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形体塑造角色的重要性.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5707116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形体塑造角色的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形体塑造角色的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形体塑造角色的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形体塑造角色的重要性.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形体是歌剧演员塑造角色时从外部来体现人物的主要手段。演员在塑造角色时,通过形体展现出剧中人的内心活动与情感。对于这一点,我通过排演陕北民歌剧延河谣颇有感悟。延河谣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原创陕北民歌剧。剧情背景从上个世纪的抗日战争延续到解放战争,通过延河岸边平凡人物的典型事迹,以小见大艺术地再现了延安时期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讴歌了延安人民一心向党,一心为公的高贵品质。此剧先后荣获陕西省“五个一工程”、第七届陕西省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等多个奖项。演员在运用形体去体现角色时,一是要把握人物的整体形象塑造;另一个则是人物不同的具体的形体表现。由于每个人物出身、年龄、职业、经历等等不同,就会形成自己特有

2、的性格特征,而这种性格特征自然会在人物的体态、步态、手势、习惯性动作等形态特征上反映出来。延河谣的剧中人马茹子,从20岁的小媳妇到中年妇女再到8o多岁的老妪,她的身姿、步态、眼神以及动作的节奏等方面都有种种不同。因此,演员在体现人物时,就必须把角色人物这些形体方面的特征及变化创造出来,演绎出来。陕北民歌剧延河谣投入排练时,我一方面仔细研读剧本,分析人物,展开想象,把剧中的规定情境丰富起来,把“马茹子”这个人物形象在心中树立起来,并用心去感受去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为了能使“马茹子”的形象在舞台上“活起来”,我便在导演的启发指导下,为人物设计形体任务和动作。实际上,演员在形体方面的这些特

3、征的创造。同时也会影响到对自己所要创造的角色的感觉。这种角色的自我感觉,也就形成了角色的外部性格特征。演员在体现角色时,首先是要根据自己对角色的分析与构思,创造出角色的形体自我感觉来,这是对演员创造人物能力的挑战,因为演员要在舞台上使自己的体态、步态、手势、眼神、习惯性动作以及动作的节奏和频率创造出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特征来,就意味着演员要按照角色的要求对自己本身的形体做出一些或很大的调整,通过精心设计,反复揣摩和练习,这样才能使自己所创造的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运用形体塑造角色时,除了要注意角色的形体行动的选择与角色的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之外,在体现角色时还应该努力运用形体行动创造出人物在特定

4、的情境中内在的思想与情感。一定要尽可能地寻找到最能够体现出角色思想感情的形体行动的方式。陕北民歌剧延河谣在110分钟的时间里展现主人翁的一生,规定情景转换多而快,往往一句台词,一个动作就要完成人物人生的一个阶段,一个时代的变迁。因此在塑造“马茹子”这个人物时,形体动作的变化是重要手段之一。我紧紧抓住剧情这条主线,为“马茹子”这个人物的各个年龄阶段设计不同的形体动作。她的步态是陕北农村妇女式的,她盼望亲人回家,从小媳妇的急不可待到大嫂的坚定稳健再到老年时的缓慢沉着。她的体态,从年轻时的活泼到中年时的挺拔再到老年时弯曲的腰腿和微微颤抖的双手。运用形体塑造角色,手势是形体动作中不容忽视的一种重要手段

5、。手势在体现角色时既具有独立形体的功能。也具有在言语中起辅助作用的功能,但无论显示哪种功能,都要把手势与角色的心理行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形体塑造角色,当然更不能忽视面部表情的作用。演员的面部表情是由五官总体的组合来表现的,但是真正统领着表情的则是眼睛。眼睛不仅在表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眼睛总是与传达人的内在情感联系在一起。因此,演员应该把眼神的运用与人物的行动、人物的特征和规定情境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可能表现出鲜明生动感人的眼神来。在延河谣中,一个演员挑起一出戏,110分钟内,一个角色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经历了抗日战争、抗战胜利、解放战争因此,在剧中,我没有机会在面部表情上给予充

6、分的表演,而是着重在眼神中一以贯之地表达出她独特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她刻骨铭心、魂牵梦绕、历久弥坚、至死不渝的大爱!总之,在角色的塑造过程中,运用形体来体现角色,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和方式。但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任何手段与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了揭示出剧中人物内在的精神生活。演员在运用形体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遵循“少一点,好一点”的原则,没有意义的形体动作会干扰和破坏人物的心理情绪的准确表达。在延河谣开始排练时,导演曾帮助我设计了多种处理方法,在排练过程中,经过反复推敲、选择,确定了最为准确的形体动作,使之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例如:延河谣结尾时,男一号“大壮”牺牲之迷已经解开,失去亲人、失去爱人的撕心裂肺的痛哭“老天老天你把良心卖,你把我的哥哥还回来”!“把红盖头给我盖上”。剧终时,马茹子拄着拐杖,注视前方,如同塑像一样。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对于马茹子来说,已牺牲了太多,盼望、等待亲人回家已经成为她每一天的生活内容,已经成为她生命的意义所在。因此,无须再多的语言,再多的表情,再多的动作。这样少而精的处理,也许会使观众们获得更多。综上所述,形体动作是外化人物内在思想情感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演员塑造角色的一项基本功。我们应该在这方面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艺术实践,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舞台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