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电常数实验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5711121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电常数实验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介电常数实验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介电常数实验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电常数实验实验报告.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介电常数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介电常数的相关知识和其相关应用。 2、掌握测量介电常数的相关原理与测量方法。 3、熟悉掌握课本知识,应用所学知识。实验原理介电常数是电介质的一个材料特征参数。 用两块平行放置的金属电极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量为:C=SD D为极板间距,S为极板面积,即为介电常数。材料不同也不同。在真空中的介电常数为0。考察一种电介质的介电常数,通常是看相对介电常数,即与真空介电常数相比的比值r。如能测出平行板电容器在真空里的电容量C1及充满介质时的电容量C2,则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即为r=C2C1 然而C1、C2的值很小,此时电极的边界效应、测量用的引线等引起的分布电容已不可忽

2、略,这些因素将会引起很大的误差,该误差属系统误差。如果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放在电场中,场的强度会在电介质内有可观的下降。仪器的基本原理是采用高频谐振法,并提供了通用、多用途、多量程的阻抗测试。它以单片计算机作为仪器控制,测量核心采用了频率数字锁定,标准频率测试点自动设定,谐振点自动搜索,Q值量程自动转换,数值显示等新技术,改进了调谐回路,使得调谐回路的残余电感减至最低,并保留了原Q表中自动稳幅等技术,使得新仪器在使用时更为方便,测量值更为准确。仪器能在较高的测试频率条件下,测量高频电感或谐振回路的Q值,电感器的电感量和分布电容量,电容器的电容量和损耗角正切值.实验步骤1、 本仪器适用于110V/

3、220V,50Hz0.5Hz交流电,使用后要检查市电电压是否合适,最好采用稳压电源,以保证测试条件的稳定。2、 开机预热15分钟,使仪器恢复正常后才能开始测试。3、 取出附带支架,将样品夹入两极板之间,在选择适当的辅助线圈插入电感接线柱,用引线将支架连接至仪器电容接线柱。4、 根据需要选择振荡频率,调节测试电路电容器使电路谐振(Q值最大)。5、 记录支架上的刻度X,并将样品从支架的两极板中取出,调节两极板间距离,使其恢复至X。6、 再调节测试电路电容器使电路谐振,这是电容为C,可直接读出Q,并且Q=Q-Q7、 用游标卡尺量出试样的厚度d(分别在不同位置测得两个数据,在取平均值),直径一般取铜板

4、的直径(=30mm)。实验结果1、tan和测定记录编号C1C2CdQ1Q2Q1509.30501.008.301.1561451.2510.2(1) 介电常数=14.4Cd2=7.05(2) 介质损耗角正切tantan=C1C1-C2QQ1Q2=4.710-3(3) Q值Q=1tan=212.77注意事项1、 电压或频率的剧烈波动常使电桥不能达到良好的平衡,所以测定时,电压和频率要求稳定,电压变动不得大于1%,频率变动不能大于0.5%。2、 电极与试样的接触情况,对tan的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电极要求接触良好、均匀,而厚度合适。3、 试样吸湿后,测得的tan增大,影响测量精度,应严格避免

5、试样吸潮。思考题1、 测试环境对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正切值有何影响,为什么?答:温度和湿度对测试结果有影响。高湿的作用使水分子扩散到高分子的分子间,使材料的极性增强,同时潮湿的空气作用于材料的表面,会使材料表面形成一个水膜层,它具有离子性质,增加表面电导,会使和tg增加。有的材料具有多重转变,在同一频率下,其介电性能随温度变化很大,特别是在松弛区变化剧烈,因而必须规定标准的温度,以进行标准化测量。2、 试样厚度对介电常数的测量有何影响,为什么?答:=14.4Cd2,试样厚度越大,介电常数越大。3、 电场频率对极化、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低频交流变电场下,所有极化均有足够时间发生,这时介电常数最大。在高频交变电荷下跟不上外电场变化,介电常数变小。频率处于上述两种电场之间,取向虽能跟上电场的变化,但不同相落后。发生滞后现象,有介质损耗,介电常数处于中间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