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常用策略概述.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5681419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常用策略概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常用策略概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常用策略概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常用策略概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常用策略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常用策略概述.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常用策略概述摘 要学前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语言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如何为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要在继承中求创新,不断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质量。正文:学前儿童 语言教育 质量 正 文一、学前儿童的概述。按照国内外现行的医学以及心理学的分类,人从出生到幼儿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出生和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婴儿期:1个月1岁,相当于乳儿期;学步儿期:12岁;早期儿童期:26岁,相当于幼儿期。尽管这一分类法正日益受到挑战,特别是对婴儿的分类更是莫衷一是。但是,通常把这几个阶段统称为儿童期,即把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统称为

2、学前儿童。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现状。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为:一是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二是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话。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教育者实施语言教育的方向和准则。有了明确的目标,教育者才能在语言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采用适当的组织活动方式,并能恰当而有依据地评价语言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国依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根据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总体要求确定的,它是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现状是: (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教学模式不够完善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幼儿园语言教学小学化,有些教师模仿小学语文的授课方式,对幼儿进行“语文教学”,有的甚至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学习材料提前到幼儿园大班使用;二是在语言教育中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幼儿的口语表达。还有些教师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把教学重心放在教幼儿识字方面。另外在口语表达方面也只注意到简单的对话与重要或模仿,体现不出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教育中体现不出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无一定计划与目标,有的是即兴发挥,有的是年年照搬,不去注入新的内容,新的方法,不能利用幼教的研究新成果;孤立地进行语言教育。只知在语

4、言课中进行语言教育,不知在其它学科与活动中进行语言教育,不懂得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其它方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和语言本身的综合性和通用性特性;在语言教育中缺乏创造性因素。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只能按预先的备课方案展开一节语言课,在遇到幼儿的发言或听课表现有“意外”时,不能因势利导,转化为课的内容。至于从备课到讲课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因素,则更少。(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尚不具有开放性的学科性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改革的一个导向是提供整合的语言教育观念,研究者们开始把儿童语言学习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充分意识到儿童语言发展与其他智能、情感等方面发展整合一体的关系。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

5、儿童对每一个新词、每一种句式的习得,都是整个学习系统调整、吸收与发展的结果。离开了儿童发展的其他方面,语言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与此同时,儿童语言学习的每一点收获,都对他们其他方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语言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开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时候,幼教工作者注意从外部进行整合,将语言教育视为学前教育整体中的一部分,加强幼儿语言教育与其他方面教育之间的联系,幼儿的语言学科应用德、智、体、美相互渗透,结合一体。无论是音乐还是算术,他们都是人类的语言,他们共同的性质和特征就是人类对于生命的表达。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在幼儿学习各个学科的同时,应让幼儿在潜移默化

6、中感受到唱的每一首歌曲是用五线谱表达的语言;做的每一段操是用肢体表达的语言。我们不能仅仅说幼儿语言是单独的一门语言学科,更不能说它是语文学科,它是学期的一种幼儿言语教育,是一门于德智体美等其他学科的生活性学科。它的教学目标是,充分展现语言的魅力,激起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让幼儿认识语言,学会日常生活语言,并形成自我的语言价值观。(三)、教学环境不够平等和谐 目前,我们国家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是注入式多, 这是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在幼儿语言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随时随地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支持性语言环境, 要做个“有心人”,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7、观察和倾听幼儿的谈话, 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行较敏感的捕捉, 并加以正确引导。这不仅是创设良好的支持性环境的基础, 也是幼儿教育更合适的语言学习的条件及保证。例如, 每天的喝果汁环节。喝完的孩子都会将果汁杯送入垃圾筒, 并告诉老师说: “老师, 我吃完了。”只有丽丽说: “老师, 我喝完了。”教师听后立刻表扬了他, 并当着大家的面进行了巩固: “对, 你喝完了。”其他孩子听了, 也纷纷向他学习, 教师及时地给予了肯定。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更高了。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 适应能力较差的幼儿容易沉默寡言。有的虽然已经和老师、同伴很熟悉了, 但也常常不爱交流。有的小朋友经常听他

8、妈妈说在家有多调皮, 但每次在幼儿园我们几乎很难听到他的声音。因此, 幼儿园应尽量创设家庭式的氛围, 与幼儿平等相处, 尊重每位幼儿, 蹲下来与幼儿交流, 积极鼓励、引导幼儿说话。当幼儿主动与教师说话时, 教师要耐心倾听, 并作积极的回应。以此消除孩子们的紧张心理, 就越来越敢说, 也越来越愿意说了。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一)、培养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的自信心 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认为除了先天的生理因素外,最重要的莫过于社会因素,而社会因素有引导着儿童的心里因素,所以儿童的心理因素也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大人应主动为儿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说话的积极性。孩

9、子在语言上的可塑性非常强,他们学习语言最直接的一个途径就是模仿,模仿成人的交谈,模仿故事中的艺术语言。于是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我注意规范自己的语言,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们自信的说出想要表达的东西。 (二)、注意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考虑到从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和鼓励幼儿说完整话这两方面进行:一是丰富幼

10、儿的词汇量。因为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强弱。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在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丰富、积累起来的。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二是鼓励幼儿说完整话。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还要学习运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一段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呢?这关系到教师本身的语言教学习惯,假如教师本身上课时就不注意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运用简短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利于

11、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三)、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能力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对语言这个笼统的概念的分析,在语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着好些误解,例如,名为培养幼儿的口头语言,而衡量指标却只有是否完整连贯一项,实际上是只注重了口头语言中的独述语言;片面注重幼儿语言的完整连贯,注重幼儿能否在课堂上独自一人讲述生活经验与故事,而对对话语言没有引起重视。只看到对话语言的形式具有情景性,不完整、不连贯,看不到情景性语言本身还是一种一定交往环境中所必需的语言形式。对幼儿出现的情景性语言只看到连贯性语言水平低的一面,看不到幼儿还有着在适当的场合采用适当的语言进行交际的一面。这对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显然是不利的。

12、 参考文献目录1 邹颖.幼儿园里努力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浅析J.青春岁月. 2011(14) 2 李雪英.幼儿语言教育初探J.金山. 2008(11) 3 李书娟.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J.青年文学家. 2010(15) 4 王瑶.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教学设计研究与思考J.北方音乐. 2010(01) 5 徐慧艳.幼儿教育中的言语技巧J.文学教育(下). 2011(06)6 黄璟.从语言获得理论谈儿童语言教育的启示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0(01)7 杨珍珍. 论游戏活动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J. 语文学刊. 2010(06)8 陈帼眉主编.学前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