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景观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5699402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水景观设计说明.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设计说明:一、 基本概况:此设计是城市滨水文化广场,临近松花江,该广场规划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广场东西长度90米,南北长度60米,广场为四边形。广场是由一个上升的空间到一个下沉的空间是由一个河流联系而成,在空间上形成高低的变化提升广场韵味,广场在城市格局中是与道路相连,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在广场中采用步行的交通手段,满足人们的生活活动需要。二、 设计主要思想:该广场是以满族文化为设计理念,主要体现满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三、 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广场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

2、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滨水、绿化为主”,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水景以水池、喷泉的形式,通过对动静的处理手段活跃空间气氛,增加空间的连贯性和趣味性。在设置水景时考虑的广场的安全性,为防止儿童、盲人跌撞的装置,同时考虑了地面排水以及防滑的因素。植物造景,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广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广场景观设计中,“因地

3、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广场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生动的水岸线:独特的水景为广场提升的活力,无论是散步、逛街,还是表演,都有不同的景观节点,丰富的水岸线设计为行人提供了不同

4、的感受。四、 具体设计:广场共分五个景区,中心景观喷泉、斜水坡雕刻满族文字、娱乐的舞台、体现满族文化以及民族风情的长廊、下沉伸出江岸的平台。不规则钓鱼台。以及广场小品、道路、照明。1、 入口:两侧绿化与街景相结合,种植雪松,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以雪松挺拔、苍翠。雪松下种植混播草坪,并且用色叶植物组成凤舞的图案点缀其上,配植一些红枫、棕榈、小叶女贞,以增加植物层次上的变化。每到秋季,青翠的棕榈,红色的草花,金黄色的银杏,正是丹黄朱翠为之幻景。2、 在广场中心设计:是一个上升的空间中心有旱喷泉,采用电脑程控技术,喷泉则相对变化,时而天女散花,纷纷扬扬,时而玉蝶飞舞,时隐时现。入夜,彩灯随着音乐变化,

5、或红、或蓝、或紫、或绿,如霞光万道,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远看如琼台仙阁,近看疑是神仙瑶池,使人目不暇接。许多的漫步路都非常长,为避免其单调性,我们介入了许多景观元素、不同的材料和铺装图案。中心以引进的水体刻意的提升中心的兴趣。放射形铺装的运用和水边的平台都打破了其单调性。水下是雕刻的满族文字同时又体现的文化广场的主题,布局整体大方简练。 3、 伸向松花江的平台:设计是一个下沉的空间由一个小河流联系,下沉的阶梯上只有两条道路去往平台,阶梯是用来休息实用,下沉空间达到人的心理私密性的需求。平台上有两个膜结构,人们可以在此欣赏松花江的流畅江水又可以在此休息。炎热夏季会成为人们休息的好去处,平台伸出的

6、两个不规则的地形是钓鱼台喜欢钓鱼的可以身临江中钓鱼,增添广场情趣。4、 满族文化长廊:是由木结构设计而成,长廊临近江面廊柱雕刻满族的文化,人们可以一边欣赏满足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的同时,瞭望江岸,岸边是高大乔木,无疑又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5、 广场舞台:是人们休息娱乐以及举办婚礼和各种娱乐活动的空间,舞台的地面铺装主要体现的是满族的八旗制度,有八旗的颜色组成,舞台旁边有一些高大枫树是广场清秀隽美,深秋舞台更添一份美丽。6、 广场小品:运用简约的设计构图手法,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搭配适量的流畅园路、体现休闲功能的仿木花架、木质坐凳等,为人们提供休闲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闲暇之于养神蓄目、绿林醉心。简

7、洁的空间形式,既符合现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又蕴含了中国传统空间的含蓄、宁静。造型与广场总体风格相一致,协调而不单调,丰富而不零乱,着重表现地方气息、文化特色。7、 广场道路:通过这种自然的曲线型路面和几何规矩形式的并置、冲突、融合等方式,创造出一个适合大众活动,交流的空间。弯曲的流线型道路则给人以流动、悠闲之感,蜿蜒的小道则是将一个个设置好的小场景,如一轴画卷展示给闲步者。8、 广场照明:此设计在保证广场交通和行人安全的同时并有美化广场白天、夜景的作用。照明灯具体形式和数量的选择与广场的性质、规模、形状、绿化、和周围环境相适应,并注重节能要求,具体表现体现在图纸上。五、 总结:在老师的认真指导下此方案设计中我学习到了城市设计中文化广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反映了城市整体性设计的重要性,说明在任何一个环境设计中,整体的得失都比局部的好坏重要得多。城市设计正是通过对城市中每个小的局部的设计及对城市总体的考虑来实现的,并最终达到城市整体性环境的统一。通过这次设计我学习了很多东西,相信给未来设计和工作会带来很大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