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普法教育计划(2015).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5694330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5普法教育计划(20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6.5普法教育计划(20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6.5普法教育计划(201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6.5普法教育计划(201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6.5普法教育计划(201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5普法教育计划(20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5普法教育计划(2015).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6.5普法” 2015年度教育计划2015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五年,也是国家实施“六五”普法的五年。我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中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普法重点工作,坚持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依法治校和教育改革的任务目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大依法制校和依法治教的力度,注重德育和法制教育并重,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法

2、治环境。二、总体目标按照依法治校,建设和谐校园的要求,着力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不断适应社会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法律素质的提高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广泛、持久地在全校师生员工中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在“五五”普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三、主要任务1、按照普法办、教育局“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以学习和宣传宪法为核心,宣传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在全校师生员工中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担责任”为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重点是“六五”普法规划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和目标,宪法、刑法、中华人

3、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全校师生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崇尚法律和依法办事成为自觉养成。2、围绕推进依法治校的要求,广泛深入学习和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教职工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意义、制度及条款内容;学习宣传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促进学校民主管理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学生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维护校园安全、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法律知识,切实提高全校师生员工依法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3、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加强学生法

4、制教育、培养法律观念和提升法律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形成科学、系统、常态的法制教育网络,建立学生的过程评价融入法律内容的评价标准,从而提高学校的法制教育水平。4、围绕德育与法制教育并重的要求,在发挥好德育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引领功能的同时,注重法制对学生行为的规范作用,建立依法治校与德育并重的长效机制。四、“六五”普法的对象和要求1、“六五”普法的对象:学校全体师生员工。2、“六五”普法的要求(1)宪法教育是全校师生员工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法律,把进一步学习宪法知识、掌握宪法原则、尊重宪法作为养成,培育法制观念、爱国意识的爱校情怀。在学习宪法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工作特点,学习相关

5、的法律法规,提高学法用法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2)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中,不断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创新法制教育手段,建立和完善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利用学校周边的法制教育资源,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课外教育、社会实践、法制专题讲座、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文艺汇演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 “法制进校园”活动,利用校内广播、板报、宣传栏等平台使“六五”普法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成效。(3)根据学校“六五”普法工作的需要,集中法律宣讲人员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保障学校“六五”普法工作扎实推进。(4)学校普法办全年至少组织教师进行二次法制教育讲座,对全校学生每学期进行一次法制讲座。

6、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普法考试。(5)做好“六五”普法教材征订工作。根据普法对象的不同,按照要求、数量,全面完成上级统编教材的征订任务,为“六五”普法创造有力的条件。(6)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调整、充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中组和依法治理办公室人员,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分工负责,确保“六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7)充分利用各类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组织师生开展主题法制宣传日、宣传周和宣传月活动。五、“六五”普法工作步骤与安排学校“六五”普法规划从2011年4月开始实施,到2015年12月结束。1、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4月依据普法办、教育局“六五”普法工作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的“六五

7、”普法规划,同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2、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至2015年,根据“六五”普法规划和本规划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突出年度法制教育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学习到位、资料齐备。3、迎接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12月前,对“六五”普法实施情况进行自我总结评估,查找漏洞、不足的问题,进行普法材料的整理归档,并迎接上级验收。六、学校“六五”普法领导中组组 长: 张建国(校长) 马义林(书记)成 员:董红卫 王金龙 杜天山 郭新建 秦建新 孙国忠 杨景兰 岳新斌 岳峰 刘梅领导中组下设“六五”普法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长室,张建国与马义林同志兼任法制办公室组长,负

8、责日常具体工作。 为适应“十二五”期间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普法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一二三团中学“六五”期间普法规划。一、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我校“六五”期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中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在我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坚持教育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我校的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我校“六五”期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

9、目标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和学校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深入、系统地在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首先要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法制理念,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教师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全社会对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迫切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新一代的合格接班人。二、主要任务(一)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学习宣传与公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10、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大力提高广大教师、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制素质,使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成为自觉行为。(二)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要求,学习宣传有关保障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等内容的法律知识;在学校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使教师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义务教育法的意义、各项制度以及具体条款内容;学习宣传维护学校、教师合法权益,促进学校民主管理的法律规定;学习宣传维护校园安全、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法律知识,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学生依法参与教育管理的能力。(三)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加强青少年法制教

11、育、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与法律素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学生法律素质的评价标准,全面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水平。(四)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既要加强法制教育,注重法治实践,发挥好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又要加强品德思想教育。注重道德实践,发挥好道德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引导功能。建立健全法制教育与品德教育、依法治校与道德实践并重的长效机制,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彻到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之中。(五)坚持普法与推进依法治教的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开展依法治校。积极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

12、纲要,进一步完善依法、科学和民主决策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完善学校依法治理的制度与机制,健全符合法治精神和法律规定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形成符合法治理念的校园秩序和文化氛围,使学校成为青少年学生参与法治实践,培养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场所。( 六)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深入研究中学生法制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建立研究、推广普法经验成果的队伍与平台,形成相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使学校成为辐射全市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三、对象与要求(一)把维护青少年学生和广大教师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青少年学生和教师的法律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促进教育公平

13、、公正,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利,着力解决社会关心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推进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抓好法制教育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重点带一般,统筹兼顾,使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真正落实到位。(二)青少年学生是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在总结学校“五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法律进校园”活动的要求,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首先,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突出宪法教育,学习宪法知识,掌握宪法原则,养成尊重宪法的意识和观念,以培育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着重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素质,要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遵守

14、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精神。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使学生了解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和制度;学习有关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和保障人身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预防能力。其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中学阶段应注重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和养成教育,使中学生初步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对特殊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通过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第三,全面落实学校法制教育的教材、课程、师资和经费的“四落实”,建立全面、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法制教育成

15、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避险、国防教育、疾病预防等知识统一融入到学校法制教育中,将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摆在同等重要位置。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组织专门力量编写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系列法制教育读本或教材。推进学校法制教育专兼职队伍的建设。第四,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进学生学法用法实践活动,通过课外教育、社会实践以及举办法制专题讲座、开展普法大奖赛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建立校园普法宣传阵地,不断丰富学校法制教育的

16、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互动性、趣味性和感染力,提高普法教育的质量与效果。(三)切实提高教师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校领导带头学习法律知识,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围绕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实际,学校将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各种必要的法律规范以及教育专业法律知识,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法律、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意识与水平。对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等重要法律,学校将进行全员培训和考核。四、工作步骤与安排学校“六五”普法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一、2011年,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制定学校“六五”普法规划。二、根据“六五”普法规划

17、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得力、督促到位。三、2015年,根据“六五”普法规划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对学校“六五”普法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和验收。五、组织领导和保障(一)充分认识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好“六五”普法,提高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法律素质、法治观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把普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二)加强法制教育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法制教育宣传领导中组,负责全校的普法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的教育法制工作机构,配备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充实到法制教育的工作岗位中去。(三)落实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经费保障,把法制宣传教育经费列入学校财务预算,法制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顺利实施。(四)建立法制宣传教育的协作机制。主动与司法、公安、综合治理机构、共青团组织、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机构加强沟通,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共同做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学校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保证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和谐、安全、健康,减少各种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123团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