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刻理解巡视巡察“两不”规定工作情况报告巡视巡察是党之利剑、国之利器,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巡视巡察要坚守政治定位,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巡视巡察必须严格执行“不干预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正常工作、不履行执纪审查职责”的“两不”规定。这一规定既是巡视巡察工作的纪律红线,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深刻理解“两不”规定的政治内涵,精准把握其实践要求,对于提升巡视巡察监督效能、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意义。一、深刻把握“两不”规定的政治内涵与核心要义“两不”规定的本质是坚守政治巡视定位,确保监督的独立性和权
2、威性。巡视巡察作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政治监督,其根本任务是“两个维护”,通过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若干预被巡单位正常工作,将混淆监督与被监督的角色定位,导致监督效能弱化;若履行执纪审查职责,则会偏离政治监督主业,削弱巡视巡察的综合监督作用。各级党委(党组)在动员部署会中明确要求巡视巡察组严格执行“两不”原则,正是通过划定职责边界,确保巡视巡察组集中精力发现政治偏差、推动问题整改。“两不”规定的关键是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强化纪律刚性约束。新修订的巡视工作条例将“两不”规定上升为党内法规要求,与纪律处分条例中“干扰巡视巡察工作”的追责条款形成制度闭环。例如,巡察人员“十个不”
3、纪律要求,将“不干预正常工作”“不接受被巡单位宴请”等细化为具体行为规范,通过刚性约束确保巡视巡察干部严守职责边界。这既体现了巡视巡察工作的严肃性,也为巡察干部划定了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两不”规定的价值导向是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提升监督质效。巡视巡察的最终目的是推动问题解决,而非单纯发现问题。“两不”规定并非限制监督力度,而是通过聚焦主责主业,实现监督效能最大化。例如,中央巡视组在巡视中管金融单位时,通过上下联动机制整合监督资源,既避免了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干预,又深入发现了系统性风险隐患,推动金融领域改革深化。这种“不越位、不缺位”的监督方式,正是“两不”规定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4、二、当前巡视巡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两不”规定已成为巡视巡察工作的基本遵循,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职责边界模糊,存在越位干预现象。部分巡视巡察组将监督等同于管理,过度介入被巡地区(单位)具体业务流程,甚至直接干预干部任免、项目审批等事务,导致被巡单位产生抵触情绪。例如,某市委巡察组在提级村(社区)巡察中直接参与村(社区)集体资产处置决策,既违反“两不”规定,也影响了基层治理的自主性。二是监督手段单一,存在缺位失焦问题。一些巡视巡察组将“不干预正常工作”片面理解为减少沟通、简化流程,导致监督浮于表面。例如,有的巡视巡察组仅通过查阅台账发现问题,忽视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未能有效挖
5、掘群众反映强烈的“微腐败”问题。这种“被动式监督”既违背了政治巡视的初衷,也削弱了巡视巡察的群众基础。三是整改责任虚化,存在以巡代改倾向。部分被巡单位将整改责任推给巡察组,甚至要求巡察组对反馈问题的列出整改措施,或将不成熟的整改方案提交给巡察组审改,导致整改主体责任落空。例如,某单位在巡察反馈后,以“巡察组更了解问题”为由,要求巡察组为制定整改措施“出主意”“想出路”,这既违反“两不”规定,也导致整改效果大打折扣。三、以“两不”规定为遵循推动巡视巡察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深化理论武装: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两不”规定纳入巡视巡察干部培训体系,
6、通过专题研讨、案例教学等方式,引导巡视巡察干部深刻认识“两不”规定的政治意义。例如,中央巡视机构通过修订中央巡视组工作规则,将“两不”规定作为巡视组履职的基本准则,推动巡视干部从政治高度把握职责定位。压实政治责任:建立“两不”规定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机制,将其纳入巡视巡察组作风纪律后评估或巡视巡察工作考核内容。对违反“两不”规定的行为,严格按照纪律处分条例追究责任,形成“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制度闭环。(二)创新方式方法,提升监督效能构建贯通协调机制:强化巡视巡察与纪检监察、审计、组织等监督的贯通融合,通过信息共享、力量整合、成果共用,形成监督合力。例如,中央第三轮巡视建立与中央金
7、融办、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既避免了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干预,又通过专业力量支持精准发现问题。深化数字化赋能: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数智巡”平台,通过智能预警、数据筛查等功能,实现监督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例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依托大数据平台,通过预警模型自动抓取行权风险数据,助力巡察组精准发现医保基金滥用等问题。创新群众参与路径:通过“码上巡”、网格员联合走访等方式,拓宽群众反映问题渠道,让群众成为巡察监督的“千里眼”“顺风耳”。例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开发集宣传教育、反映问题、问卷调查等功能于一体的“码上巡直通车”微信小程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巡察内容,同时
8、组织巡察组开展“带题式”调研、“撒网式”走访,推动解决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不彻底、屋顶(墙体)漏水渗水、污水支管道堵塞、垃圾清理不及时等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健全制度机制,压实整改责任完善整改责任体系:明确被巡党组织的整改主体责任,建立“问题清单一任务清单一责任清单”闭环管理机制。例如,新修订的巡视工作条例规定,被巡党组织需在6个月内完成集中整改(市县巡察要结合当地实际,不搞上下一般粗,有的地区集中整改期仍为3个月),并向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报送整改情况。对整改不力的,通过约谈、问责等方式倒逼责任落实。强化整改监督合力: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需履行整改监督责任,通过建立监督台账、开展实地
9、督导、审核整改报告等方式,确保整改实效。例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通过组建整改工作专班,对巡视移交问题线索进行跟踪处置,对整改不力的典型问题严肃问责。省市县可以借鉴中央的做法,切实将整改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推动实现标本兼治:针对巡视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通过制发巡视巡察建议书、开展专项治理等方式,推动职能部门完善制度、深化改革。例如,中央巡视组将金融、国企领域共性问题通报相关职能部门,推动建立行业监管长效机制,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规范一个领域”。(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严格选人用人:按照“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要求选配巡视巡察干部,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例如,巡视工作条例明确要求抽调人员需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沟通协调能力”,并按程序征求党风廉政意见。强化教育培训:通过“以干代训”“专题培训”等方式,提升巡视巡察干部精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健全内控机制:建立巡察干部作风纪律评估制度,对以巡谋私、超越权限等行为严肃查处。目前各地都参托中央做法通过巡视巡察后评估制度,将评估结果与干部奖惩、任用挂钩,有效防范“灯下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