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方案:依托“体验式”食育,开展大班幼儿饮食习惯的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5718876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方案:依托“体验式”食育,开展大班幼儿饮食习惯的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题方案:依托“体验式”食育,开展大班幼儿饮食习惯的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题方案:依托“体验式”食育,开展大班幼儿饮食习惯的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题方案:依托“体验式”食育,开展大班幼儿饮食习惯的实践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方案:依托“体验式”食育,开展大班幼儿饮食习惯的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方案:依托“体验式”食育,开展大班幼儿饮食习惯的实践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2015年度教师小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名称:依托“体验式”食育,开展大班幼儿饮食习惯的实践研究负责人:研究起讫时间:2015年3月2016年3月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幼儿期正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各种营养的供给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在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体验式”教育是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幼儿通过亲身经历,亲自操作,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在食育活动中实施体验式教育活动,就是让孩子参与田间的实践活动,从劳动中获得对食物形成牢固的印象,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

2、惯。我园地处农村,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规划整齐的小区替代了曾经充满生机,充满田园气息的农田,孩子们因此接触田间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少,对蔬菜在田间的生长方式也知道的甚少。由此产生的对食物的不珍惜,不喜欢吃的就扔、就倒,造成了大量食物浪费。同时,生活中父母对孩子在饮食上的不良的言行举止也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父母不良表率作用影响。父母有不喜欢吃的食物,无意中表露出来;在餐桌上挑剔食物。2.父母过于溺爱的承包式的喂养方法。生怕孩子进食少,为了让儿童食入固定量的食物而采取承包式的喂养。3.其他不当的喂养方式。儿童吃零食,尤其是餐前吃零食;食过多的油腻食物;饮食过于单调等。要改变这一现状,有

3、必要在提倡德智体美劳育同时,提倡食育。本课题是将幼儿教育活动置于自然背景,将饮食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体验式”的活动中建立起幼儿对食物的亲近感,培养孩子对食物的感情,逐渐改善大班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二)课题相关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完整的“食育” 教育致力于培养孩子们五方面的能力,包括选择食物的能力,了解什么食物有益于健康的能力,培养味觉的能力,了解食物生长方式的能力和烹调营养食品的能力。种植与吃饭有什么关系?从种子到食物需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食物与营养价值间有何密切关系?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问题,其实都直指食育本身。而“体验式”食育,则是让幼儿亲身体验参与食物从田间到厨房再到餐桌的一系

4、列过程。日本很早就掀起一股食育教养的风潮,他们认为由家长带着孩子从小开始接触厨房,不仅能培养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也能体会从采买食物,看见食材的原始模样,再从烹饪到餐桌上的过程,了解之后,更能体会煮食者的辛劳,也就更不容易挑食了。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1.食育:即饮食教育,是从幼儿期起,给予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艺术想像力和人观培养上。在实践中,这种颇为有趣的“食育”,很易被儿童所接受,故在家庭和幼儿教育机构中得以迅速推广。2.“体验式”食育:即让孩子和家长或老师一起走进菜场、厨房、农田,接触最本真的食物。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更多营养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

5、起“孩子”与“食物”的亲近感,培养孩子对食物的感情,逐渐改正一些挑食、偏食、浪费食物等不良习惯。三、研究指向与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步骤、预期成果等)研究指向通过实践研究, 基于当前孩子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的基础上,从田间、厨房、餐桌三个层次入手,通过带领孩子种植蔬菜、烹饪蔬菜等体验活动,帮助幼儿学习生活自理技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力求转变家长的教育行为与观念,使幼儿在家园共育中获得正确的饮食观念。研究内容1.幼儿的饮食习惯、家长对食育的认识进行调查研究。2.依托蔬菜园与生活厨房,运用种植、收获、烹饪等生活自理技能,开展合理有效的“体验式”食育活动。3.总结“体验式”食育活动

6、的成效,为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供条件。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解决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应用性研究,通过理论学习、观察、评价反馈等检验研究成效,探讨研究的重点及方向。2.体验法: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制作,强化幼儿的体验过程,促进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3.激励法:在活动中通过鼓励和奖励的形式,对幼儿不断提高要求,培养幼儿饮食和劳动习惯。研究对象:课题以大六班38位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0名,女生18名。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研究内容:通过发放“幼儿饮食习惯”调查表,整理并统计调查数据结果,依据数据结果明确课题研究的任务与内容。并制定食育教育活动内容。预期目

7、标:正确认识食育对饮食习惯的影响,明确食育活动是改善幼儿饮食习惯的方法之一,在活动中以促进幼儿健康为主,将活动内容更多的放在了解食物生长和烹调营养食品等方面的能力。2.实践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2月)研究内容:明确食育对幼儿饮食习惯的影响后,积极开展实践研究,在实践研究中寻求食育活动在幼儿饮食习惯中的作用。预设的实践策略:开辟蔬菜园,鼓励幼儿种植蔬菜、建立蔬菜成长档案,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开设生活厨房,通过带领幼儿亲自采摘,并指导他们做一些简单的烹饪,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手种的蔬菜,使幼儿对蔬菜产生兴趣。开展食育课,培养孩子了解什么食物有益于健康的能力,将食育的理念植入他们的脑中。预期

8、目标:将动手体验与分享食物巧妙结合,提高幼儿对食育的兴趣。通过“体验式”食育,能科学合理的搭配膳食。尝试多种形式的食育教育活动,改正不良饮食习惯。总结阶段(2015年1月2016年3月)研究内容:整理资料、成果汇编。撰写结题报告。预期目标: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归纳工作,并对成过进一步反思。预期成果幼儿层面:幼儿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相关膳食搭配知识。幼儿体验种植、记录、制作食物的全过程,培养对事物的情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体会食物的秘密,感受生命的奇妙与奥秘。教师层面:明确“体验式”食育的作用,科学评价,发挥多种形式食育活动各自的作用。“体验式”食育活动中以幼儿亲身体验为主,家园结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师对“食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幼儿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参考文献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国教育部.2012年10月2沈志飞.农村小学依托校园农场,开展食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2012年(11)注:本方案一式6份。使用宋体5号字, 15倍行距,纸三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