们小学数学有两个辅导班。这就 把“2”的概念具体到了人数上、班级的数量上。也就是由“一般”回 到了“特殊”。儿童的认识也符合这一规律。 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为适应儿童这一 思维特点,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特别重视直观的应用。 教学时一般从直观事例入手,丰富儿童的表象,再逐步抽象概括,揭示 概念,归纳规律。然后再运用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 根据以上的分析,小学数学的教学应遵循以下规律: 概念:直观概括具体化 规律

25、(法则、定律、性质):具体归纳演绎 先说概念的教学。如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学生是在 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这一内容的。导入课题后,根据教材 的安排首先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意义。学生有的折纸,有的用尺子平 分一条线段,有的平均分一些物体等。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根据所分 物体的对象不同,展示时可能出现这几种情况:一是平分一个物体,一 是平分一个计量单位,一是平分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都是平均分成 四份,表示出这样的一份。接着让学生说一说3/4含义。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你能结合1/4、3/4说一下什么叫分数,也就 是分数的含义是什么吗?学生由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

26、行概括:一个物 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 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老师告诉学生:一 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这就完成了由 直观到概括的过程。此后的练习,如把某个图形平均分成了若干份,图 形的一部分涂上了阴影,让学生标出图形中阴影部分的大小。这就把分 数的意义具体化了。再如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观察不同 的长方体物体,并进行有关的操作和测量。学生经过探究概括出长方体 面的特征、棱的的特征、顶点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形状 是长方体,并说明为什么。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直观概括具体 化”的过程。

27、数学规律的教学。如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材给出的数 学“原型”是: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有25个小组,每小组里面有 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 次植树活动?同学们想出了两种思路,一种是先求每组有几人,一种是 先分别求出挖坑、种树的人数和抬水、浇树的人数。出现了两种列式: (42)25 和425225。通过计算得到等式:(42)25 425225,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这一数量关系:4和2的和与25 相乘,可以先把4和2分别与25相乘,再相加。启发学生思考;看到这个 等式,你有什么想法?学生提出:是否其它的数也存在这一关系?老师 告诉同学们,你们可

28、以找几个数试一试。学生通过计算列出了多个等 式,如(34)8=3848、(96)79767。教师问 学生:这些等式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规律?从而归纳出乘法分配律。学 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有关的简便计算,如10312。应用一般的规律 解决个别的问题就是演绎。再如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出 示一个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求得它的 面积?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可以利用边长是1厘米的单位正方形来测量, 即在长方形上铺单位正方形,长方形上面能铺满多少个小正方形,它的 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实际测量后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 米,正好是它的长与宽乘积。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猜测:其它的长方形 的面积也可能是长与宽的乘积。学生利用多个单位小正方形拼出不同的 长方形,逐一分析,通过例证验证了猜测,从而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 公式。练习中学生运用公式求长方形的面积。这就是学生经历了“具体 归纳演绎”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