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学习征文.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577612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师风学习征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师德师风学习征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德师风学习征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师风学习征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师德师风学习征文 特征码 KeZpeybZAicvcIyXpGJy 师德师风学习征文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清贫的。教书育人需 要感情、时间、精力,甚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 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为基础的,教师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 敬业,尽职尽责,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探索, 勇于进取,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智慧。没有高水平的老师, 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一是要 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熟练掌握本专业技能;二是要有广博 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能够融会贯通, 能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三是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

2、、 存储学科前沿的知识与研究成果,要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 一、对师德核心结构的解读 为什么说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 容与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因为爱岗敬业是对一切职业的共同要求, 第 2 页 教师职业自不例外。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就是此意。没有爱岗 敬业的精神,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它是师德的基础。教书 育人是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专业要求,它是教师工作的具体 内容,师德所引发的效果如何,必须由此来体现,所以它是师 德的载体。而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所承担的职责 具有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比一般职业道德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人 格、品行所具有的感召力,在此得到充分表现,故而它是师德

3、的支柱。这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形成了一个 有机整体,三方面缺一不可。三个方面的任一方面的缺乏,对 于教师而言,都是“缺德” 。另外,这一核心结构也显然蕴含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的师德外延的其他方面。 由于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一师德的核心内容分别 侧重于师德的三个不同方面,从而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师德 的三个不同维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三维空间”-“师德 空间” 。每一个教师在任一瞬时的师德,都可以看成是这一空间 的一个“动点” 。这一动点的“三维坐标”为敬业,育人,师表。 动点的“轨迹”就是每一教师的师德历程-“师德曲线” 。 这揭示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4、是由三个维度及每个维 度的四个层次组合而成的,我们把它称为“三维四层”结构。 对此我们作如下解释。 1敬业维度表示一个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在一个教师对 自己的职业认同的前提下,根据职业认识、职业态度、职业价 第 3 页 值观的不同,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在认识、态度、价值观上有四 个不同层次的理解,即畏业、爱业、乐业、创业。所谓畏业是 指敬畏自己的职业,当一个教师把自己的职业仅当作一种“干 活挣钱的行业” ,而又很怕失去它,那他对教师职业就具有一种 敬畏感,其敬业的精神是始于畏业。畏业者对职业能尽职尽责, 爱业者能自立自强,乐业者能无怨无悔,而创业者则表现出一 心一意。这四种不同的职业感,虽然层次不

5、同,但都是教师敬 业的内在动力。显然并不是每个教师都会经历或达到这样四个 层次的职业感的。比如有许多教师从参加教育工作起,甚至在 参加工作前,就热爱教师职业,因而就有畏业感。同样有的教 师一辈子都仅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门职业,而没有把它当作一门 事业,那么他虽然也可以达到爱业的层次,但不会有真正的乐 业感,更达不到创业的境界。我们认为,从爱业到乐业,是一 个教师将自己的工作视为职业到视为事业的飞跃,实现了从必 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由此可知,敬业是一个人民教师从 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尹学金、谢世蕊、 王仁忠等等就是具有高尚敬业精神,为我县的教育事业创立了 光辉业绩的优秀人民教师

6、的代表。 2育人维度表示一个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教书育人是教 师的专业工作,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标志。教书育人的业 绩如何,除取决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外,还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 平。作为一门专门的技术,需要教师勤奋训练,对其中的规律 第 4 页 刻苦钻研。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水平可以有四个不同层次:技 术、技能、技巧、技艺。每个层次虽然渐次递进,但受智力或 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高级的境界,否则 也不会有出类拔萃、技艺超群的说法。不过, “勤奋+方法=成功” 适合每一个人。故博览古今中外典籍,使自己成为饱学之士; 勤练教书育人技艺,使自己成为专业高才;深研教育教学规律, 使自己成为教

7、育行家,应成为每个教师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 于漪、魏书生、孙维刚等就是许许多多这样的教育英才的代表。 3师表维度表示一个教师为人师表的品行。教师作为人类 灵魂工程师,肩负培养“四有”新人的神圣使命,这就决定了 社会对教师的品行比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教育 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是规范 的,是学生学习的模范,而优秀教师还是其他教师学习的模范, 是社会各界学习的模范,这就构成师表维度的四个不同层次: 规范、垂范、模范、世范。我们平时常说的“学高为师,身正 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就是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书 育人的水平与高洁的为人师表的品行吗?一个人民教师敬业

8、精神 高尚令同行感动,育人水平高超令学生佩服,而师表品行高洁 则令世人敬仰。孔夫子、陶行知就是这样的万世师表。 4 “师德曲线” ,即表示着一个人民教师在爱岗敬业,教书 育人,为人师表的“三维空间”中所走过的轨迹。起点 A 的 第 5 页 “坐标”为爱业,技术,规范。它的意思是:这个教师从当教 师这一天起,就热爱自己的职业,具有教书育人的技术,为人 师表品行规范。看来他是一个优秀的师范毕业生。而 B 点则表 示这名教师对职业的认识由爱向乐过渡,掌握了教书育人的技 能,为人师表已达到垂范层次,即达到能为学生做出榜样的层 次。 从上述可以看出,敬业是教师师德的底线,或者说是最低 要求。 教师的工作

9、性质有别于其他行业,教师干的是良心活。其 工作效果用上下班、准时上下课等方法来衡量很难奏效。教师 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因此必须解决思想问题。教师不应把本职 工作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而应当当成一种事业,热爱它,并努 力干好它,其具体表现就是爱岗、敬业。 教师敬业,就会心系学生,做到以工作为重。他也许在生 活中遭遇不顺心的事,在工作上受到不公平对待,心正烦,气 正燥,但只要一走进教室,面对学生,马上会放下所有忧愁烦 恼,全身心投入工作,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一个敬业的教师,必定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他知道自己的 工作将影响到几十个孩子的前途命运。因此他不会偷懒,不会 耍滑,不会漏批一本作业,不会放弃一个后进

10、生。对于自己工 作中偶然出现的失误,考虑最多的不是担心受到上级的批评和 惩罚,而是深感良心不安,觉得对不起学生,对不起学生的父 第 6 页 母。 敬业的教师都会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业余时间,他 们也会跳几曲舞,唱几首卡拉 OK,甚至约上几个要好的朋友搓 几圈麻将,但那只是一种调节,一种放松,更多的时间还是在 与书为伴。他们会从有限的工资中拿出来一部分购买业务书籍, 挤出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 方法技巧。 总之,教师也是人,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教师不必故作清 高,也没有必要道貌岸然,但教师担负着育人的重担,因此, 不能玩忽职守,必须敬业。 教师是一个寂寞的职业。

11、或许又是一个无月的夜晚,暗黄 的灯光、厚重的文案、疲惫的身躯,已经流过了很多年。但教 师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传承者与开拓者,教师心中都有一 座伟大的丰碑、一个伟大的理想,他们“以学生为本” ,教人务 实,教人求真,教人创新,他们都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攻坚的 决心。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 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 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 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 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

12、性 第 7 页 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中国教育 报刊载过:北京十杰教师孙维刚被他的学生称为“思想和灵 魂的导师,终生学习的楷模” 。考入清华大学的王一在转为正式 党员的汇报中谈到了中学的班主任孙维刚老师时说:“我们的 心灵从他的言行中得到了净化。大家热爱劳动,来自恩师每天 早晨到教室打扫卫生;大家良好的修养,来自恩师每天上下班 都和看门的老大爷亲切地打招呼;大家严格遵守纪律,来自恩 师迟到了便向我们做检讨,甚至到教室外面罚站。 ”王一汇报中 还说:“虽然现在我不在孙老师身旁聆听他的教诲,但他的形 象经常闪现在我的脑海。尤其是当我打开录音机再次倾听我们 最后一次班会录音

13、时,真的感觉到师德无价。学子对恩师的追 随,如同云翔而影从。 二、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作用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 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教师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准、品德修养、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系着学生一生 的成长。我认为,良好师德师风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教育导向作用。一个单位(也包括学校)的员工,因所处 的生活环境、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千差万别,因而他们的世界观、 第 8 页 人生观、价值观也就不完全一样。良好的师德师风因其具有鲜 明的政治倾向,往往能对师生员工中存在的这种差异,特别是 对他们内心信念、行为习惯以及校园内集体舆论产生积极影响,

14、 能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去追求真善美,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 识能力,塑造和培养他们美好的心灵。 2、渗透熏陶作用。良好的师德表现为教师对理想人格和自 我完善的追求,并无时无刻不浸润在教师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 和每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从而产生一种无形而深刻的力量。潜 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交流、情感交融、观点认同、 行为养成,最终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实现行为举止上的趋同。 3、激励示范作用。良好的师德具有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 能激发全体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荣誉感,对更高理 想的执著追求,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激发他 们巨大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从而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升华。 三

15、、当前高校师德师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该说,当前高校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各种主 第 9 页 客观原因的影响,在个别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 1、思想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弱化。 有的教师信奉“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 图” ,把金钱利益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在物质诱惑面前失去了 信念,他们强调个人与社会、义务与利益、奉献与索取协调并 重的价值取向。例如,上课讲学索要高额“出场费” ,给多少钱 讲多少话, “按酬付劳” ,以拿钱为目的,不重质量和效果;有 的教师在对学生的考评中,搞“钱分交易” ,给“礼物分” 、 “人 情分” 、 “关系分” ,严重损害

16、了“师道尊严”的大学教师群体形 象。 2、治学不够严谨,学风不够端正,敬业精神缺失。 有的教师,只注重自己评职称、获成果,重科研轻教学, 甚至为了出成果不惜造假、剽窃、拼凑,学术道德沦丧,成果 经不起推敲,严重玷污了高校教师形象,败坏了学术风气。有 的教师在课时津贴的驱动下,争课时,然后为完成教学任务而 疲于应付,忽视教学质量;也有的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 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自己的公司或社会兼职上,把教学放在次 第 10 页 要位置。 3、行为规范不严,师表意识淡薄。 有的教师受不良倾向的影响,言行不谨,在课堂上或公共 场所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有的教师举止粗俗, 满口脏话,行

17、为放纵,为师不尊;有的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讲 课随心所欲,动不动发牢骚、讲怪话;有的教师缺乏自尊自爱, 思想消极颓废,沉溺于社会上一些低俗之风不能自拔。 4、理论知识不深,实践经验欠缺。 有的教师缺乏进取精神,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 不深入实践,精力投入不足,只满足于一般工作,得过且过, 甚至不安心本职工作。 5、有的教师整体协作精神不强,学风霸道,文人相轻,缺 乏相互尊重,取长补短的团队精神。 这些现象不仅使大学教师的社会形象大打折扣,而且影响 了人才培养质量,毒害了大学校园的育人环境。 第 11 页 四、高校教师应如何加强师德师风修养 有人在学生中作过调查,好老师的标准是:一是外表上

18、衣 着整齐,精神焕发;二是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和蔼可亲,平 易近人,能把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三是有广博的学识和扎实 的专业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能启迪学生的思想,开阔 学生的视野;四是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能给予纠正和指导,使他 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等。因此,根据大学生的要 求,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修养上应努力做到: 1、教师应有幸福的价值取向。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 业,他塑成的是特殊产品-国家发展繁荣的后备军,不是金钱 能衡量的。所以,教师应有职业幸福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 清贫,以宽容的心态接纳生活,以快乐的心态走进学生,以学 习者的心态提高自我,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2

19、、教师应坚守道德底线。虽然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 六欲,但教师的职业具有特殊性,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培 养下一代。如果教师不能坚守道德底线,影响的不是一两个人, 而是一批人、一代人。所以,我们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就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判断能力,做到为人师 表,身正为范。 第 12 页 3、教师应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师德师风不是简单的说教, 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师德师风,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 我修养。 4、教师要有甘当人梯的献身精神。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 业,就要有为教育、为学生、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奉献一生的心 理准

20、备;就要有矢志不渝的敬业精神;就要做春蚕、做蜡烛、 当园丁,具有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就要关爱学生,以学生为 本,诲人不倦。 5、教师要有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教师要终身学习,勇于 创新。要有谦虚好学、博采众长的学习态度,对自己学而不厌, 专注于知识海洋,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完善;对学生诲人不倦, 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注重开发学 生的智慧、能力。 今日的大学校园,就是明天的社会环境。大学的师德师风, 不仅对大学教师,而且对学生、对社会公民的道德品格、伦理 规范、政治信仰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愿所有高校教师都能 加强自身师德师风修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做学生的良师益 第 13 页 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