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程:认识自己“我是谁”.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5718460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课程:认识自己“我是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学课程:认识自己“我是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学课程:认识自己“我是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理学课程:认识自己“我是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理学课程:认识自己“我是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课程:认识自己“我是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课程:认识自己“我是谁”.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 课程说明 正确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许多学生因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或自我评价过高,或自我评价过低,而影响其情绪和人际关系。因此,需要通过心理教育活动来帮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即让学生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一般来说,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这样的方面:一是通过自我反省和检查来认识自己;二是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来了解自己;三是通过各种心理测验来了解自己;四是借助活动成果来认识自己。一个人要想比较准确地认识自我,最好能结合多方面的途径来全面的途径来全面了解。“我是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利用自我填充“我是”的自我检查方法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同时,通过其他同学的观察与评

2、价,帮助学生完善和增进自我认识。二、 课程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掌握认识自己的主要方法。(2) 态度与情感目标:培养敢于自我分析的勇气,并能以真诚的态度接纳同学的看法与评价。(3) 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学会利用自我测查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正确地认识自我。三、 教学方式(1) 讲述与讨论(2) 填句型(3) 反馈策略四、 课程准备(1) 教师事先构思有关“了解自己的重要性”的实例或故事。 举例说明: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小学时候学习的小马过河这篇课文(2) 准备好“形容词检核表”挂图。我是有恒心的顺从的冲动的独立的有主见的爱争辩的冷漠的助人的害羞的文静的

3、理性的坦率的缺乏想象力的活跃的固执的聪明的有条理的依赖的慷慨的保守的直觉的乐观的浮躁的有同情心的有责任心的友善的天真的细心的慌乱的爱冒险的拘谨的理想主义的温柔的 情绪化的节约的悲观的(3)准备好小张白纸,每人一份。五、 教学时间与场地(1) 教学时间:1学时(2) 教学场地:教室或者团体辅导教室六、 教学步骤(1) 教师讲述有关了解自己重要性的实例或故事,以引起学生参与讨论的动机。例一 小马过河的故事马妈妈让小马去磨坊搬粮食,它走啊走,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看着奔流的河水,小马不知道自己是否该淌过河去。松鼠告诉它说,河水很深,昨天才淹死一个小伙伴。老牛却说,河水很浅,水面才到它的膝关节。小马看

4、看松鼠,又看看老牛,然后走到老牛跟前,将自己的身高与老牛比了比,他笑了。它勇敢的淌过了河。(2) 结合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了解自己的重要性。讨论问题如下:小马开始为什么不敢过河?小马为什么后来又敢过河了?如果小马不了解自己的身高和能力,结果会怎样?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例子能说明了解自己的重要性?(3)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种了解自己的方法,即填充句子“我是谁”的方法,并通过例子示范来说明。 例二 我是谁?我是一个爱笑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4) 教师将“形容词检核表

5、”挂在黑板上(或者是直接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并让每位同学准备一张小白纸,请同学们参照形容词检核表上的描述自我的有关词语,在纸上写下510句描述自己的句子“我是”。不必署名。(5) 教师将纸张收齐折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的纸箱里。请一个同学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让大家猜这张纸是谁写的。然后,教师请猜中的同学说出他猜的理由,并请被猜中的同学谈谈被猜中的感受。如此循环。(6) 师生共同讨论有关自我了解与他人的了解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的问题,并对不一致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澄清,以增进自我认识的客观性。(7) 教师小结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了解自己的方法,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注意去正确了解自己。七

6、、 补充活动(1) 角色扮演游戏。让每位同学轮流模仿班上一位同学的言行、举止、穿着、兴趣爱好等,以帮助学生懂得观察他人,增强被观察者的自我了解。(2) 作业布置。让每个同学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各五条,并请同宿舍的(或同活动小组的)同学写出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通过对照,检查自我认识与他人认识是否一致,进而调整其自我认识。(3) 自我测评。通过自己填写反映自我心理的有关问卷,来帮助认识自己,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方法。八、 课程教学建议(教师自己设计)“我是谁”这个题目对于中小学生均适合,但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有所调整。一般说来,对小学生宜讲故事、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心理教育;对中学生则宜以自我实例、自我作业、问卷填写等形式进行。另外,在自我的内涵上,小学生宜以“物质的我”和“精神的我”为主,而中学生则可以再“物质的我”和“精神的我”的基础上,增加“社会的我”的内容。应该根据本班的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