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_中药配方颗粒_的认识.pdf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5715936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_中药配方颗粒_的认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对_中药配方颗粒_的认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对_中药配方颗粒_的认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_中药配方颗粒_的认识.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经人工配制而成。多数为土黄色疏松粉末, 也有制成 不规则球形或方形的, 浅棕黄色或金黄色, 质轻松, 气 微清香而略腥; 味微甜而苦, 入口无清凉感, 水溶液也 能 “挂甲” 。含有牛羊胆酸及猪胆酸、 胆甾醇、 胆红素 和无机盐等成分。镜检可见大量玉米淀粉粒及多数红 棕色团块( 胆汁凝固物) , 还可见开裂状的不规则碎 块, 无层纹, 棱角较明显。 伪品一般有骆驼黄、 熊胆黄及伪人工牛黄等。骆 驼黄来源于骆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胆囊结石, 个大或切 成薄片者, 质地粗糙, 无光泽, 味苦而咸, 微臭, 本品有 毒; 熊胆黄来源于熊科动物黑熊及棕熊的胆囊结石。 呈类卵形, 外形相近较大, 断面无明显层

2、纹, 不具牛胆 气味; 伪人工牛黄系用栀子的果实或黄连、 大黄、 姜黄 等粉末, 加蛋清、 蛋黄和牛胆汁等混合制成。断面环状 层纹粗而少, 无光泽, 质地粗糙, 质松易碎, 气味特异, 味微苦, 无清凉感。镜检时可见植物性粉末特征, 常有 玉米淀粉粒。以上伪品均无天然牛黄、 人工牛黄的性 状和显微特征。 ( 本文校对: 赵洪波收稿日期: 2009 12 26) 浅谈对 “中药配方颗粒” 的认识 杨西霞崔宁李恩来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 莱芜 271100)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制剂学 doi: 10. 3969 /j. issn. 1003- 8914. 2010. 06. 0136文

3、章编号: 1003- 8914( 2010) - 06- 1093- 02 “中药配方颗粒” 是指按照中药制剂浸提法, 选用 适当的溶媒和程序, 把中药饮片中的可溶性有效成分 浸出, 经浓缩干燥, 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散剂或颗粒剂。 实行单味定量包装, 供药剂人员遵照医嘱、 按一定剂 量, 随证调配给病人直接服用 。“中药配方颗粒” 不需 煎煮, 即服即冲, 将中医药传统的汤剂, 转变为一种快 捷、 简单、 方便、 卫生的剂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中药配方颗粒” 也不例外, 即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两 个方面。 1有利因素 1. 1服用方法简单、 易掌握“中药配方颗粒” 代替 中药饮片用于临床,

4、从而根本改变了几千年来中药饮 片直接入药煎煮的方法。中药免煎饮片机械化生产是 根据单昧中药的性质, 提取的有效成分最高含量为标 准。病人可直接服用, 避免了传统汤剂因加水量、 浸泡 时间、 火候、 煎煮时间、 先煎、 后下等复杂操作。 1. 2标准统一, 质量可控“中药配方颗粒” 的生产, 对每一种药材根据其有效成分的性质, 制定生产工艺、 质量标准以及检测方法, 制定出免煎饮片与中药饮片 两者之间的用量换算关系。从而使质量有控制标准。 1. 3携带方便, 适用于特殊病人“中药配方颗粒” 经科学处理, 服用时不需煎煮, 只需按医师处方以开水 冲服即可, 由于体积小, 携带更方便, 最适于旅途服

5、用 和工作繁忙、 无时间煎煮的病人服用。急诊病人也随 取随服。 1. 4便于保管、 调配“中药配方颗粒” 采用铝箔袋 包装, 不易吸潮, 避免了中药贮藏、 保管不当带来的走 油、 变色、 虫蛀、 霉变等质量问题, 减少了污染, 方便保 管。也能避免传统中药手抓、 秤称带来的分剂量误差。 1. 5可作为制备冲剂原料利用 “中药配方颗粒” 制 备冲剂省时、 省力、 卫生、 快捷方便。它免去了中药煎 煮、 浓缩、 醇沉等工序, 缩短了制备时间, 节省能源、 设 备和乙醇的使用。 2不利因素 2. 1与传统汤剂相比无论是从物理还是化学角度考 虑, 配方颗粒未经 pH、 温度、 不同性质成分共处等物理

6、化学环境影响, 不会有“群药共煎” 的所有有效成分, 或者说按此工艺制备的配方颗粒不可能完全包含中医 用药要求的有效成分。 2. 2“中药配方颗粒” 生产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辅料, 改变了原有药材的“性” 、 “味” 。而中医是按照“四 气 ” 、 “五味” 治病的, 因此 “中药配方颗粒” 很难在中医 理论指导下应用。 2. 3中药共煎能改变药物的口感, 如黄连、 黄柏与大 黄、 甘草合用能改变小檗碱型生物碱的苦味。其原因 是: 大黄、 甘草与黄连共煎过程中, 生成了黄褐色的鞣 酸小檗碱与黄色的以小檗碱-单甘草皂苷盐的胶状沉 淀, 这种沉淀是生理活性物质, 它不仅消除了小檗碱苦 味, 还增加了其

7、溶解度, 服用后能在体内产生药理作 用。而 “中药配方颗粒” 的同类药物混合, 苦味无明显 改变。 2. 4中药 “共煎” 能降低某些药物的毒性, 增强其疗 3901光明中医 2010 年 6 月第 25 卷第 6 期CJGMCMJune 2010. Vol 25. 6 效, 附子在单独使用时, 其强心作用既不明显, 也不持 久, 且有毒性。如传统“共煎” 的“四逆汤” 中, 尽管干 姜、 甘草无强心作用, 却于配伍后强心作用增强持久, 毒性下降。是因为附子生物碱与干姜、 甘草在“共煎” 过程中产生化学变化所致。 2. 5中药 “共煎” 能降低细菌的抗药性, 例如单独的 黄连与黄连解毒汤在同样

8、条件下接种细菌培养, 细菌 能在黄连高于实验浓度 32 倍的情况下生长, 而黄连解 毒汤仅提高 4 倍, 黄连单方的抗药性大于黄连解毒汤 的 8 倍。因此 , “配方颗粒” 简单混合后的临床药效, 肯定不能等同于传统的中药汤剂。 2. 6价格偏高“中药配方颗粒” 与传统饮片相比, 在价格、 让利上处于不利地位, 影响推广使用。由于 “中药配方颗粒” 制备工艺复杂, 投入成本高, 使其价 格平均比生产工艺简单、 低成本的传统饮片要高 30% 50% , 造成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 7“中药配方颗粒” 包装若因破损、 封口不严而致 漏药, 造成实际剂量与外标剂量不符, 甚至发生变质、 虫蛀、 霉

9、变、 潮解溶化、 风化等现象, 难以观察到。 2. 8传统中药饮片具有灵活机动、 配方率高的特点, 能够满足中医辨证施治、 随症加减( 包括药味和剂量) 的要求, 而 “中药配方颗粒” 无论是从品种供应上还是 剂量加减上都难以达到此目的。 综上所述 , “中药配方颗粒” 是经过采用现代化科 学技术将传统中药饮片提取、 浓缩、 干燥成的颗粒状剂 型, 具有不需煎煮、 方便、 快捷、 安全、 卫生等特点, 更能 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临床应用的需要。 但还不能发挥出传统汤剂的辨证施治、 随症加减、 充分 发挥方药多种成分的综合疗效和特点。笔者认为, 二 者可以互补, 而不能相互替代。 (

10、本文校对: 庞春渝收稿日期: 2009 11 23) 【 护理论坛】 中风患者便秘的预防性护理 董素琴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 濮阳 457000) 关键词: 中风; 便秘; 预防; 护理 doi: 10. 3969 /j. issn. 1003- 8914. 2010. 06. 0137文章编号: 1003- 8914( 2010) - 06- 1094- 02 便 秘 是 中 风 患 者 常 见 并 发 症, 临 床 有 40% 65. 38% 的中风患者可伴有便秘的症状 1, 长期卧床的 中风偏瘫患者发生便秘的比例高达 90% 以上 2。便 秘是大便秘结不通, 排便间隔时间延长, 粪质干燥

11、坚 硬, 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便秘容易使患 者血压升高, 情绪急躁, 如用力排便可导致颅内压增高 加重病情, 甚至诱发脑疝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分析便 秘的原因进行预防性护理对中风患者十分重要。现将 我科 2009 年 3 月 5 月收治 52 例中风患者预防便秘 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中风患者 52 例, 男 32 例, 女 20 例, 年龄 40 85 岁, 平均 63 岁, 平均住院时间 24d。通过对 52 例患者 给予预防便秘的护理, 有 3 例出现便秘, 3 5d 未解大 便( 灌肠后排便) , 其余 49 例均未出现便秘。 2便秘原因分析 2. 1长期卧床昏迷患者、

12、 脑出血及脑病致肢体功能 障碍患者, 不能自主活动, 长时间卧床, 引起气机郁滞不 畅, 通降失常, 传导失司, 导致胃肠功能减退, 引起便秘。 2. 2饮食影响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是健康之道。饮 食不节, 则损伤脾胃, 使脾胃运化失职, 引起便秘。 患者嗜食辛热厚味, 以致肠胃积热, 肠腑燥热, 津液灼 伤不能濡润, 传导失常, 引起便秘。维持正常生理功 能和胃肠蠕动有赖于食物的刺激, 而中风患者多出现 脑水肿, 颅内压升高引起头痛、 恶心呕吐, 导致食欲减 退;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饮食减少; 危重昏迷患者不能进 食。均易造成胃肠功能减退, 进食后易引起便秘。 2. 3心理因素患者患病后自理能

13、力差, 易产生自 卑、 焦虑、 抑郁、 恐惧等情绪变化。忧愁思虑过度, 情志 不和, 引起肝脾失调, 气机郁滞, 使肠胃消化、 传导功能 失常, 引起便秘。 2. 4生活习惯改变由于疾病的影响, 患者排便环 境、 方式及习惯改变, 心理负担较重, 排便依附他人, 会 有羞耻感和种种顾虑, 而抑制排便, 造成便秘。 2. 5体质因素患者多年老体弱、 久病, 致气血两亏, 气虚则大便传导无力;血虚则肠道失润; 或因用脱水 药物、 利尿药太过, 致肠道干枯。均可导致排便困难造 成便秘。 4901光明中医 2010 年 6 月第 25 卷第 6 期CJGMCMJune 2010. Vol 2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