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初稿.doc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58196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初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初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初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初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初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定位与课程性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规定,围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院体育教学和体育资源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山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

2、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1、课程的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其根本目标为“培养具有健康第一的现代理念,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2、课程的基本任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其任务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生理)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监测方法)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锻炼方法)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心理)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品德)(二)课程设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是通过科学规范的体育教学过程和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个性,培养从事体育活动的意

4、识、兴趣、习惯和能力,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即三基),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在课程的设计上,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阳光体育”为出发点、力求做到健身理论和健身实践、学习运动技能和培养运动习惯、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养、体育健身和体育文化、高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相结合,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身意识和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终身锻炼的自觉性为主的教材体系,使学生终生受益,使学生成为一个体质强健、身心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二、课程总标准(见表1)表1 课程总标准课程代码000601006编制人贾智敏审定人吴贻晖开设学期2计划学时72编制时间2010.8审定时间201

5、0.9适用对象三年制高职学习目标: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2、掌握保健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的能力。3、体验运动乐趣,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4、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5、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学习内容: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1、 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体育卫生与健康、增强体质的锻炼方法、体育保健、各项目竞赛规则;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拓展学生体育知识面和体育修养,在对体育的认识方面上一个新台阶。2、体育实践:广播体

6、操、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根据学情,教师力求做到提高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以及体育文化素养,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觉性,使学生终生受益。学习情境(章、节)划分及学时序号情景描述学时1田径202体操、第八套广播体操163篮球124排球125足球126乒乓球127羽毛球128武术类(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169健美操1610其它(体育理论、体质测定)8注:表中,“”为必修内容,其他为选修内容学生应有基 础1、健全的身体2、健康的心理考核与评价情境序号情境1情境2情境3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期末考核1期末考核2考核权重20%40%40%教

7、学方法本门课程中是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的,其中实践部分占大多数。教学方法:1、 理论方面:现代化教学方法(多媒体),此方法能通过图、文、影、音等多角度、较全面的讲授理论知识。讲授法,通过教师个体的提炼和组织,个性化的讲授内容。提问法,根据所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的。师生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能使教学内容更好的植入学生的知识库中去。案例法,通过各种案例或结合自身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更加形象的接受内容。2、 实践方面:(一)指导法语言法:是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达到教学要求的方法。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引起感知的一种教学

8、方法。完整法: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分解法:是从掌握完整动作出发,把完整的动作按其技术结构分成几段或按身体活动的部位分成几个部分,逐段或按部分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的方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是教师为了防止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方法。(二)练习法游戏练习法: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比赛练习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综合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综合运用某些练习法的特点而组成的一类练习方法。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

9、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循环练习的方法。重复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变换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变换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三、学习情境(章、节)标准 (见表2)表2 学习情境(章、节)1:田径学习目标掌握田径类课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具备田径类的自主课外田径健身锻炼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内容跑、跳、投学 时理论4考核评价方式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体育理论、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综合评价实践20权重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游戏循环、重复、变换)教学条件多媒体、田径场、器械教学活

10、动设计讲解、示范、分解、分组、纠错、讲评主要考核点知识了解田径的基础知识、竞赛方法和规则技能各项技术的学习及掌握态度勇敢、果断、坚毅、团结协作参考资料新编体育与健康,杨乃彤,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9表2 学习情境(章、节)2:体操、第八套广播体操学习目标 通过教师对体操、第八套广播体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基础理论,明确体操和第八套广播体操锻炼的意义、原则,使学生熟练掌握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及体操术语及基本步伐,采用多种互动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表现力,

11、努力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学习内容支撑跳跃、前滚翻、燕式平衡、肩肘倒立、侧手翻、头手倒立、学时理论4考核评价方式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体育理论、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综合评价实践10权重教学方法讲授、实践(示范、重复、变换、分组)、多媒体教学条件田径场、球类运动场、多媒体、舞蹈房、礼堂教学活动设计讲解、示范、分解、分组、纠错、讲评主要考核点知识了解体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步法即构成要素、竞赛方法和规则技能对音乐的认识和判断及各项技术的学习及掌握态度积极、健康、团结协作参考资料新编体育与健康,杨乃彤,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

12、9.9表2 学习情境(章、节)3:篮球学习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发展史,篮球基本规则和裁判法,较好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配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良好作风和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的心理品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学习内容移动技术、传接球、投篮、运球突破、防守技术、抢篮板球技术、全队战术配合学时理论4考核评价方式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体育理论、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综合评价实践12权重教学方法讲授、实践(示范、游戏、重复、变换、分组、比赛)教学条件篮球场 田径场教学活动设计讲解、示范、分解、分组、纠错、讲评主要考核点知识了解篮球的基础知识和现行状况、竞赛方法和规则技能篮球

13、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配合,态度团结协作、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沉着、冷静参考资料新编体育与健康,杨乃彤,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9表2 学习情境(章、节)4:排球学习目标排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提高排球运动的技术水平,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学习和掌握排球运动的组织竞赛及裁判规则,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习内容准备姿势、移动步法 、传球、垫球、扣球、发球、拦网学时理论4考核评价方式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体育理论、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综合评价实践12权重教学方法讲授、实践(示范、游戏、重复、变换、分组、

14、比赛)教学条件排球场教学活动设计讲解、示范、分解、分组、纠错、讲评主要考核点知识了解篮球的基础知识和现行状况、竞赛方法和规则技能篮球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配合,态度团结协作、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沉着、冷静参考资料新编体育与健康,杨乃彤,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9表2 学习情境(章、节)5:足球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足球的发展史和现行状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足球技战术的水平,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习内容颠球、运球、踢球、头顶球、掷界外球、传接球、全队配合学 时理论4考核评价方式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体育理论、

15、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综合评价实践12权重教学方法讲授、实践(示范、游戏、重复、变换、分组、比赛)教学条件足球场教学活动设计讲解、示范、分解、分组、纠错、讲评主要考核点知识了解足球的基础知识和现行状况、竞赛方法和规则技能足球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配合,态度团结协作、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沉着、冷静参考资料新编体育与健康,杨乃彤,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9表2 学习情境(章、节)6:乒乓球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相关的体育基础理论,明确乒乓球运动锻炼的意义、原则;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提高乒乓球运动的技术水平。提高

16、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意识以及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习内容基本握拍方法、基本步法、推挡球、发球、接发球、攻球、搓球、双打学时理论4考核评价方式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体育理论、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综合评价实践12权重教学方法讲授、实践(示范、重复、变换、分组、指导、纠错、比赛)教学条件乒乓球场地、乒羽馆教学活动设计讲解、示范、分解、分组、纠错、讲评主要考核点知识了解乒乓球的基础知识和竞赛方法和规则技能乒乓球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配合,态度团结协作、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沉着、冷静参考资料新编体育与健康,杨乃彤,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

17、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9表2 学习情境(章、节)7:羽毛球学习目标以羽毛球运动中的发球、击球、杀球、裁判法以及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要知识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羽毛球基本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并以此为锻炼身体的手段,为终身体育提供指导与帮助。学习内容步伐、握拍方法、挥拍、接发球、击球技术、双打配合、战术学 时理论4考核评价方式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体育理论、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综合评价实践12权重教学方法讲授、实践(示范、游戏、重复、变换、分组、比赛)教学条件羽毛球场 乒羽馆教学活动设计讲解、示范、分解、分组、纠错、讲评主要考核点知识了解羽毛球的基础知识、竞赛

18、方法和规则技能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配合,态度团结协作、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沉着、冷静参考资料新编体育与健康,杨乃彤,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9表2 学习情境(章、节)8: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学习目标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性与攻防含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提高体育欣赏能力。提高技术的同时培养健康体育锻炼的能力与习惯学习内容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后退步左右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侧进步、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掼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

19、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学 时理论4考核评价方式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体育理论、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综合评价实践16权重教学方法讲授、实践(示范、重复、分组、领做、比赛)教学条件田径场 篮球场 礼堂 排球场 羽毛球场教学活动 设计讲解、示范、分解、领做、分组、纠错、讲评主要 考核点知识了解太极拳的基础知识、技击性与攻防含义技能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技术,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态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武术的社会化,增进友谊。参考资料新编体育与健康,杨乃彤,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9表2 学习情境(章、节)9:

20、健美操学习目标使学生了明确健美操锻炼的意义、原则,熟练掌握健美操术语及基本步伐,培养正确的身体形态和美的情操。围绕健美操的动作要素,采用多种互动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表现力,努力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学习内容基本身体姿态:头颈部、肩部、上肢、胸部、腹部、腰部、下肢等部位的练习,上肢基本动作:举、屈、冲拳等,基本步伐:无冲击力动作、低冲击力动作和高冲击力动作,大众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学习。学 时理论4考核评价方式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体育理论、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综合评价实践12权重教学方法讲授、实践(示范、重复、分组、领做、比赛)教学条件田径

21、场 篮球场 礼堂 排球场 羽毛球场教学活动 设计讲解、示范、分解、领做、分组、纠错、讲评主要 考核点知识了解健美操的特点、和构成健美操的基本要素,以及健美操简单的规则和裁判法。技能围绕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和成套动作要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表现力,并能运用所学健美操知识科学地指导健身。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高尚品质参考资料新编体育与健康,杨乃彤,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9表2 学习情境(章、节)10:体育理论、体质测定学习目标掌握各科类项目的基本知识、锻炼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良好的学习竞赛规则和提高自身体育知识量,

22、正确认识体质测定的目的任务及意义,从而为“健康体育”、“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奠定坚实的基础。学习内容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以及体质测定和有关“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的综合理论知识学 时理论4考核评价方式体育理论身体素质等综合评价实践4权重教学方法讲授、 案例、讨论、教学条件多媒体、体质测定中心、教案教学活动 设计讲授、提问、案例、讨论、实践操作、小结主要 考核点知识了解各项目的基础知识、竞赛方法和规则,以及“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的有关要求和所需技能技能体育修养的提高和自主制定锻炼方法、计划的制定态度课堂协作、能力展示参考资料新编体育与健康,杨乃彤

23、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9四、教学实施建议和要求(一)、教材选用原则1、根据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的总目标。理论和实践教材都要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心理素质,增强组织纪律性,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2、根据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智力优势,加强体育基础理论和专项理论知识的教材内容,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教材体系。3、根据教育规律和人体发展规律及有限的授课时数,重点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有利于发展身心健康

24、的内容作为基本教材。4、根据我国传统体育具有养身强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特点,增强了传统体育的内容,使教材能体现民族特色。5、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和时效性的要求,充分考虑到各项教材间的相互关系,使选项课的教材成为一个完整体系。(二)、教材的选用使用全国高等院校“十一五”体育规划教材新编体育与健康,杨乃彤,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3大学体育教育教程,王永盛,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9(参照)(三)、教学设计与活动建议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

25、缺少的重要途径。1、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学生年龄阶段身心发育规律、学习规律、学校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制定教学计划是对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检验,也是体育教师必须按期完成的工作之一。教学计划的制定主要由教师个体完成,在体育教研室内协调完善,接受学校主管部门监督,在教学实践中适度灵活处理。按计划实施教学是搞好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师要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制定课时计划,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保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落实,增进学生对健康及运动知识的了解,促进学生在保证“健康第一”的前提下自主锻炼身体,对“健康教育”教学提出具体的要求。2、建立保证课堂教学

26、正常开展的一般规定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工作的中心任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在室外进行,身体练习是主要学习手段,从体育知识学习到体能增强以及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提高都应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或达到。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制度,对学生到课情况要进行如实统计,教师应提前到岗候课,教师因故不能上课时应提前请示学校主管部门并做出妥善的安排。上课和下课应按队列要求集合整队,上课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按一定的组织方式进行变化。每节课自主活动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严格规范体育课堂常规要求。师生应穿着运动服装进行体育活动,在冬夏季节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解决。在教研室协调的基础上

27、有规律的使用场地器材,尽量减少因场地安排不当对教学形成的相互干扰。定期检查、维护场地,加强安全措施,避免事故伤害,适时补充体育器材。强调教师仪表、教态对学生和学习过程的影响,做到学生面前不吸烟,不接打手机,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及时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避免在上课时与学生发生冲突。一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72学时),二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72学时)。必修课分为必选、任选和保健培训三种形式;内容包括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太极拳)、健美操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专长,结合必选和任选内容,制定个人的教学进度;保健培训主要针对部分身体特殊学生(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进行正常的体育技

28、能学习与训练),每周选择一次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运动处方式的授课。二年级选修课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同样包括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太极拳)、健美操等,采取课堂授课、知识讲座和技能训练三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知识和学习空间。3、建立根据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特点保证项目教学安全顺利进行的专项规定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的学习规律,建立在身体练习基础上的体育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各项目教学中的学习规律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着很大的制约作用,教师要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积累经验,并在教学过程中约定成俗。各项目学习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方法

29、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由于身体、器材、天气的原因都潜在着事故倾向。因此,教师要提前引起注意和防范。 教师应掌握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合理安排具体项目学习中体能发展与技术掌握的关系及时间安排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学生参与指导或帮助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对应措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4、重视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受教学规律、学生条件和学校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教师要能动的把握这些规律和条件,改变单以学生兴趣为转移的教学过程,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逐步消除教学的随意性,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受益。 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反馈,定期检查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施行情况,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

30、教学计划(尤其是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进行修订和补充。 积极参加各级在职培训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加深对教学中各方面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中的把握能力。每人都要有在职学习或参加培训的计划,学院和教研室应拓宽学习和培训渠道,利用各种形式和各方面资源为教师业务研究和提高创造条件。认真对待学习评价。在教学计划中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方法,按计划进行,消除学习评价的随意性和老师说了算的弊端。学习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的,注重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提倡学生参与评价过程的操作,以师生共同进行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积极参加各级学术交流。提倡教到老学到老的研究

31、风气,积极参加各级业务交流活动,以参加省市级的学术交流活动为主,锻炼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形成以业务研究为荣的良好氛围。5、注重实际数据的统计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教学数据的快速统计和资料的存储以及快速查询成为现实,教师要充分学习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尤其注重对真实数据的统计、存贮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利用,反对数据统计中的虚假作风和纸上谈兵的不良倾向。学习评价数据的积累和统计。为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意识进行的数据积累和统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标准、测试数据的积累和统计等。(四)教学方法本课是一门理论加实践、组织形式多样、纪律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所以它的教学方法是多样的

32、1、指导法语言法 直观法 分组教学法 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 情感激励法2、练习法游戏练习 比赛练习法 综合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 变换练习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理解分析和反应到并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和身体技能上。(五)考核评价要求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必修课程之一,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严格执行我院体育课程考核办法,要对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作出公正、准确、全面的考核与评定。 1、考核内容 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和专项理论知识考查。 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测定。 学习过程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

33、2、考核评分方法 各学期考试项目分配与占体育总成绩百分比:(见:附表)体育课学期考试项目及成绩分配比例表 :项目 分值分值备注体育理论、学习态度、出勤情况20课堂提问、考勤等学习过程技术评定4012项能力达标4012项其他加分见考评办法总计100采用百分制评分办法 平时考勤中:学生旷课者每次扣10分,用表示;因事、病等不到课者每次扣5分(公假除外),用表示;因迟到、早退、见习以及不按规定着运动服装者每次扣3分,用表示。因公丧假每次扣1分用表示,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设平时成绩奖罚分制度,分值510分,但本期最终总分不得超过100分。符合下列ad条件者可或奖励分数。a无旷课、迟到、早退,(出全勤)奖

34、励5分。b学习成绩在原基础上有较大提高,奖励5分。c学习态度认真努力,早操课外锻炼积极、满勤者,奖励5分。d本班体育委员工作认真负责,奖励5分。e凡学习态度不认真,并在班上造成不良影响者,视其情形扣减510分。学生每学期缺课三分之一以上者,(含三分之一,包括病、事假)、旷课六分之一者不予评定本期成绩。 凡成绩不及格者,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条例办理。保健课、选修课、均按以上标准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每学年由体育教研室向学院有关部门报送。(详细办法,另附) 3、注意事项 每学期开学初各任课教师向学生公布考试内容及评分方法,以便学生加强锻炼,争取优良成绩。 考试应严肃认真,严格遵守各项考试制

35、度。因病、因公办理缓考、须持病假条或公假证明经体育教师签字报教务处、系部经批准后办理缓考手续,否则一律按旷考处理。缓考期限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来确定。缓考成绩与考试成绩相同。无故缺考的学生,不予考试,按不及格处理。 每学期内单项“不及格”者,在期末体育课结束前,可进行一次补考。期末总评“不及格”者,应在下学期三周内完成补考。 身体异常及病、弱学生由本人持医生证明并写出也面申请,任课教师推荐,经教务处系部批准后,可上体育保健课。 院运动代表队队员上体育训练课、体育课的成绩由各代表队教练员根据其运动成绩及训练表现评定。各代表队教练员在每学期教学课结束后,应及时按规定填报所带队员体育课考试成绩

36、每学年按规定回班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五、教学资源要求(一)教学设备条件1、室外场地:学院目前有田径场一块、篮球场5块、排球场3块、乒乓球台25台、羽毛球场8块。总面积约16300。2、室内场地:篮球馆1个,约3000、乒乓球羽毛球活动中心一个:其中羽毛球场地3块,乒乓球台12块,面积约为522;综合活动中心一间,面积约为1120。总面积约4640。3、田径器材:具备召开2000人左右参加的田径运动会的基本条件。4、球类器材:篮球约100个,排球足球各50个,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各50副。5、体操器材:单双杠各6副,跳箱3架,山羊2架,海绵包2块,大小体操垫30余块。其他设备、器材基

37、本齐全。(二)教学资料现使用的体育教材为:由杨乃彤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体育与健康,同时参照了王永盛主编的大学体育教育教程一书。图书馆体育类书籍3000多册、资料室报刊杂志10余种,以及大量多媒体光盘等。多年来教师编写的多媒体课件近百余种。(三)教师团队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特长职 称吴贻晖男1963年8月篮球、羽毛球副教授王亚琼女1961年5月篮球、羽毛球副教授方 军男1965年5月田径、羽毛球副教授周永刚男1978年8月足球、羽毛球助 教王丽娜女1978年9月田径、乒乓球助 教路佩佩女1982年8月健美操、羽毛球助 教贾智敏男1980年12月健美操、排球讲 师单显露男1982年3月

38、篮球、田径助 教胡 勇男1982年8月足球、田径林朝霞女1982年12月排球、健美操梁栋伟男1986年1月田径、散打六、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本课程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而制订的。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

39、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在教材的使用上,我们选用了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杨乃彤主编的全国高等院校“十一五”体育规划教材,2007年3月出版的新编体育与健康一书, 此教材突出了先进的理念、合理的结构、新颖的内容;理论实践相结合,现代与传统并重的特点,规范性好,知识量大,灵活性强,难易适度,比较适合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使用(部分内容参考了王永盛主编的大学体育教育教程一书)。铜川专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体育教研室2010年9月in southwest of Zhejiang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s struggle, develop de

40、mocratic United Front against Japan, established the armed forces and the anti-Japanese base area, decided to establish the CPC Zhejiang Committee. In February 1939, with Gu Yuliang, Secretary Zhu, as Minister, Jie Xu into a propaganda Minister, Zhang Zhihua as womens Minister, Huang yan as youth Mi

41、nister, zhexi recorder of Penrhyn as military Secret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Hanchang organization attached to the recorders of the West.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Zhu Xi was determined to rally, led by Wang Hesong more than more than 100 people, with first Road South into the team headquarters th

42、e name of back from Wuzhen to Wujiang yan . Is month, established the Tomb area 1th branch-East water Hong Kong Branch, Branch Secretary Shen Yingjie. Is autumn, the Kuomintang Zhejia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in Southwest Bureau to intensify its anti-communist, ordered political team training in tian

43、mu mountain, is intended to eliminate in the political pow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orough restructuring of the provinces political team to make it become a tool of anti-Communist.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recorder of the West direction West open mass work has been difficult, political signs sh

44、ould not be used, only all go underground, the partys work to continue. To do this,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by a party organization, party member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political withdrawal, transfer or make public career as cover, into a secret struggle. In November, Yang and the victory of the battle of the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