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从篇.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5712360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从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从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从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从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从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从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从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从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5篇中班科学教案:看展板活动目标1能识别晴、多云、阴天、雾、沙尘暴、下雨、雷阵雨、大雪的气象标志。2增加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2八种气象标志小图卡。活动过程1.故事引入去不去游乐场玩的问题,引起幼儿对天气的关心。教师:小熊想明天去游乐场玩,晚上睡觉前,小熊给它的好朋友打电话:”喂,小兔吗?明天我们去游乐场玩好吗?”小兔说:”明天下雨,不能去。”小熊想:小兔怎么知道明天下雨呢?小朋友们,你们说说

2、,小兔是怎么知道明天会下雨的呢?引导幼儿集体回答:听天气预报。教师:天气预报有什么用处呢?教师:让我们了解一下最近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做好相应的准备了。如果明天会下雨,我们准备好雨伞,就不会被雨淋了。2.观察图片,帮助图上的两个小朋友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于什么?原来他们遇到了问题,他们不知道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谁认识图上的标志?请幼儿分别来说自己认识的标志,不认识的最后问教师。教师边出示8个气象标志边小结:晴、多云、阴、雾、沙尘暴、雨、雷阵雨、雪。3.游戏”小小天气预报员”。教师:小朋友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认识了那么多标志,现在我们用认识的气象

3、标志来玩个游戏”小小天气预报员”。幼儿用气象标志的小图片和教师互动做游戏,加深对标志的认识。2中班科学教案:多变的风活动目标1了解风的作用。2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风吹动风车、吹动柳条、旗子的图片。2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风的图片。3笑脸、哭脸的小图片若干。4正方形彩纸若干,小木棍(干净的木筷)若干,图钉若干。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一说风在哪里。教师:小朋友见过风吗?你知道它在哪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讨论分享经验。教师: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小朋友帮老师找一找风在哪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小结:风会吹动风车、吹动柳条、吹动旗子等。2.通过图片,分别说一说风和人的

4、关系。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来看一看这些图片中的风,哪些对我们有益,哪些对我们有害?用你们手中的笑脸表示出来。教师小结:图片中风与人类的关系,对人类有益的:风传播花粉、发电,对人类有害的:台风。3.谈论:风还有哪些作用。教师:除了老师准备的这些图片,今天小朋友也收集了不少有关风的图片,下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风还有什么用处?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除了上面提到的,风也能净化空气,将污染空气扩散。4.制作风车。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资料,与幼儿一起制作风车。风车做好后带幼儿到户外玩风车,感知风的存在。3中班科学教案:雾蒙蒙活动目标1简单了解雾形成的原因。2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活动准备1生活中有雾天气的

5、图片。2幼儿用书。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雾的样子。教师:小朋友,你们谁见过雾?它是什么样子的?有雾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你喜不喜欢雾?说说理由。引导幼儿围绕教师提的问题,交流经验和感受。教师和幼儿一同观察雾的图片。教师小结:雾是白白的,感觉潮潮的,有雾时看不清远处的东西。2.通过故事了解雾形成的原因。教师:小朋友们都见过雾,有谁知道为什么会有雾?雾是怎么形成的呢?小兔子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咱们一起来听一听兔妈妈是怎么告诉小兔子的吧!教师借助幼儿用书给幼儿讲述发生在小兔子身上的故事。教师:故事讲完了,兔妈妈是怎么说的呢?引导幼儿讲述故事中兔妈妈说的话。教师小结:雾是一种天气现象,他是

6、由许多小水滴和空气中的小尘埃结合而成的。3.了解有雾的天气出门需要注意些什么。教师:有雾的天气到处都是白茫茫的,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小朋友如果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鼓励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不离开家长太远;知道有雾的天气,开车时要开雾灯、慢性等。4中班科学教案:老虎打瞌睡活动目标1喜欢玩科学小游戏。2了解眼睛的延时现象。活动准备1铅笔若干。2小长方形卡纸、彩笔。3自制绘画作品:老虎、笼子。活动过程1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请幼儿注意观察铅笔上贴画的变化。2幼儿制作。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让其他小动物也到笼

7、子里睡觉?制作方法:(1)在纸的一面画上一只小动物,另一面画上笼子。(2)把卡纸贴在铅笔的中间。3.教师请幼儿试试看,并小结。操作:把自己制作的特别的铅笔转动起来试试看,看看小动物是不是能进到笼子里。小结:铅笔转动起来后,小动物进到笼子里了,这就是眼睛的延时现象。教师小结:如果慢慢击打。你的硬币塔是会倒的!击打的时候,要快!5中班科学教案:好朋友的传声筒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2了解声音传播的媒介。活动准备1传声筒成品一个。2图片、纸杯两个、毛线、牙签。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引发幼儿对传声筒的兴趣。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相应的页面,提问:小朋友们看看图中的两个小朋

8、友在做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说话)提问:他们是在说话吗?用纸杯说话能听见吗?引导幼儿大胆猜想。提问: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请两名幼儿先体验一下玩传声筒的乐趣。2.制作传声筒。闲情幼儿仔细观察传声筒的成品由哪些材料构成,再请幼儿根据幼儿用书上的步骤,两名幼儿一组进行制作,教师指导。完成后,请幼儿两人一组尝试用传声筒进行对话。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教师小结:这个纸杯,通过小绳一连,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对着纸杯说话。振动被毛线传送到另一个纸杯,于是另一边的小朋友就听到声音了。3.鼓励幼儿随意玩传声筒。尝试:往纸杯里放东西。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楚了:传声筒里塞的东西,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就听不清楚了。教师小结:传声筒里的东西越满声音越不清晰。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