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点.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5681420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点.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点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点(一) 语言教育整合观美国儿童语言教育专家卡洛乌尔福克提出应将儿童语言学习视为一个整合的系统,语言学习系统包括:语言代码范畴,包括语音、语素、句法、语义、语用;语言内容认知范畴,包括符号化、表征、概念化、记忆、感觉、知觉;语言表达范畴,包括说、写、语言制作、理解和言语感知;交际环境范畴包括内部交往的需要、愿望与外部的自己和强化。整个模式强调儿童的语言是以整合的方式获得,包括语言代码范畴、语言内容认知范畴、语言表达范畴、交际环境那个范畴总之,语言教育整合观强调语言与其他方面的联系,强调在语言学习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应执行整合的观念。(二

2、)完整语言教育观 完整的语言教育观提倡自然、完整的语言学习,认为应重视语言能力而非孤立的语言技巧,强调语言的交际意义;强调真实的语言情境;强调语言不是独立系统,而是和认知、情绪、经验、学习欲望等密切相连。(P156第二段)(三)交往能力的培养 根据完整语言教育观及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的学说,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应重视日常交往,即通过日常交往能力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并以培养日常交往能力为目标。(P157第二段) 社会语言学理论认为,言语习得的根本动力来自为生存而交际的活动,强调语言习得和语言运用所处的社会相处作用的环境。这种理论使研究者跟为关注儿童语言的交际功能。(P157第五段四五行)(四)叙事

3、性只能理论与语言教育文学化倾向 文学与语言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文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一向占有重要位置。 例如儿歌从儿童内心出发,反映儿童生活、思想、感情、语言亲切、节奏鲜明。它具有以下作用:提高儿童学习语言的愿望;培养儿童最初的美感;形成语言符号系统;培养儿童语言的连贯性;正音。(P159) 文学作品学习能够是儿童学习成熟的语言,增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并得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启示。而叙事性智能理论则告诉我们以叙述性的结构方式来学习,对儿童来说有“最佳效应”,是儿童获得只是和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P160第一段)(五)语言教育寓于活动和游戏之中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应当坚持活动观(P160第二段

4、第一行)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儿童的语言也实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 从语言的性质来说,语言属于符号系统中的一种,语言活动的功能之一即对象征符号意义的理解。 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各种符号系统之间存在一种共性,其它符号的学习与语言符号系统的发展能够相互促进。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在幼儿园开展口语表达、写、画、讲故事及学习唱歌、游戏等多种活动,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语言。 利用符号学关系去认识词的语义内容,词义可分解为四部分:(1)能指意义;(2)结构意义;(3)语用意义;(4)语境意义。(六)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P161)重视语言环境的作用创造情绪良好的环境为儿童创造交往的机会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环境二、 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一) 家庭中的语言教育(P162)儿童与父母语言交流及所受的影响因情境及背景而异。家庭语言教育要巩固强化幼儿的教育内容,发挥家庭环境在语言学习中的独特优势,与幼儿园语言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补充,在教育观念上保持一致,以保证教育效果。(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育(P163)对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作用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 因材施教(2) 提高语言学习效果(3) 刺激儿童学习兴趣(4) 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