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XX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576115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XX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XX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XX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XX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对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 特征码 aOtLBzywvEdFgncyrswk 让荒山绿起来 让群众富起来 对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 县山区丘陵较多,气候干旱少雨,自然环境先天不足。 多年来,该县一直把植树造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来 抓,虽有一定成效,但难以跳出“年年栽树不见树”的怪圈。 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林业发展机制。 20XX 年以来,他们运用市场手段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植树造林, 建立多元化投资新机制,林业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三年来, 全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达到 90% 、 85% ,森林覆盖率 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达到 26.2

2、 % 。林果业成为农民增 收的重要渠道,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30 % 以上。 一、林权改制,连片打造青山绿水 林权改制是加快林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促进林业生产 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县按照“明晰所有权,放开投 资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林权改制,一 拍一座山,一卖一条沟,非公有制林地面积达到宜林山地面积 的 56.5%以上。一是拍卖承包。具有宜林荒山资源的村集体采 第 2 页 取竞价拍卖方式,公开拍卖使用权,获得使用权的个人或组织 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投资投劳,造林植果,开发利用荒山。 二是租赁经营。租赁方按照合同约定交纳租金,依法经营管理 林木。三是股份合作。村集体

3、或承包大户吸收资金、技术、信 息、劳动力等其它有形或无形资产入股,林木林果收益按股分 成。 镇承包大户于普才采取股份制方式融资 1000 多万元,对 村 3500 亩荒山进行综合开发,建起了集观光、休闲、餐饮、会 务为一体的 山庄,不但每年向 村缴纳 3.5 万元承包费,还解 决了 100 多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地处纯山区的 乡在荒山 拍卖中采取划分等级、确定底价、张榜公示、现场竞标等民主 公开程序进行林权拍卖,全乡山林改制面达到 88.9%。 二、设点定责,实施大规模绿化工程 为彻底改变“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现象, 县把荒山绿化和 义务植树作为社会公益事业重点工程项目纳入全方位目标管理,

4、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凝聚植树造林的整体合力。对县城和 乡镇驻地周围的荒山,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包山头建义务植树基 地活动,并实行了“一围四定” ,即建设围山防护网,定管护人 员、定管护范围、定管护职责、定奖惩措施。实行县级领导包 单位、局级干部包地块责任制,定期调度,年底验收,统一表 彰。对城镇道路两侧的绿化,采取“自扫门前雪”的方式,由 城建部门明确沿街单位的责任路段,按照规划进行义务植树和 日常管护。同时,每年集中开展雨季造林活动,摒弃以往“大 第 3 页 呼隆”的传统做法,由县绿委会统一组织、统一苗木、统一标 准,做到雨不透不栽、天不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专业化施 工、工程化造林,确保了雨

5、季造林的实效性。去年以来新建义 务植树基地 25 个,植树 140 万株,绿化荒山 7300 亩。 三、利益共享,精心编织农田防护林网 农田林网建设一直是林业建设中的一个难点。 县经过深入 的调查分析认为,土地延包后,各村农田林网建设的模式大体 归结为两种,一种是集体统一栽植、统一管理,这种方式群众 认为树是集体的,跟自己没多大关系,结果钱没少花,春天栽 上的树到秋后剩不下几棵;第二种是实行“树随地走,谁栽谁 有”政策,就是鼓励土地承包户在地头、路边栽树,这种方式 标准不高、效益不大,特别是由于承包地靠路边的户能栽树, 而不靠路边的不能栽,少数人心理上不平衡,甚至故意破坏, 有时因为遮荫问题还

6、大打出手。针对这种情况, 县坚持逆向思 维想办法,市场手段解难题,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 原则,制定“三不”政策,建立“352”利益分配机制,使群众 从农田林网建设中获得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激发了群众植树造 林的潜能和热情。 “三不”政策,即不承包的户不准栽树,不拍 卖的地段不准栽树,栽树的成活率达不到要求的不给予树苗款 补助;“352”利益分配机制,即对植树预期收益,村集体、承 包户、遮荫户三者按 3:5:2 比例进行分成,从而把承包户和遮 荫户的心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家栽树众家护”的喜 第 4 页 人局面。 镇的麻召辉高兴地说, “今年我承包了村里一段路, 共栽树 700 棵,

7、按现在的木材价格算,7 年成材,至少可收入 7 万元,何况现在木材一年一个价,年年看涨,这田间路简直 成了俺家的绿色银行 ”。目前,全县共拍卖田间路 240 多公 里,涝洼荒地 1.5 万亩,总计植树 180 多万株,像麻召辉这样 栽树 500 棵以上的承包户全县有 620 多户,如今的平阴到处田 成方,树成行,林成网,一派生机盎然。 四、突出重点,高标准建设绿色通道 为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融合与统一, 县以沿黄, 220、105 国道和正在建设的济菏高速、南水北调济平干渠为重 点,遵循市场规律,采取“路段招标拍卖、质量政府监督”的 模式全面展开绿色通道建设,因地制宜,纵深推进,着力构建

8、 层次多样、功能完备、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绿色通道体系。 在南水北调工程沿线 ,主林带种植侧柏、塔松及长绿灌木,副 林带种植银杏、杜仲等经济、景观林木,以达到保护水质、涵 养水源的目的。 在济菏高速公路沿线, 针对山区多、水源少、 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规划实施了济菏高速沿线综合开发工程, 山水林田路连片治理,生态林建设、经济林建设、道路绿化美 化和治山整地综合开发。该工程完成后可使境内 60%以上山区 变得山清水秀,年增林业产值 3231 万元,项目区内农民人均增 加收入 400 元以上。在沿黄滩区 1 公里非基本农田范围内,开 辟了以速生杨等适合轮伐树种为主的经济林带,确保了黄河堤 第 5 页 防安全和防护林周围粮田的稳产高产,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 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国、省道和县乡主干道两侧 ,以种植 优质、耐旱、抗病虫害树种为主,乔灌结合、针阔混交,形成 立体复层的绿化带,达到护路护堤、绿化美化环境的双重效果。 今年以来, 县还组织实施了“ 绿色村村通 ”工程,并列为县 委、县政府 20XX 年十件实事工程之一。为确保工程质量,采用 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了拍卖承包,目前全县 210 公里绿色通道 建设已基本完成,共植树 35 万余株,从而实现了村与村之间的 道路全部绿化,让道路连缀文明,为和谐增添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