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78115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特征码 zAzFBDCOypGZTNuTbBhT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一学期的学习结束了,面对同学们的考试成绩,感受到一点点 喜悦外,感到更多的是不足。为了更好的调控自己今后的教学, 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年级进行了试卷分析。 一、卷面印象: 测试卷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 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试题做到了 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 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 趣和信心。另外,试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有 自由选择

2、解决问题的空间。 二、考试结果情况: 五年级共有 14 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总分是 930 分,平均分 是 62 分;及格率为 85.7%,优秀率为 21.4%。 三、试题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 第 2 页 此题共有 12 个小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 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 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第二大题:比较大小和口算。 此题包括 4 个小题,这 4 个小题出得较好,能考察学生的能力, 特别是第 4 个小题,这个题如果学生不去认真观察,不去动脑 想,就很容易错误判定。 第三大题:判断。 此题包括 6 个小题,这 6 个小题出得

3、较好,能考察学生的能力, 特别是第 6 个小题,这个题如果学生不去认真观察,不去动脑 想,就很容易错误判定 第四大题: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 此题考察了学生的思维灵活的能力,题意稍微变化,就容易出 错。如:第 3 题,大部分学生选 D,此题也为教师们敲了警钟, 教学不能太死板,要灵活多样,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 第五大题:计算。 此题出错不多,大部分同学对基本计算都掌握了,只是在做的 过程中,有马虎、不认真现象。 第六大题:画一画。 这个题考察学生两个方面,一个是旋转知识,另一个平移的理 解。 第七大题:统计图。 第 3 页 这个题考察学生的统计知识,学生答得很好。 第八

4、大题:解决实际问题。 此题共有 4 个小题。此题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 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但第 4 小题,虽然贴近实际生活,但有一部分学生不理解题意,所以 此题,正确率不高。 三、学生卷面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判断题、应用题,如: 第 4 题,有些学生认为“两个连续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 个自然数的乘积”是错误的,主要原因学生在的学习过程中对 于知识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 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

5、的影响。如,卷面 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四、改进措施: 针对上面的试卷分析及学生的分数分布情况,我将采取下面的 改进措施: 1、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发挥教师群 体力量进行备课,进而弥补自身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 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 第 4 页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 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 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 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

6、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 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 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 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五年级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 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今后要 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 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 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5、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要从“以人 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 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 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教” “善思” “实干”的工作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高 的更好。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