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8月2日浙江省直遴选面试真题及解析第一题:2002年10月起,习近平来到之江大地工作。谈及浙江的文化基因,他这样诠释浙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洋溢着浓郁的经济脉息。”请结合浙江经济文化发展情况,谈谈你的看法。浙江大地自古就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的诗意,更有“千帆竞发逐浪高”的商潮。从春秋时期范蠡“三致千金”的智慧,到今天义乌小商品撬动全球大市场,这片土地始终涌动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一一它把算盘声编入生活韵律,把经商之道写入文化基因。正如习总书记精准提炼的“经济脉息”,浙江文化从来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接地气、通市场”的活态传承。一、文化基因里的“经济密码”,锻造出敢为人先的
2、闯劲。温州人”走遍千山万水”的创业史诗里,藏着永嘉学派“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义乌“鸡毛换糖”的货郎传奇中,沉淀着浙东学派“以民为本”的治理智慧。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在湖畔花园点燃的互联网星火,本质上是浙江商人“无中生有”传统在网络时代的当代表达。数据显示,浙江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1547户,这个全国第一的数字背后,是“四千精神”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华丽转身。二、文化嫁接经济的新生态,催生出裂变式的发展活力。乌镇戏剧节让茅盾笔下古镇变身“文化硅谷”,年均5.6亿票房背后是文旅融合的乘数效应;龙泉青瓷从故宫藏品变为直播间的“国潮爆品”,2023年线上销售增长217%;就连王阳明心学都被解构成“创业心法
3、成为企业家培训市场的香悖悖。这种“文化解码+经济转化”的浙江模式,就像用区块链技术给老字号装上“数字身份证”,让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获得重生。三、经济反哺文化的良性循环,激荡出“共富”的时代强音。安吉余村用“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转型,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伟力;宁海“艺术振兴乡村”试验,让村民人均增收2.8万元的同时,让传统竹编技艺焕发新生机;“浙里文化圈”数字化平台更打通了文化服务与共享经济的任督二脉。这些实践印证:当经济发展为文化传承提供物质支撑,文化创新又能为经济升级注入精神动能,就能像西湖龙井茶与虎跑泉的“天作之合”,泡出一杯共富的好味道。“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
4、不湿”。浙江文化中的经济脉息,恰似钱塘江潮奔流不息,它教会我们既要“算好经济账”,更要“做活文化题”。就像黄酒酿出数字经济的“绍兴速度”,丝绸织就跨境电商的“杭州模式”,这种“文化基因+经济智慧”的双螺旋结构,正在书写新时代的“浙江现象”这里既能孕育出富春山居图的文化瑰宝,也能创造出民营经济的产业高峰,这或许就是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最高境界。第二题:缩小“三大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浙江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县城一一中心镇一一重点村”发展轴,发展轴建设正成为浙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的发力点。建强发展轴,县城是关键支撑,中心镇是桥梁纽带,重点村是重要节点。请谈谈你对中心
5、镇的理解。中心镇是城乡融合的“黄金分割点”。它既不像县城那样高不可攀,也不似乡村那般势单力薄,而是像钱塘江上的三堡船闸一一既能承接上游洪峰,又能调节下游水流。在浙江“县城一中心镇一重点村”的发展轴上,中心镇正以“转换器”“路由器”“孵化器”三重身份,书写着缩小城乡差距的浙江方案。一、当好要素流动的转换器,破解城乡二元困局。中心镇最精妙的设计在于打通了要素流动的“任督二脉”。诸暨大唐镇的故事就是生动注脚:这里把县城的智能织造技术降压成乡村能掌握的简易设备,又将村民的手工袜业升压成国际品牌。去年该镇建成袜艺共享车间,让2000多农户在家门口变身产业工人,人均月增收3800元。这种“技术下沉+产品上
6、行”的双向赋能,就像给城乡血管安装了支架,让县城的技术资本与农村的劳动力资源真正循环起来。二、扮好公共服务的路由器,熨平城乡品质鸿沟。中心镇正重构15分钟品质生活圈。桐乡濮院镇的实践令人振奋:这里把县医院的专家号分流到镇卫生中心远程会诊室,将县图书馆的百万藏书缓存到村级数字书屋。更妙的是打造了教育飞地一一镇中学与杭州二中共享名师课程,村小娃通过VR设备就能操作县城实验室的显微镜。数据显示,这种“县城资源云化+镇级平台集成+村级终端落地”模式,使周边30个村医疗教育满意度提升42%,印证了“服务不出镇,品质堪比城”的乘数效应。三、做好乡土文明的孵化器,守护城乡文化基因。中心镇最独特的价值在于激活
7、了离土不离乡的共富密码。安吉郭吴镇的做法堪称典范:镇里建起非遗转化工坊,将村民的竹编技艺转化成巴黎时装周的配饰,把老农的制笔手艺升级为故宫文创的爆款。更通过新乡贤回流计划,吸引200多位设计师返乡创办工作室,让明清古宅变身网红民宿集群。这种“乡土文化现代化表达”的模式,既避免了村庄的博物馆化陷阱,又防止了县城的千城一面危机,去年带动村民文化增收占比达总收入的35%0如果说县城是强引擎,村庄是微细胞,那么中心镇就是协调全身的神经系统。它既避免了大城市病的高血压,又防治了农村空心化的低血糖。在共同富裕的赶考路上,浙江的中心镇正如黄酒开坛时的酒搭子一一既调和了县城的浓烈,又激发了乡村的醇香,最终酿出
8、城乡共富的醉美滋味。第三题:在浙江“新春第一会”上,省委书记王浩强调,今年是狠抓落实年,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请你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抓落实。抓落实从来不是新命题,但为什么总像“卷帘门”一一看着通透,一碰就卷?王浩书记的“狠抓落实年”,直指的就是破除“政策悬空”的顽疾。结合基层经历,我认为关键要过好三道关:一、破“卷帘门”,在政策解码上求真。形式主义的“卷帘门”最害人:上头文件雪花飘,基层只能搞台账迎检。去年参与某惠企政策落地,发现企业填表要跑5个部门,而杭州“政策计算器”APP用AI三分钟匹配可享政策一一这就是“数字解码”的力量。抓落实首先要拆解
9、政策的“包装纸”,把“大力支持”转化为“可扫码申领的二维码”,把“鼓励探索”细化为“容错清单20条”。就像浙江推行“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将32个领域执法权归并,执法检查减少48%,企业获得感立竿见影。二、架“立交桥”,在资源整合上求实。基层常困在“数据烟囱”里:A系统要人口数据,B平台要经济报表,干部成了“人肉U盘”。我们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时,曾因管线单位各自为政,一条路反复开挖7次。后来学习“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模式,搭建“一表通”平台,水电气网联合施工,工期缩短60%。抓落实要像架立交桥一一既让政策资源”多车道并行”,更需打通部门壁垒的“隔离墩”。今年浙江推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
10、正是用系统思维把碎片化任务变成“组装式工程”。三、夯“承重墙”,在效果检验上求深。检查落实成效,别总盯着“材料厚度”,要看“民生温度”。某县搞“智慧养老”投了千万,结果老人连呼叫按钮都不会用。反观宁波“小棉袄计划”,让社区党员当老人“数字领航员”,手机教学直接写入KPl考核。真抓落实要建立“效果穿透机制”:政策实施后,看企业报表里的税费减免数是否增加,看办事大厅的投诉率是否下降,看百姓朋友圈的吐槽是否变少。正如省政府督查引入“无感监测”,用水电数据验证企业复工率,用公交刷卡量测算商圈活力一一让数据代替汇报说话。抓落实的本质,是打通政策与民意的“最后一纳米”。它需要将“领导关注”转化为“群众关切”,把“文件上的黑体字”变成“街巷里的烟火气”。王浩书记强调的“求真务实”,恰如之江新语所言:“善作善成,贵在实打实”。当我们用数字化破除“空转虚耗”,用系统思维打破“九龙治水”,用民生温度校准“落实标尺”,浙江的“狠抓落实年”才能从宣言书变为成绩单一一毕竟,发展的答卷,永远写在百姓扬起的嘴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