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南京照相馆观后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电影南京照相馆于近日在国内正式上映。这部电影没有用炮火轰鸣震撼人心,却以一方小小的照相馆为舞台,让普通百姓在日军铁蹄下守护真相的故事,成为叩击灵魂的重锤。当那些记录暴行的照片在显影液中逐渐清晰,不仅照见了侵略者的狰狞,更照见了中华民族血脉里从未熄灭的良知与勇气。作为党员干部,这场光影里的精神洗礼,让我对初心的分量、奋进的意义、担当的内涵,有了更刻骨的领悟。一帧一史:在血色底片里筑牢初心根基。照相馆的暗房是隔绝光明的角落,却成了守护真相的堡垒。老金一家在日军枪口下冲洗照
2、片时,显影液里浮现的不仅是同胞的鲜血,更是一个民族不能弯折的脊梁。他们本可以交出底片换取苟活,却选择用生命践行“不能让真相烂在暗房里”的誓言。这份选择,恰是共产党人初心最朴素的写照。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站在“守护”的第一线:革命年代守护民族独立,建设时期守护百姓温饱,新时代守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支撑这些“守护”的,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就像暗房里的底片需要显影液才能显露真容,党员干部的初心也需要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淬炼:在社区网格里解决一场邻里纠纷,在田间地头帮农户打通销路,在办事窗口让群众少跑一趟路一一这些看似微小的“显影”过程,正是让初心在新时代愈
3、发清晰的密码。微光成炬:于绝境抗争中汲取团结伟力。戏伶毓秀将底片藏进戏服水袖时,指尖的颤抖里藏着超越恐惧的勇气;邮差阿昌骑着单车穿越封锁线,车铃叮当声里跳动着舍生取义的决心。这些平凡人没有豪言壮语,却用“再怕也要做”的行动证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种,从不在英雄史诗里独燃,而在每个普通人的灵魂深处代代相传。这种“微光力量”,清晰地为共产党人在奋进路上指明着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党员干部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各就其位、各尽其力、协同配合”的智慧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社区治理中,耐心倾听每户居民的诉求,让“百家声”汇成“一条心”;在乡村振兴中,带动村民
4、盘活特色产业,让“单丝力”拧成“一股绳”。只要我们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处,就能把千万人的“微光”聚成推动发展的“火炬”,在攻坚克难的路上步步生花。镜鉴未来:从历史回响中强化担当自觉。影片结尾,那些历经劫难的照片最终摆上审判席,成为正义的铁证一一泛黄的相纸上,侵略者的暴行与受害者的眼神交织,无声却有力地宣告:任何践踏人性的罪恶,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历史的价值不仅在于纪念,更在于预警。”南京城头的伤痛记忆时刻警醒我们:民族的尊严,从来不是靠妥协换来的;国家的安宁,从来不是靠等待得来的。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党员干部要永葆“落后就要挨打”的清醒,把历史的警示转化为“
5、事不避难”的行动: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要像守护底片那样“分毫2不让”,用“马上就办”的效率回应期待;面对发展中的风险挑战,要像穿越封锁线那样勇毅前行,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破解难题。须知,每一次冲锋,都是对“守护真相”的接续;每一次直面困难的攻坚,都是对“不让历史重演”的承诺。光影会落幕,但精神的回响永远不会消散。南京照相馆里的每一张底片,都是对党员干部的精神叩问:当历史的显影液冲刷到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时,能否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影像”?答案就在我们为民服务的每一个瞬间里,在攻坚克难的每一次冲锋中,在守护初心的每一份执着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电
6、影南京照相馆观后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98周年前夕,XX区XX社区党委组织观影活动,特别邀请退役军人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我有幸参加这一活动,被浓浓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气氛所感染,被这部大片所震撼。南京照相馆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电影以一家名为“吉祥照相馆”内发生的故事为线索,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讲述了普通市民在至暗时刻的觉醒与抗争。1937年南京大屠杀,面对日寇疯狂的血腥暴行,邮差阿昌为了保命,冒充照相馆冲洗工,为日军冲洗照片,并收留中国人,使照相馆成为临时的庇护所。面对日军残酷暴行,在生命岌岌可危、极端艰难的条件下,避难者不甘屈辱,顽强
7、抗争。阿昌冒着生命危险转移避难者,这些避难的百姓起初只想在大屠杀中保命,后来在帮助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时,意外发现冲印出日军屠城的罪证。面对日军暴行,他们用不怕死的劲头终将这些底片完整留存下来,并公布于众,作为罪证,有力驳斥了战争罪犯的谎言,将他们送上历史的断头台,受到应有惩罚。影片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镜头。日寇强盗侵入南京,无恶不作,烧杀抢掠奸淫,哀嚎遍野,血光冲天,”鸡鸣寺的鸡不鸣,莫愁湖的愁更愁”,南京成为人间炼狱,生灵屠场。一群群老百姓被日军赶到长江边,枪林弹雨横扫直射,一片嚎叫,尸横遍野,日军还要割下死者的耳朵讨要功绩。检查剩下的人,如果手上有茧子、腿上有绑带,当场开枪打死。同胞们的
8、尸体被丢在了河水里,血流成河。一个妇人手中抱着婴儿啼声扰到了日本人,他们抢过孩子当场摔死。他们掠夺瓷器、玉器、字画,然后打包运回自己的国家。日本人还把自己这些罪行拍摄下来,让照相馆洗印,用来观看,寻找快感。日寇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天理不容。中国人民是斩不尽杀不绝的,是有骨气的人民、英雄的人民,宁死不屈,誓死抗争。影片从多角度多侧面表现中国人民在日寇铁蹄下英勇抗争、可歌可泣的故事。金承宗是吉祥照相馆的老板,日军来袭后他们一家躲在地窖,突然听到日军在上方地面走动的声响,他立刻翻身抓起斧头,紧握在手,随时准备拼死一搏。为保家人性命,他暂屈身给日军洗照片,但是,看到照片
9、上的内容以后,他满眼愤怒迸出一句“这照片不能洗,洗了就是汉奸”,道出了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在日军对女同胞实施强暴时,他毅然抡起斧头向日本军人砍去。苏柳昌,本是一名邮差,套用了照相馆学徒身份保住生命。他想逃走,却无能为力。在生死关头,把死留给自己,把生让给同胞。林毓秀,一名民国明星,日军侵入南京前,她台上台下,风情万种。南京沦陷后,她只能看着自己过去的照片流眼泪。日军摔死婴儿还逼她抱着死婴拍照,她流着眼泪,心底埋下更深的仇恨。她痛恨汉奸,不愿做“汉奸的老婆”,还救了一位杀鬼子的警察。宋存义,是当时南京的一名警察,趴在尸堆里被割掉耳朵留下性命,他的眼睛布满血丝,脖颈和额头青筋暴起,最后英勇杀死两个鬼子而献身,表现出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电影南京照相馆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个体写照,更是历史记忆与传承的全民教材。在建军节来临之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的时候,在这个承载光荣与历史担当的特殊年份,我们要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与军人本色,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