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规划.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5727958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规划.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规划 保定市无害化处理厂一、 背景(一)地理位置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西康庄(二)退化现状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垃圾填埋场的需求量随之迅猛增加,其数量与规模也随之扩大。垃圾填埋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但也给局部地区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原本生态价值很高的土地自然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影响空气质量,使周围植被生长受到抑制。现在存在相当数量的垃圾填埋场废弃地,对这些场地的生态进行恢复,景观进行重建将对城市空间景观与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填埋气体对环境

2、的影响:1.1会加重温室效应;1.2造成大气污染:填埋气体导致其周边地区臭氧气体的形成,从而增加当地居民患癌的潜在可能性;其释放大量难闻的气体的成分中具有一定的毒性,因而也会对附近公众的健康构成危害;1.3易于造成对植被的破坏:生长于填埋场周边的植物,由于其根系附近的氧气直接被填埋气体所替换或者被甲烷氧化细菌所消耗,因而很容易窒息死亡。另外,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与填埋气体中的有毒微量气体成分也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1.4对地下水的污染:一些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可以随着填埋气体的扩散迁移到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地下水中,从而对地下水资源形成污染挥发性氢氧化合物的存在。2.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垃圾渗滤液

3、中含有较多的有毒成分,因此长期以来,这种渗滤液对周边地区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垃圾渗滤液通常还能污染其周边地区的土壤与植被,并进而又给周边地区的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带来很大困难。(四)退化原因1、垃圾的堆积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垃圾自然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有害气体及物质渗入土壤中,造成污染,是土壤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地退化;2、废弃物露天存放,易在风、水作用下迁移流失,影响了当地的土壤环境,使得土地退化;3、填埋场处置地发生的沉降或火灾,也会使得土地退化。(五)恢复的意义1、保护历史的意义,把垃圾填埋场废弃地进行更新再利用,赋予其新的功能,让其存在的更有意义;2、具有一定的环

4、保意义,将旧的垃圾堆积地作为现存的环境资源开发再利用,阻止甲烷气体的溢出,渗滤液的下渗;3、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旧的垃圾进行改造再利用,大大降低了建筑重建的费用,吸引投资,利用其自然地势建造人工景观,带动地区经济的复苏。二、 恢复目标1、进行生态改建,恢复到可以利用的生态系统,恢复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2、可以生长一些植被,建造简单的建筑或假山等,使其具有一定的景观美学价值。三、 恢复的范围1、垃圾填埋场总占地面积420亩(280000m2);2、地上15米,地下13米;3、分4个区,分别为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各区面积分别为105亩;四、 恢复技术方案(一)技术措施1、工程恢复措施最基

5、础的方法,主要目的是对废弃地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本底进行恢复,建立于植物生长的表土层和生根层,以利于植被的恢复。方法:1.1表土处理方法:粘土覆盖结构;人工材料覆盖结构1.2土壤改良方法2、化学恢复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使用,改良土壤的本底,以适合植物生长;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方法:碱化(碳酸钙)、酸化、去除盐分、去除毒物、营养物添加等。3、生物恢复措施目的是为了恢复土壤的肥力和生物的生产能力,建立稳定的植被层以构建生态系统。方法:微生物土壤改良、适生植物栽种、植物引种等。(二)技术步骤1、封场设计1.1堆体整形与场地平整1.1.1设计:为了保证封场后坡体的稳定性 , 在填

6、埋场封场之前 , 根据封场规划对垃圾堆体进行整形 , 以满足坡体的稳定、封场覆盖层的铺设和封场后园林造景的要求。垃圾堆体开挖采用斜面分层自上而下作业,这样不易形成甲烷气体聚集的封闭或半封闭空间,防止填埋气体突然膨胀引发爆炸,也可避免陡坡发生滑坡事故。整形时分层压实垃圾, 提高堆体抗剪强度,减少堆体的不均匀沉降,增加堆体稳定性,为封场覆盖系统提供稳定的工作面和支撑面。1.1.2要求:具体依次为:压实密度大于 800 kg/m3;每层覆土按照4m为一个单元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为25cm;1.2封场覆盖1.2.1设计:填埋场铺设封场覆盖系统, 防止地表水进入填埋区, 同时控制填埋气体向上迁移, 收集填

7、埋气体, 防止填埋气体无组织释放。封场覆盖系统结构层由垃圾堆体表面至顶面顺序为:排气层、防渗层、排水层、植被层。1.2.2要求:具体依次为:300 mm 厚筛分后使用的建筑垃圾; 600 g/m2无纺土工布; 6.3 mmGCL 膨润土垫 ; 1.5 mm 双糙面 LLDPE 土工膜 ; 7.5 mm土工网复合土工织物排水层;500 mm 覆盖土层 ; 500 mm 植被土层;1.3填埋场防渗处理1.3.1垂直防渗自下而上依次为:17m的水泥浆;0.5m粘土层;1.5mm的土工布防渗膜;1.3.2水平防渗具体依次为: 0.5m沙土;0.5m粘土;1.5mm防渗土工布;0.5m的粘土层1.4气体

8、收集导排与处理1.4.1填埋气体的收集与导排采用垂直花管与封场覆盖层内的粗大料建筑垃圾层相结合的方式导排填埋气体。垃圾堆体钻孔排气,无纺土工布的塑料盲管 ( DN200) 作为堆体沼气垂直排放井 , 周围放置砂砾石填充。导气管的配置:南北方向每隔50m设置一导气管;东西方向每隔40m设置一导气管;地下7m,地上2m;1.4.2集液井建造一口集液井,同时配备1个污水泵、2个清水泵(清水用来稀释浓度过高的污水),定时抽排地下水,防止地下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集液井的配置:井深10m,半径0.5m1.5防飞散设施为了防止垃圾填埋过程中,塑料袋等较轻物品乱飞,在各区边界上分别设置10m高的围网。2、终场

9、生态恢复2.1终场覆土厚度及土壤改良终场覆土厚度设计为1.0 m , 充分满足植物生长要求。土壤改良施用氮肥或堆肥,同时采用垃圾筛出的腐质土,并适当翻松覆土层表层,酌情添加有机质以改善其物理特性。2.2植被栽植计划 第一阶段 :主要栽植草坪、观赏地被、花卉及花灌木。通过地表植被的涵养 , 恢复基地的生态属性。第二阶段 : 根据堆体稳定性观测 , 大部分垃圾稳定化后进行乔、灌、花、草等层次丰富、色彩丰富的景观种植搭配。两个阶段以垃圾降解完成为界。2.3耐性树种的筛选根据所选试点的地形、气候的不同 , 适当选择选择抗风性强、抗贫瘠、抗有害气体、根系发达、材质坚韧的常绿树种。栽植选择采用乔、灌搭配

10、, 密林栽植等方式。(三)经费运算1、堆体整形与场地平整压实密度kg/m3每个覆土单元m覆土厚度m填埋高度m总面积m2黏土单价元/立方米800 40.251328000025总用土=13/4*0.25*280000=227500(m3)总价格=227500*25=568.75(万元)2、封场覆盖材料土工布土工膜土工网粘土土层壤土土层总面积(m2)280000单价1.90元/ m24.5 元/m21.5元/ m225元/ m328元/ m3用量厚度(mm)6.31.57.5500500总价(万元)53.2126423539合计(万元)295.43、填埋场防渗材料水泥浆(3100kg/ m3)粘土

11、层沙土层土工布总面积280000用量8m0.5m0.5m1.5mm单价4500元/t25元/ m320元/ m31.9元/ m2总价(万元)3124800350280106.4合计(万元)3125536.44、气体收集导排与处理南北方向每隔50m;东西方向每隔40m;地下7m,地上2m;导气管长度:9m/根导气管单价:20元/m总计根数:4*280000/(50*40)=560(根)总计=20*9*560=10.08(万元)5、围网填埋场长度560m,宽度500m;围网高10m;行间混交围网单价10元/ m2总计=(560*10+500*10)*10=10.6(万元)6、填埋地树种乔木行间混交

12、:株行距如下行间距1.5m2m 株间距2m3m灌木株间混交与乔木间树种杨树臭椿沙棘刺槐数量3000250050002800单价(元/棵)511.82.610总价(万元)1.52.951.32.8合计(万元)8.557、用工运输费用:7辆车/区,共4个区 300元/(天*辆)劳务费用:100元/(天*人)一期工程:5年(1825天)需总费用=运输费+劳务费 =7*4*300*1825=1533(万元)五、 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分析1、 社会效益:1.1美化环境,避免居民的迁移;1.2减少因土地占用而产生的移民,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1.3节约土地资源,缓解我国地少人多的现状。2、 经济效益:2.1创造经济价值;2.2降低征地费用,减少企业投资;2.3有助于区域旅游文化的开发3、 生态效益:3.1减少污染,改善环境;3.2丰富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