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84923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交流材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交流材料 特征码 KlHjCKWjFMbyfEjLJSkE *是一个 130 万人口的县级市,现有在职干部 17694 人,其中行 政机关单位 2508 人,事业干部 14547 人(含教师 10948 人) 、 企业单位干部 639 人;县处级(含副处)实职领导职务 29 人, 科级(含副科)实职领导干部 1391 人。近年来,特别是*年中 央颁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以来,在上级党委及其 组织人事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我市各级党组织及组织人 事部门解放思想、主动探索、突出重点,大胆尝试,深化了干 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了干部选任工作水平。一是拓宽了选人 用人

2、视野,特别是公开选拔和选调打破了地域、部门、行业、 职业的限制,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用人视野不宽、优秀 人才难于发现的问题。二是扩大了群众的参与度和干部工作的 透明度,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我市机构改革以 及换届调整两次大的干部变动,没有显失水平的反映,确保了 大局的稳定。三是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全市科级实职 30 岁以 第 2 页 下青年干部 169 人,占 12.15 %,妇女干部 113 人,占 8.12%, 大专以上学历 945 人,占 67.94%。四是激发了广大干部积极进 取的精神,干部作风明显改善,工作效果和质量明显提高。五 是在全省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市干部任前公示

3、制和竞争上岗工 作得到全省的特别推介。下面就我市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 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优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环境上 有突破。 一是市委班子高度重视,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共识。 近年来,市委和市委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 深化和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党管干部” 、 “党管人才” 的重大举措,摆上了重要位置。市委定期召开会议学习、传达 讨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精神,先后学习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 革纲要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党的*关于干部 人事制度改革有关的论述,以及20*20*年*省干部人

4、事制度 改革规划 ,通过学习在市委领导层形成了共识。大家普遍认为, 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确保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举措,是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特别是 第 3 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实践“*”的本质要求。为此,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及规范化管 理若干规定 、 *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制度等 10 余项干 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并在干部人事工作实践中推行。 二是干部观念逐步转变,心理认同感和承受力大大增强。在 “三讲”教育和“*”学教活动中,我们在广大干部中开展了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讨论,通过开设专栏,组织民主生活 会,举办座谈会,

5、开展调研,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跑官要官” 、 “论资排辈,平衡照顾” 、 “无错不下,下必有错”等陈旧落后 甚至错误思想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逐步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思想 认识水平,特别是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坚持正确的干部任用 导向,高看有德才的干部,重用有实绩的干部,厚爱有潜力的 干部,促使干部的观念发生转变,逐步形成了“以素质论人才, 凭实绩坐位子”的观念;“讲台阶而不唯台阶,讲资历而不抠 资历”的观念;“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观念” ,为推进干 部人事制度改革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舆论基础。 (二)规范程序,扩大民主,在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透明度上 有突破。 一是尊重民意,落实民主推荐。我们严格坚

6、持提拔领导干部必 第 4 页 须进行民主推荐,未经民主推荐,概不例为考察对象。在操作 过程中,对推荐对象事先不画圈圈,不作暗示,而是严格尊重 民意,进行无记名投标,对在民主推荐中得票不多的拟推荐对 象坚决不予考察。 二是扩大群众参与度,提高考察质量。我们在干部考察中广泛 推行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考察结果通报制,更好地落实 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干部考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 监督权,提高了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与此同时,还实行考察 责任追究制,坚持“谁考察,谁负责;谁失察,谁负责” 。要求 考察人员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客观真实反映考察情况,公正合理 提出考察任免意见。今年春节前后的换届调整中,

7、由于考察深 入,方案拿得准,被调整的 300 余名干部都愉快地接受了组织 任命,没有要求复议的现象。 三是发扬党内民主,把好用人决策关。在干部任免问题上,严 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坚持会议讨论决定,坚持少数 服从多数,绝不允许个人凌架于集体之上,搞个人或少数人说 了算。凡未经组织考察和组织部部务会讨论的拟提拔人选,不 提交常委会讨论,完全杜绝了临时动议干部的现象。 四是实行任前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我市是全省最早实行任前 第 5 页 公示制的三个县市之一。近年来,我们逐步扩大了公示范围, 规范公开程序,对新提拔的科级、副科级干部进行公示的同时, 扩大到对非领导职务改任领导职务或平级调动到重

8、要部门和岗 位的干部进行公示;由在拟任对象所在单位进行公示扩大到其 下属单位进行公示。 (三)疏通“出口” 、畅通“入口” ,在解决干部能上能下机制 上有突破。 1、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制度和竞争上岗逐步建立公开的干部竞争 机制,让干部“上”得来。最近几年来,我们先后举行多次公 开选拔和选调活动,不断扩大了领导干部考任制比例,逐步建 立优秀人才和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选任机制,大大优化了领导 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结构。今年,我们更是加大公选与选调的力 度,现已腾出团市委书记、团委副书记、外经局副局长、旅游 局副局长、安全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规划局副局长、煤炭局总 工程师、安全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国土资源局总

9、工程师等 9 个领导职位向社会公开选拔;面向本市公开选调 10 名机关*人 员。这次公开选拔、选调工作已经完成了笔试,有省内外考生 300 余人参加笔试的角逐。此外,我们在全市市直机关单位普 遍实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并把竞争上岗纳入组织工作目标 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第 6 页 2、实行干部任职交流和内部轮岗,建立正常的干部流动机制, 让干部“流”得动。我市在全面实行任职回避交流的基础上, 重点实施了领导干部岗位交流和内部轮岗。岗位交流着重解决 领导干部在同一单位同一岗位任职时间过长的问题。我市出台 的相关文件规定,下列四种情况原则上实行岗位交流:现任 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党政正职,在同一职位上

10、任职满 6 年的; 在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同一单位担任党政正职职务满 7 年的; 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中同一单位担任副职, 任副科级职务满 8 年以上的;因工作需要、改善领导班子结 构、发挥干部特长以及没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和其他原因 需要交流的。今年乡镇、市直机关干部的调整中,我市共有 10 个乡镇党委书记交流到科局任党政一把手,11 位科局的一把手 实行岗位交流,230 名副科级干部实行岗位交流,其中下派乡 镇、基层企事业单位任职的有 28 名。内部轮岗,主要是解决副 职干部和中层干部分管一项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要求副职和 中层干部的岗位分工实行三年一轮换,包括从事人、财、物管

11、 理的干部和专业性较强的干部。这项制度在市人事局率先试点 后已逐步向全市各单位推广。 3、大力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构建干部能“下”机制,让 干部“下” 得去。一是遵循机构改革精神,让年龄到杠者下。 第 7 页 去年市直机关机构改革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到岗改任非领导职务 93 名,提前离岗 25 名;今年在干部调整中又改非 23 人。二是 实行“关笼子”政策,让一票否决者下。对计划生育、综合治 理、财税工作、煤矿安全等工作实行专项考核,对在全市排名 倒数第一或被列入省、衡阳市重点管理的单位其党政一把手就 地免职。今年内,因煤炭安全事故、计划生育、参与赌博被免 职的领导干部共 7 人,对在年度考核

12、、届中届末考察中民主评 议不称职票超过 30%的,坚决退出领导岗位。去年因身体不适 或任职表现不佳、考核不合格而降职使用、改任非领导职务的 领导干部 13 人。四是推行竞争上岗,让德才平庸者下。五是推 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任期制和聘任制改革。通过逐步构建能上 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干部强化了危机意识,增强了工作压 力,激发了内在活力。 (四)明确责任,强化监督,在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上有突破。 一是强化了事前监督。我们把监督关口前移,加强事前防范, 防止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滥用职权,谋取不正常利益。在领导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我们改变过去“离任审计”的做法, 普遍实行“任内审计” ,并十分注重审

13、计结果的运用,凡审计有 问题干部一律不提拔、不交流,坚决防止“带病提拔” 。 第 8 页 二是实行全方位监督。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利使用到哪里,领导 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那里。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对 领导干部“8 小时以内”管理的同时,还特别建立领导干部 “家访”制度和兼职社会监督员制度,加大了对领导干部 8 小 时以外的监督。 三是强化了监督责任。我们要求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政正职负 有监督责任,党政正职对本级班子成员负有监督责任,领导干 部对分管部门负有监督责任,对监督不力,以致酿成严重后果 的,要追究连带责任。近年来,因为追究连带责任对 10 余名干 部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对 20 余名

14、干部进行谈话诫勉。四是突 出了一把手监督。我市专门出了关于在全市实施“一把手” 工程的工作方案 ,对一把手行使权力进行了明确规定,强调一 把要主动接受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绝不允许“一言堂”和 “一手遮天” 。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改革制度坚持难。尽管现在各地已逐步认识到干部人事制度 第 9 页 改革的重要性,但由于制度本身并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一些 地方和一些部门出于人治惯性,往往把制度当摆设,想搞一下 就搞一下,不能一以贯之的坚持,甚至个别地方把人事制度改 革当作“政治作秀” ,名为改革,实为穿新鞋走原路,没有实质 内容。 2、干部上易下太难。现在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干

15、部能上不能 下,每次干部调整总是提拔的多,交流的少,下的更少,导致 领导干部职数太多,人浮于事。 3、评价标准把握难。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是干部制度的难点问 题,而干部的“上”与“下”的标准体系的建立,更是难点中 的难点。由于没有一套科学的权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干部评价 标准体系就会“上”之无凭, “下”之无据,为人为因素的干扰 创造条件,也就无法达到“上”的准确和“下”的公正,难以 有说服力。 4、配套措施落实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牵涉方方面面,如果配 套措施滞后就会影响干部人事制度的推行和深化,如今公开招 考涉及到招考人员的编制、工资待遇等系列问题难以解决致使 公开招考难以为继;对于干部“下”去

16、之后,除了思想政治教 育以外,理应制定干部正常“下”的待遇保障政策,还要帮助 第 10 页 “下岗”干部实现再就业,不能让干部“下”变成失业,而要 “下”得其所。但事实上难以落实,干部“下”去之后往往成 为“不管”干部和“自由人”导致干部对“下”产生恐惧感。 (二)建议 1、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进一步形成更加浓厚的改革氛围。要 以党的*精神和“*”重要思想为武器,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 革放在国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充分认识到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势在必行。要 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 传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

17、鲜经验,促 使人们端正对改革的认识,消除对改革的心理障碍。增加对改 革的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社 会环境。 2、在探索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拓展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当前,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 大胆学习和借鉴市外的、国外的干部人事管理方面的经验,解 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不断拓展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从深度方面来说,要对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试用期制、任前 公示制进行总结和完善公开选拔要力求在增强命题的科学性、 第 11 页 改进考察以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竞争上 岗要着重解决简单以票取人、程序不够规范和少数人拉选票等 问

18、题以及不同年龄段干部合理使用的问题;试用期制要重点研 究调整考核不合格者的方式和途径;任前公示制要重点研究解 决调查核实时间较长影响任用、跑风漏气和打击报复的问题。 从广度方面来说,要全面推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实行票决制和常委会提名、全 委会审议并投票表决下一级党委、政府正职拟任人选的制度。 3、在配套协调上下功夫,确保改革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 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改革措施起着不同的作用,缺少任何 一个方面都必然会对其他方面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对改进干 部选拔任用工作,要综合运用多种改革措施,在推荐、考察、 酝酿、讨论决定、公示以及选举等各个环节采

19、取措施,把民主 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差额考察、考察预告、票决制、 公示制、试用期制等制度捆绑使用,环环相扣,层层把关,防 止考察失真失实,减少用人失察失误,确保选准人、用准人。 还比如,干部交流,要逐步完善与干部交流相关的政策措施, 像住房问题、家属子女随迁问题、不同地区和部门待遇差别问 题。 4、在突破难点上下功夫,力争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随着干 第 12 页 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改革的难点问题逐渐暴露, 有的成为制约整个改革的“瓶劲” 。这些难点问题不解决,干部 人事制度改革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比如,如何解决干部 “能下”的问题,这是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难中之难。 首先,从观念上突破。要克服官本位和“官贵民贱”等封建落 后观念,消除患得患失心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从 机制上突破。要下决心普遍推行职务任期制、任职试用期制、 辞职制度及部分领导职务聘任制等,建立和完善干部能“下” 的各项配套措施。通过实行待岗、转岗、降职、改任非领导职 务等办法,不断拓展“下”的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