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极跟随器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5728460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射极跟随器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射极跟随器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射极跟随器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射极跟随器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极跟随器实验报告.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验六 射极跟随器一、实验目的l、掌握射极跟随器的特性及测量方法。2、进一步学习放大器各项参数的测量方法。二、实验原理 下图为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跟随器输出电压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跟随输入电压作线性变化,而具有优良的跟随特性。 1、输入电阻Ri 实际测量时,在输入端串接一个已知电阻R1,在A端输入的信号是Vi,在B端的输入信号是,显然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流为:是流过R的电流,于是射极输出器之输入电阻为: 所以只要测得图中A、B两点信号电压的大小就可按上式计算出输入电阻Ri。 2、输出电阻R0 在放大器的输出端的D、F两点,带上负载RL,则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压VL将比不带负载时的V0有所下降,因此放

2、大器的输出端D、F看进去整个放大器相当于一个等效电源,该等到效电源的电动势为VS,内阻即为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0,按图中等效电路先使放大器开路,测出其输出电压为V0,显然V0=VS,再使放大器带上负载RL,由于R0的影响,输出电压将降为: 则 所以在已知负载RL的条件下,只要测出V0和VL,就可按上式算出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R0。3、电压跟随范围 电压跟随范围,是指跟随器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作线性变化的区域,但在输入电压超过一定范围时,输出电压便不能跟随输入电压作线性变化,失真急剧增加。因为射极跟随器的 由此说明,当输入信号Vi升高时,输出信号V0也升高,反之,若输入信号降低,输出信号也降低,因此

3、射极输出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是同相变化的,这就是射极输出器的跟随作用。 所谓跟随范围就是输出电压能够跟随输入电压摆动到的最大幅度还不至于失真,换句话说,跟随范围就是射极的输出动态范围。三、实验仪器l、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数字万用表4、分立元件放大电路模块四、实验内容与步骤l、按图中电路接线。2、直流工作点的调整: 将电源+l2V接上,在B点加入f=lKHz正弦波信号,输出端用示波器监视,反复调整RP及信号源输出幅度,使输出幅度在示波器屏幕上得到一个最大不失真波形,然后断开输入信号,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极对地的电位,即为该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将所测数据填入表中表1Ve(V)Vb(V)Vc(V

4、)Ie=Ve/Re6.697.33123.1mA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V 接入负载RL=lK,在B点f=lKHz信号,调输入信号幅度(此时偏置电位器RP不能再旋动),用示波器观察,在输出最大不失真情况下测Vi,VL值,将所测数据填入表中。表2Vi(V)VL(V)AV = VL / Vi2.22.3o.964、测量输出电阻R0 在B点加入f=lKHz正弦波信号,Vi=100mV左右,接上负载RL=2K2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测空载输出电压VO(RL=),有负载输出电压VL(RL=2K2)的值。 则。 将所测数据填入表中。表3VO(mV)VL(mV)RO = (V0/VL-1)RL1.551

5、.80.7085、测量放大器输入电阻Ri 在输入端串入5Kl电阻,A点加入f=lKHz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用毫伏表分别测A,B点对地电位VS、Vi。 则 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表4VS(V)Vi(V)Ri1851.7517.516、测量射极跟随器的跟随特性并测量输出电压值VOPP。 接入负载RL=2K2,在B点加入f=lKHz的正弦信号,逐点增大输入信号幅度Vi,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端,在波形不失真时,测量所对应的VL值。计算出AV,并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的峰值VOPP与电压表读测的对应输出电压有效值比较。将所测数据填入表中。表5 1234Vi2.19VL2.16VOPP6.15AV0.99五、实验总结及感想1、射极跟随器理论上放大倍数是1,实际上是非常接近1而非完全等于1。2、三极管存在非线性,当电流变化时,三极管的放大倍数贝塔也会有微小变化。3、各个电阻都有误差,造成静态工作点、输入输出电阻等与预期有偏差。4、电源存在波动,并不是绝对稳定。5、三极管存在输入电容,引脚也有结电容,因而会对放大器的频率响应造成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