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排课程表的一点心得.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5735078 上传时间:2020-07-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排课程表的一点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编排课程表的一点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编排课程表的一点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编排课程表的一点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编排课程表的一点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编排课程表的一点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排课程表的一点心得.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编排课程表的一点心得(2011-08-21 22:53:24) 转载标签: 课时课程表安排编排分配表 第三次编排课程表了,渐渐摸索出一些方法。其实也说不上什么技巧,只是下次再编排可以少走弯路。记得第一次编排是在B学校,只有六个班就足以让我抓狂,毕竟那是第一次,不记得花了多长时间,只记得翻工了几次,瞻前顾后,顾此失彼。第二次是在X学校,有高人指点,在一些事前的准备工作、注意事项等方面给我指点迷津。但想象一下,20几个班,将近60个老师,大大小小十几个科目,还要兼顾教学场地、室场、一些教研活动等等,错一道神经都手忙脚乱。那道坎过来了,还真想不起来是怎样跨过来的,所以今年再面对这项任务的时候,回想起

2、来真有点后怕。 以前是做一次算一次,也就没有好好总结方法。但今年不同了,毕竟后面至少还将要做三次。于是周围请教别人,一听说还有专门的软件,心里窃喜,以为这下可以省不少功夫了,谁料后面还罗列了一大堆弊端,光是一个“不人性化”,就让你望而却步了。最后还是决定用自己的大脑,但求不至于“失去人性”。 下面是我经过三次实践之后总结出来的编排课程表的步骤,希望以此抛砖引玉。我相信有无数人的无数方法比这个更省心省力,望分享。 一、计算全校一周总课时。(如12个班,每个班每周30节课:3012360节) 二、摸底。先看看教育局下发的中小学课程设置要求,和教师周课时量分配的要求,还有当然就是学校的分工安排了,然

3、后还要了解教师的特长,了解他们除了自己的“本科”,还擅长上那门课,因为在小学专科专任是很难做到的,不少语、数老师还得兼任其他术科。 三、计算人均课时量,根据教师周课时量分配要求(这个一般是按传统办事,听说有这个文件,但真没有见过),合理分配课时(所谓的合理是尽量权衡科目特点、教师个人工作量等因素),用一个表格罗列出全部老师各自的周课时量,在旁边给教师起个名字简称(为的是便于后期工作),如“张三”,简称为“张15节”。 四、制作课程分配表 表一姓名一(1)一(2)张三语文9队活1品德2写字1 表二班级班主任语文数学班队活动一(1)张三张9X3张三1一(2)李四李9X3李四1 以前我用的是表一。表

4、一的好处是,你一定不会安排少了任何一个老师的课,也让教师一目了然,自己上哪个班的哪些课。但用过两次后我发现这样做,分课时比较乱,很容易把某个班的某些课落下没安排人上,也有可能某个班的某个科目,你重复安排了人去上也不知道,结果到最后算总课时不正确时,你才翻来覆去找啊找,找到“一头烟”才找出来。 于是我这次淘汰了表一,设计了表二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在表内先注上课时量,哪个班要上什么课、多少节、哪些安排了,哪些没安排,有多少课时没有安排人去上等等都会很清楚。我一般是一个个教师安排,先安排其“本科”,例如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就安排语文X节,品德X节等,一般是一次安排完,如有剩余课时没安排的,可以先用草稿记

5、录一下,到后面再“补漏”。 五、正式编制课表。到这里就是重点了,先听我说说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第一次编课程表是11年前了,工具就只有一张全开大纸、一把尺、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那年代我还不会用电脑来做这事,所以纸的某些地方都被橡皮擦破了,一张纸几个窟窿下来还没有编好。第二次是7年前,那时候可以用电脑做表格了,以为有机器帮忙会好一点,结果对着电脑里那些五号字,那一个个科目名称,半天你已经眼冒金星,为了不“撞课”,你的头都几乎要撞电脑了。结果还是让我“撞”出了自己觉得还不错的办法。我这次就是用这个方法去编,花了大概一天的时间就编好了12个班的课(这一步是一天,前四步至少得花半天时间,多班、多教师就肯

6、定得花更多一点时间了)。 1、定好统一的课程,如各科教研活动、班队活动课或晨会等。编制时,定好是语文教研活动的,那么该节课就不安排语文教师上课。 2、打印课程表空表(我们平时班级用的普通课程表),最好是一个班一个表(以下简称班表)、一个教师一个表(以下简称个人表),为了不浪费纸张,建议双面打印,或者用那些已用一面的纸,又或者把表格做小,一张A4纸四个表。然后把表格分好班表写好班级编号夹成一沓;术科老师的个人表写上名字夹成一沓;语文、数学等老师的同样方法分好(班级多的建议按年级分)。另外准备铅笔、橡皮,有时候原始的东西往往是比较好用的。 3、把统一的课先写进有关的表内,如队活动课是统一的,就在所

7、有班表和班主任的个人表格的该节课上写上课程;另有一步很重要,忘了再补救就麻烦了在每个教师的表格内Ta不能上课的该节课上打个X,例如行政的行政例会、各科教师的教研活动等。以下的每步都得记住做的事:每安排一节课,就得在该教师的个人表和所上班级的班表中同时记录,班表上记录科目和教师简称,个人表上记录班级和科目(用铅笔,不修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也要注意对照课程分配表,以免出错。这样一来,教师的课时分布、班级课程安排就一目了然,编课时不会出现“撞课”,出现了也容易迁就,中间出了错也容易跟踪。 4、先编排使用专用室场的课。因为专用室场是不能两个班同时使用的,如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如果班数较多,那注定

8、一周两节的音乐课或美术课是不能都在功能室上的,所以就得平衡一下。 5、接着编排跨班多的术科教师,因为他们难以迁就。有两个原则:每班每门课要分布均匀,尽量不集中在一周的前半段或后半段,甚至在同一个天或同一个半天;教师个人每半天的课时也要平均,因为术科老师课时较多。 6、然后编排英语老师的课,英语老师也跨班比较多。因为英语课一周才那么两三节,所以编排时要注意遵循第五点的第一个原则。 7、最后排语文和数学课。先排数学再排语文,发现教师个人周课程分布不均匀,就再调整。这个过程你可能会翻查之前编好的表,改一节课就可能要改几个表,因此你的表格一定要分类夹好,编好的课、改过的课一定要清楚写好,不然你就会乱套

9、。 8、核对。先核对班表的课时是否与“课程分配表”相符,再核对个人表与班表及“课程分配表”是否相符。要头脑清醒、思路清晰,一处出错,千丝万缕,牵一发动全身,所以前面一定得小心翼翼。 六、制作全校课程总表电子表格(在这信息化时代,你可以在上任负责人那儿轻易得到这东西,一般不用自己做了),把各班课程输入电脑,大功告成。 编课表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暂时就只想到两个原则了): 人性化原则:教师个人的每天课时量尽量均匀,例如一周15节课的,尽量每天安排3节,而且尽量不要集中安排在同一个半天,连堂不宜超过两节,即不要出现一连上三节课的现象。这样一来,体育课就不可能只安排在下午上了,所以早上上体育课是不可避免的。 科学性原则:首先是课程安排尽量分布均匀;其次是分给教师的课程种类不宜太多太杂,虽然不能专科专任,但最起码做到合理发挥教师所长。 就只归纳了这些,希望同行赐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