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观后感.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5694975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埃及金字塔》观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埃及金字塔》观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埃及金字塔》观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埃及金字塔》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及金字塔》观后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指导方法 关注表达 训练思维25埃及金字塔观后感4月22日的家长开放日,我有幸观摩了鞠老师执教的25埃及金字塔,获益匪浅。鞠老师不仅落实了了解课文内容,词句理解,领会说明方法这些目标,而且巧妙渗透了方法指导,表达训练,思维方法训练。这是一节扎实的语文味十足的课。一、指导方法科学合理的途径、步骤、手段往往有事倍功半的效果。许多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恰当的方法指导。有了这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主动地参与到其它类同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 “理解词语”集中在学习第1小节的过程中。“角锥形”是指导学生在课文第2小节找到解释;“巍然屹立”是运用查字典理解“巍然”,文中找近义词理解“屹立

2、”来理解;“傲对碧空”是运用词素分解法来理解;“举世闻名”也是用换同义词的方法来理解。逐一理解了词语之后,鞠老师请学生关注关键词: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角锥形、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介绍埃及金字塔,根据自己的理解,学着老师的样子“埃及金字塔的位置”来介绍埃及金字塔。这一教学环节将“理解词语”的方法指导与“训练表达”进行整合,借助对词语的理解把句子说具体,既落实了单元目标,又落实了本学段的目标“把句子说具体”。“理解句子”主要集中在品读第3小节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鞠老师依据阅读规律,带领学生由浅入深,逐层体会。请学生分别用直线和曲线划出相关句子后,逐一品读。先说说

3、写金字塔“宏伟”的三句句子分别写了什么(高、大、重),了解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再请学生圈出句中的数字,老师把数字去掉,用上“很”这样的短语来重新加工这段文字,帮助学生体会列举数字的好处(准确、真实)。接着老师把“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句中“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这一部分去掉,请学生与原句进行对比,感受作比较的好处(准确、形象)。还请学生给“相当于” 换词,与“等于”比较,理解了它的意思就“大概”,请学生再在找一个相似的词(差不多),进一步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 说话练习“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160吨,相当于 。”请学生

4、用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进一步体会作比较的好处。之后又质疑“课文中为什么不用作比较的方法写呢?”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的变化”这一写作特点。整个教学过程层层推进,渗透了“学习过程”的方法指导。为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这样的“学习过程”方法提供了可能。这样的迁移,才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发展。二、关注表达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渠道。它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将其作为重点常抓不懈。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环节, 概括第3、4小节时,鞠老师采用请学生快速浏览3、4小节,找到关键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过渡句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第

5、3小节写的是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第4小节写的是金字塔的建造方法。这句过渡句把两个小节的内容连起来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为学生以后规范讲述过渡句的表达效果,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理解词语环节,为帮助学生将词语放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老师老师请学生关注关键词: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角锥形、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介绍埃及金字塔,根据自己的理解学着老师的样子“埃及金字塔的位置”来介绍埃及金字塔。这样的设计将词语理解与表达训练整合在一起,提升了词语理解的价值。理解句子环节,为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比较的好处,设计的说话练习“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160吨

6、,相当于 。”这些设计与文本核心语言密切相关,体现了较好的语用价值。鞠老师在课上帮助学生由说不好到说得流利,扎实地落实了语言训练这一目标。三、训练思维进行思维训练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更好地表达。理解、表达是出发点,是归宿,思维训练是手段、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在梳理了课文要点后鞠老师小结“课文第1、2小节概括地介绍了分述部分用过渡句,最后一小节总结了。这就是总分总结构方式。以前还学过哪些课文也是这样的结构?”请学生联系学过的同类结构的课文悉尼歌剧院海底世界。这样的小结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本节课的学法,更与以前所学建立知识的关联进行相似联想的训练。在品读环节,当学生体会到作比较的好处,并学着运用之后,鞠老师的质疑“课文中为什么不用作比较的方法写呢?”又将学生带向更深层次的思考,体会文本语言变化的特点。这样的思维训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规范地表达,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根本途径。一节课给予我的是愉悦的享受,是思维的激荡,是对以后自己备课上课方向的再次明确。 2015/4/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