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持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按照党中央总体部署和省委、市委统一要求,持续巩固和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继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责献。4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有效防控意识形态风险。坚持政治标准,加强城市管理领域舆情监管,加强对所属刊物、网站、新媒体等平
2、台的建设和管理,突出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高治网用网水平,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言行敢于亮剑、坚决抵制。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结合城管工作实际,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 .做细做实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持续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教育,凝聚思想共识,扎实推进“法律进机关”活动。坚持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和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分析研判,每半年向机关党委报告1次情况。落实党内关怀帮扶工作,关心关爱因公府职、牺牲党员的家属、老党员和因公伤残、生活困难、驻村挂职等党员干
3、建工作既成就事业又成就人才。深化党建工作实绩综合运用,把党员干部从事党务工作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积极组织开展党务干部培训,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6 .不断提升群团工作水平。坚持党建带群建,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丰富活跃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作用,开展趣味运动会、行政执法人员职业技能竞赛、专题辩论赛等文体活动,提升干部职工精神风貌和身体素质。加强新时代机关关工委建设,充分发挥老党员党支部在教育引导青少年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参与市直机关各类评选表彰、比赛竞赛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四、坚持正风肃纪
4、压实从严治党责任L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一岗双责强化日常监督和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期间的监督,健全和落实党风廉政防控机制。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部门机关纪委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对机关纪检工作的领导,举办纪检干部综合业务培训班,推动机关纪委监督实起来、执纪硬起来、作用发挥强起来。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精准把握和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约谈提醒,督促整改。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2 .不断深化廉政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市委
5、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重点任务清单,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深化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警示教育,注重挖掘本部门本领域的清廉元素,建设清廉机关,打造廉洁文化建设品牌,持续营造反腐倡廉良好氛围,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3 .坚持纠“四风”树新风。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市委实施细则。深入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五提升”要求,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以强烈的宗旨意识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聚焦重要节点,开展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深做实“党建+信访”等工作机制,落
6、实领导接访下访制度。五、服务中心大局,引领更高质量发展L促进党建业务融合。坚持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融合。以“沈贤军党员突击队”为标杆,打造“多彩城市马甲“党建品牌,实施“一支部一品牌”工程,积极指导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创建党建示范点,总结提炼近年来城管系统各级基层党组织在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深入开展党建课题研究,鼓励各基层党组织切实把党建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工作举措融入党建品牌创建之中,形成城管系统“1+N”的机关党建品牌体系,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理念思路转变、方式手段创新,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2
7、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认真落实省委“一改两为”要求,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精准对接市民群众需求,抓好信访维稳工作,集中力量解决市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党建联盟载体作用,持续做好与社区以及霍山县黑石渡镇杜家冲村、磨子潭镇白水阪村结对共建工作,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进乡村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立足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胜战,加快推进便民停车提速、园林绿化提质、市政管养提效、物业管理提升等行动,推进城市品质整体提升。3 .深化精神文明创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开展第十二届市、市直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建设和弘扬新时代良好家风,开展市直机关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8、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垃圾分类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好道德讲堂活动、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宣传教育”“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进一步做好身边好人推选、宣传和礼遇工作,精细化、常态化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向时代楷模等先进典型学习,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工作环境。党支部2025年工作计划X党支部为做好今年的工作,抓住机遇。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将增强信心、保持定力,积极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大步迈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省委“十六字”方针和市委、县委部
9、署要求,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开创我村党建工作新局面,以切实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改革意识,充分发挥我村区地理优势、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突出特色,全面策应旅游开发,主动对接镇级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发展马家柚支柱产业,优化生态文明、强化民生保障,加速发展,促进村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使村级各项工作保持在全镇、全村先进行列,努力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打下坚实基础。2025年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村生产总值达到18万,年均递增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00元左右,年均递增8以上;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初中生在校巩固率保
10、持在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覆盖;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率达到100机一、围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深化“三级联创”。围绕“五个好”目标要求,巩固党建示范点的创建成果。服务新2、优化组织设置。探索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党组织设置方式,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合作社上,建在经济组织中,建在产业链上,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适应的基层组织框架。逐步推广“支部村委会协会”工作模式,创新基层党组织领导和服务农业产业化的方式方法。3、巩固阵地建设。扎实抓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管理和使用,发挥好作用
11、4、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引导村干部谋事创业,服务新农村建设。2025年争取村做好从致富能人中培养选拔治村能人的工作,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争取村后备干部达到2-3人,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二、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1、努力探索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新途径。坚持以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继续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对农村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办法,增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建立健全农村党支部工作台帐制度,推进农村党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实施农村党员先进
12、性考核,充分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一人一台帐、一月一联系、一月一汇报、一年一评议”活动,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以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为重点,广泛开展党内关怀活动。抓好民主生活会指导、民主评议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等工作,探索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加强党费收缴、管理、使用和检查。2、抓好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发展党员的宏观指导,全面执行发展党员“五制”和实行“双向培养”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培养有一定致富带富本领的青年党员。三、围绕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1
13、加强和改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在基层党组织中全面实行党务公开,规范基层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为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创造条件,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2、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开展“好正职、好副手”评选活动,增强党支部书记管党责任意识,注重考核党建工作实效和干部群众对党建工作的公认度和满意度,把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有机贯通起来,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四、围绕提高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努力把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