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茶道的重要性.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5683662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幼儿茶道的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幼儿茶道的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幼儿茶道的重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幼儿茶道的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幼儿茶道的重要性.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学习茶道的重要性洪月凤摘要:每个孩子最初的天性都是大致相同的,但平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习惯,却渐渐让每个孩子的秉性大相径庭。我们应该从幼儿开始,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不从小教养,各种坏习性齐集一身,长大后就更难以改正,会影响孩子平常的一言一行,最终影响到孩子的未来,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就是这个意思。因而在中国茶艺的熏陶下,再配合2500年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在幼童内心播下正能量的种子,让孩子的智慧萌芽,通过国艺茶道的教授方式,浸润孩童心灵,帮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关键字:茶道 幼儿 心性 气质 品德经过时代的洗礼,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

2、,六个大人围绕一个小孩转,真可谓是“众星捧月”,孩子就是家里的“小祖宗”。在这样的环境里,往往就会造成孩子独自为大、恣意妄为、娇气脆弱的性格特点,总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与他人相处;想干什么干什么,也懂得不尊重长辈、遵守规则;还有就是畏惧困难,每次遇到复杂一点的事,就不想做了,就放弃了,不能坚持。另外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较长时间静下来或者全心关注一件事,对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度。这些问题对孩子未来走向社会、学习生活都是很不利的。多数孩子行为的偏差来自于他们“早期人格”问题,但是在这时期家长往往要么关注的是孩子的技能训练,我们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钢琴,舞蹈,轮滑,游泳,跆拳道,英语.太

3、多太多,却对孩子习性的养成关注的很少,要么是顺其自然,觉得大了就好了,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带上了眼镜,对待父母的态度也极其不尊重,大声辩解,而父母也是气的面红耳赤,咬牙切齿,这就是现在多数家庭里父母和孩子在教育上的关系,父母更多的是无可奈何,苦恼于孩子身上的骄纵、蛮横、自私、胆小、好哭、不尊敬长辈,不懂得宽容。孩子在四二一家庭里备受呵护,爸爸太忙,妈妈心软,爷爷奶奶太宠,西式早教只重视娱乐,不教习惯;从幼儿园到小学都是赏识教育,缺乏引导,孩子一大了就谁都管不住!3-6岁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若不重视,会让自己的孩子徒有小聪明,缺少大智慧!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就描述过才与

4、德的关系,现实里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李天一,先是与人斗殴被刑事拘留一年,被放出不久后又以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李天一自身还是很有才能的一个人,曾经获得全国少儿钢琴比赛金奖,中华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铜银金奖,可是结果,纵使他的父母是名人,可他最终还是被判了10年,人生有几个10年可以浪费?其实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心灵”教育,四书五经均乃儒家为医人心而立之方。为蒙以养正、扶正固本,才能养孩童之浩然正气。孩子在未来成长过程中,身和心健全稳固,才能拥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因而在中国茶艺的熏陶下,再配合2500年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在幼童内心播下正能量的种子,让孩子的智慧萌芽,通过国艺茶道的教授方

5、式,浸润孩童心灵,帮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现代人的心态变得浮躁,而品茶需要我们细察细品,需要以一种平稳的心态对待,这种心境是现代人所缺少的。中国茶艺由于深深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有中国茶道精神为思想指导,所以道心文趣兼备,从内涵上看,文质并重,尤重意境;从形式上看,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从审美上看,强调自然,崇静尚俭;从目的上看,注重内省,追求怡真。1

6、)文质并重,尤重意境“质”是指茶艺的思想内涵,是茶艺的内涵美,“文”是指服装、道具、表演程序和表现技巧,是茶艺的外在美的表现。一套茶艺如果只注重思想内涵而不重视服装、道具、表演程序和表演技巧,内在美缺乏必要的表现形式,则必然显得枯燥无味,不能吸引人。相反,如果只重视服装、道具、表演程序和表演技巧而无思想内涵,就显得虚浮空洞,不能打动人心。文质并重是中国茶艺的主要特点。中国茶艺历来追求通过茶艺外在的美的表现形式来诠释茶艺的思想内涵,文质并重,内涵美与外在美结合,意境高远,韵味无穷,引人入胜。2)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中国茶艺的表现形式多姿多彩。风格上有的儒雅含蓄,有的质朴粗犷,有的空灵玄妙,例如,禅

7、宗茶艺空灵玄妙、禅机逼人,宫廷茶艺场面宏大、镂金错彩、极尽奢华,文士茶艺含蓄儒雅、清新脱俗、引人遐思。方法上清饮调饮不拘一格,有的用调饮法为您献上清凉沁心的冰红茶或浓香扑鼻的奶茶,有的用清饮法为您敬上一盏花香茶香交融的花茶、一杯沁人心脾的龙井或香郁味醇的乌龙茶。不同的茶类、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如绿茶清饮清新淡雅,红茶调饮时尚温馨,佤族、彝族烤茶质朴粗犷、热情奔放,而乌龙茶的泡法则有闽北流派、闽南流派、广东流派、台湾流派四大流派,各派风格亦迥然不同。3)道法自然,崇静尚俭中国茶艺的表现特点是道法自然,崇静尚俭。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中国茶艺表演

8、的最高原则,是茶艺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中国茶艺倡导的“道法自然”,自然的本性是朴素,道法自然表现为追求自然美。自然美表现在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花之自开、水之自流,它们都表现在自在无为、淡然无极。中国茶艺要求茶人从精神上追求自由,反对心为物所役,力求去亲和自然、契合大道,做到物我两忘,达到至美天乐,道法自然。在泡茶时,要求动如行云流水,静如苍松屹立,笑如春花烂漫,言如山泉絮语,一举手一投足都纯任自然,发自心性,毫不取巧雕饰,毫不矫揉造作。中国茶艺这种以“自然为美”培养出了中国茶人自由旷达、潇洒不群、超然自得、不饰造作的个性。崇静尚俭,是指中国茶艺要求简约玄淡,心静行俭,返璞归真,不铺

9、张,不奢华,体行“精行俭德”的思想精髓。茶道首先培养孩子定和静。静、定才能安、虑、得,才能生出智慧来。4)内省自性,追求怡真在茶艺活动过程中,中国茶人往往以茶为媒介,去感受大自然的信息,在茶香飘飘、茶烟袅袅中远离尘世的喧嚣和污染,进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获得茶艺活动中生理上、心理上、精神上愉悦的审美体验。茶清净淡泊、朴素自然、自守无欲、耐得寂寞的品性,使得茶人们在茶艺活动过程中以茶清心、以茶励志,内省自性,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胸怀大志,追求物之真、情之真、性之真、道之真。 孩子们喜欢操作,喜欢动手,喜欢扮家家。那我们就让每个孩子扮演小茶人,在泡茶中学习茶礼,学习一套复杂泡茶的动作手法,

10、孩子学习中注意力很集中,用心观察和模仿,很安静,很舒缓、不急躁,很有定力。在手法之外,我们还让孩子学习泡茶和喝茶中的“礼”的仪态,体会茶道礼仪之美,收心收性,约束自己任性的性情。同时,我们还让孩子对茶叶、水、茶器这些“物”都非常的小心恭敬,端庄操用。让孩子对等茶喝的客人也要生起恭敬心,很恭敬的为客人泡茶。我们将孩子的恭敬心启发出来后,再开始让孩子学习弟子规,这样效果就会更好。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内涵和中国汉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再之茶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之一,让幼儿从小学会准确的饮茶方式,感受浓郁的中国文化,做有朴素自然、胸怀大志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