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5688431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西大街后士郭小学课程类型:基础课程设计教师:张建伟 适用年级:六年级课时数安排:本册共60课时的学习内容,各部分学习内容学习课时大致安排如下:1、 负数(3课时)2、 百分数(二)(4课时)三、圆柱与圆锥(9课时)1圆柱6课时左右2圆锥 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四、比例(14课时)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五、数学问题-鸽巢问题(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4综合应用4课时一、课程学

2、习目标1知道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学生通过学习百分数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百分数问题。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4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5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

3、经历对“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二、课程内容单元序号单元专题学习重点学习内容课时安排第一单元负数知道负数的意义,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 初步认识负数;2、单元复习。3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知道折扣、成数的意义,了解纳税和储蓄等专有名

4、词的含义,能运用分数、百分数的知识灵活解决相关的百分数问题。1、 折扣和成数2、 税率和利率4课时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圆柱的认识;2、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3、圆锥的认识;4、圆锥的体积;5、单元复习。9课时第四单元比例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3、了解比例尺,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4、认识放大和缩小,能将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和缩小。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解比例;3、成正比例的量;4、成反比例的量

5、;5、比例尺;6、图形的放大与缩小;7、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8、自行车里的数学。9、单元复习14课时第五单元数学广角1、初步了解“鸽巢问题”;2、运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鸽巢问题”的知识并会运用。3课时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2、巩固常用的计量单位;3、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1、数与代数;2、量的计量;3、空间与图形;4、统计与概率;5、综合运用。27课时三、课程实施建议(1)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3)课堂训

6、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4)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学习生掌握学习方法。(10)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学习内容的设计都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学习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过程。四、课程评价小学数学对学生采取的评价是多样性的一般方法有:考试评价 成长记录袋评价 口头型评价 作业评价 课堂观察评价 操作型评价 样题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