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小测.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5721276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二则小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庄子二则小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庄子二则小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二则小测.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庄子二则 小测 (出卷人:杨利欢)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庄子,战国(时期)哲学 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人。2、浑沌之死选自庄子应帝王。古人把天地为开辟前的状态也称作浑沌。“倏、忽”本来是转眼之间的意思,庄子用这两个字做神的名字,意在讽刺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3、呆若木鸡选自 庄子达生,在本文的意思是修养到家的斗鸡看似木鸡,实则大智若愚,现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意思是比喻人呆木不灵、失去知觉的样子或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 一起 ) 2、浑沌待之甚善( 非常友善 )3、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商量报答) 4、日凿一

2、窍(每天)(孔) 5、鸡已乎(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 )6、方虚骄而恃气( 正 )( 凭着,依靠 ) 7、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别的 )( 转身逃跑 )三、一词多义。1、之 (1)南海之帝为倏 (2)浑沌待之甚善 (3)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4)尝试凿之 2、德 (1)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2)其德全矣 3、应 (1)犹应响影 (2)异鸡无敢应者 四、翻译下列句子。1、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常常一起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善。2、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看、听、吃及呼吸,惟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

3、开七窍。4、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差不多了,即使别的鸡叫,(斗鸡)已经没有任何反应了。”5、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宣王去看斗鸡的情况,果然就像木头鸡了,可是它的精神全凝聚在内,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看见它转身逃走了。五、问题探究。1、浑沌之死中“七窍”指什么?“倏”与“忽”为什么要给浑沌凿开“七窍”? 指眼、耳、口、鼻七个孔。 他们想报答浑沌对他们的友善。(谋报浑饨之德)2、“倏”和“忽”为报“浑沌之德”而给他凿七窍,结果好心坏事,浑沌也因此丢了性命。这则寓言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了事物本性,往往会好心办成坏事,结果与愿望相悖。因此,要顺应自然,

4、尊重生命的状态。3、纪渻子认为把鸡训练成什么状态才算成功? 望之,似木鸡矣 4、纪渻子通过对斗鸡的观察训练,认为“几矣”,文中反映出“几矣”原因的句子是哪句?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5、呆若木鸡中当斗鸡“望之,似木鸡矣”时,也就达到了所谓“其德全矣”的境界,请你说说其中“德”的内容。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6、纪渻子养的斗鸡“望之,似木鸡矣”,为什么反而能战无不胜?请说说其中的理由。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势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7、你认为呆若木鸡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本文意在提醒人们,特别是君王:做人要注重内在气质,不怒自威,治理国家要增强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只要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就能百战不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