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心似三春晖——鲁迅小说《故乡》主题人物细探.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590845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慈母心似三春晖——鲁迅小说《故乡》主题人物细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慈母心似三春晖——鲁迅小说《故乡》主题人物细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慈母心似三春晖——鲁迅小说《故乡》主题人物细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母心似三春晖——鲁迅小说《故乡》主题人物细探.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慈母心似三春晖鲁迅小说故乡主题人物细探 特征码 QTywsiqQPeBinXKMhjZw * 慈母心似三春晖鲁迅小说故乡主题人物细探 对于“人”与“文”的关系,中国自古的说法是“文如其人” 。 如何认知人,则说是“知人论世” 、 “论世知人” 。孟子曾经说过 “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 章下 )鲁迅说得更明白晓畅:“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 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 )我们现在来阅读、欣赏 鲁迅的小说作品,想真正读懂,理解透彻,获得充沛的激情感 染和深切的精神熏陶,就应该遵照鲁迅所教示的那

2、样来做。 关于鲁迅的生平事迹,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这方面的资料 容易找到,人们也比较熟悉;这里,为了讲述的简便直捷,我 们先来介绍鲁迅自题小像这首七言绝句: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第 2 页 诗末附记:“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 ”鲁迅在学生时代, 日本留学之时,写了这首诗;到晚年记起这诗,特意制成条幅, 挂在上海居室的墙壁上;可见他对此诗极为重视,把这首诗的 结句作为一生的矢志。在这首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时 代的鲁迅就深切地思考并明确地认定了关于自己人生道路的两 个重大的问题:一、我是生活在怎样的国度?祖国处于风 雨飘摇,危急存亡之

3、秋。二、我应该做一个怎样有为的人? 我要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挽救祖国的危亡。真的,鲁 迅是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结合 在一起来考虑的。在日本,他先是就读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原来的打算是学医“卒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 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 信仰。 ”后来由于受到一些事象的刺激,认识上有所改变, “觉 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病死多少是不必以 为不幸的” 。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 改变精神的” , “当然要推文艺” 。 (呐喊自序 )于是,鲁迅 中止了医学学业,邀约了几位朋友,致力于文

4、学翻译和创作。 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活在民族存亡危急关头的青年 鲁迅,他心中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是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 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宁愿中止学业而投身于文学工作的。 在他心目中, “文艺”是用来“改变国民精神”的手段,强民救 第 3 页 国的手段;而且把文学工作作为全身心投入的职业。要知道, 鲁迅关于“改变国民精神”的主张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由 于他在国外观察、探究了欧美各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包 括日本的明治维新”之后的社会发展状况,深知片面发展物质 生产,放松精神文明建设,会造成国家社会物欲横流的种种弊 端。针对这一严重的“偏至”现象,他在一九 0 八年所发表的 文化

5、偏至论一文中,明确提出“掊物质而张灵明”的主张; 即认为在发展物质生产的同时,还要注重抑制社会上物欲的膨 胀,发扬、激励精神道德的高尚、优美:这样才是奔向理想的 美好社会的正确途径。在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鲁 迅赞许了新潮社一群青年作者(汪敬熙、杨振声、俞平伯、 欧阳予倩、叶绍钧等人) ,那样“有一种共同前进的趋向” , “他 们每作一篇,都是有所为而发,是在用改革社会的器械。 ” 无疑他自己也是这样做以改革社会为目的,给青年们作着示范 的。关于这一意向,当今某些趋时的,沉迷而执板的人, 也许会大不以为然的。但是,我们既是阅读、探究鲁迅小说, 就得认知并重视这一事实,何况鲁迅和许多青年作者那

6、样做, 实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自古以来“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的优良传统的。 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再次明确宣告:他的创 作“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人生” , “改良社会” ,并且说明 第 4 页 在创作中如何贯彻实现这一宗旨:“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 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南腔北调集 )从以往的讲析、评论、研究来看,人 们多是注意到了“揭出病苦”这一方面,而对于“引起疗救的 注意”就有所疏忽了。譬如,关于向人们“灌输诚和爱”的创 作意图,就历来很少有人注意到。 早在一九 0 二年于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文之时,课余时间鲁迅 常与挚友许寿裳共同探

7、讨中国“国民性”的改造问题。他们认 为“中国民族性”中“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 。 (许寿裳我 所知道的鲁迅18、19 页)一九一八年一月与许寿裳通信,又 谈论到中国改革问题,鲁迅在回信中说:“来论谓当灌输诚爱 二字,甚当。 ”一九一九年所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 中,鲁迅又说:“中国社会,虽说道德好 ,实际却太缺乏相 爱相助的心思。 ”(坟 )早在一九 0 八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 中,鲁迅就要求中国诗人要“抱诚守真” , “作至诚之声,致吾 人于善美刚健” , “作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 。 (坟 )鲁 迅最早结集的杂文为什么取名热风?他说:“我却觉得周 围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

8、以反而称之曰热风 。 ” (热风题记 )鲁迅在亥年残秋偶作一诗的开头这样写 道:“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再看鲁迅小说中所 描写刻画的人物,许多就是具有鲜明、强烈的“诚爱“之心的。 第 5 页 譬如,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他身上最突出、 最感人的,就是那超乎一般人的爱国爱民之心,忧国忧民之心; 他之所以发狂,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太热切地关注着国家民族的 危难,这也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至诚至爱。他眼看着关闭 在“万难破毁的铁屋”中的人们,在“昏睡”中走向“死灭” , 却无法去挽救,于是他锥心苦痛,乃至发狂。 一件小事中的 车夫对人(被撞到的老妇人)是一片诚爱之心。在车夫好心的

9、行为高尚的品德启发、感召下,知识分子的“我”也萌发了对 人的“诚爱” 。在此之前,他对“国家大事” (实际上也是包括 民族的危难,人民的疾苦)是抱着冷漠态度,“一天比一天的看 不起人”的。因为他自小耽读“子曰诗云” ,深受“邦无道则愚” , “穷则独善其身”这种处世观的误导,身处“乱世” ,便抱着 苟全性命、不求闻达、明哲保身、落落寡欢、愤世嫉俗、甚至 牢骚满腹、 “恨恨而死” (热风 )的处世态度。车夫对人的 “诚爱”之心触动了他,使他“熬了苦痛” ,展开思想斗争,终 于将自己从“看不起人”的“坏脾气里拖开” 。 药既写了革 命者的英勇无畏,也写了华夏两家老人在极度麻木愚昧中的亲 子之爱。在

10、小说结尾处出现的凄惨悲哀、阴冷的场面中,鲁迅 特意写了华夏两家的母亲在坟头相遇。华大妈在丧子的极度悲 伤哀痛中,见到夏四奶奶哀恸至“手脚有些发抖” , “瞪着眼只 发怔” , “生怕她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 路,低声对她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 第 6 页 回去罢。 ”自己在深重的哀伤之中,还能想到关怀同情他人, 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诚爱“之情啊!风波中描写刻画的 所有人物,可以说都是讽刺的对象,但小说同时又写了七斤和 七斤嫂之间耐人寻味的情爱。其中特别写了一位农妇:八一嫂。 她是“抱着遗腹子”的寡妇;自身的处境够可怜、凄苦了,但 在一定的急难情势下,却有对他人

11、的一片“诚爱”之心。小说 特别明确写道:“八一嫂是心肠最好的人。 ”社戏写农村一 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个个能干、热情又仗义;还有六一公公、 母亲和儿时的“我” ,人人相亲相爱,友善相处。通过少年们夜 晚驾船远途去观社戏,来回的集体行动中,更突出描写人间的 温馨的“诚爱”之情,其乐融融,真令人神往!故乡更是 突出地描写“诚爱”之情的,鲁迅特意为这篇感人至深的小说, 构想了“一气”这个词;这一独特、新鲜又深邃的词语,可以 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善的“诚爱”之情的升华和结晶。这 “一气” ,就是小说故乡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词语。总 之,应该清楚地看到,鲁迅作品在“揭出病苦”的同时,也注 重了贯输“诚和

12、爱” 。 我们谨遵鲁迅的教示,用“顾及全人、全篇”的方法来读书, 自然也会联想到苏轼所提倡的读书方法。苏轼是后人所公认的 古代(宋朝)书读得多,读得认真,读书效益高的著名的文人 和政治家;有他在文艺多方面(诗词、散文、书、画)以及政 第 7 页 论等大量作品和许多良好的政绩可以作证。他在送安惇秀才 失解西归诗中曾写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在又答王庠书中更提倡一种“八面受敌”的读书方法, 即“每一书作数次读之” , “每一次作一意求之” 。这里的意思就 是说,读书要像身临强敌的包围那样,注意力非常集中和警觉, 而且要眼光四射,应对自如。一部书、一篇作品要反复多次地 读,每次选取

13、一个侧重面、着重点。苏轼题庐山西林壁一 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表面是写的观景, 其实首先是关于认识论的一首哲理诗,其用意是启示人们:观 察认识事物(包括读书)要有总揽全局、整体的视野。这与鲁 迅“顾及全篇”的观点是相通的。有了鲁迅、苏轼的读书方法, 我们还想到,毛泽东主席在实践论中所说的一句话,对我 们读书,阅读欣赏文艺作品也是大有助益的:“我们的实践证 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 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参照鲁迅的“顾及全篇” 、苏轼 的“八面受敌”读书方法,以及毛泽东“感觉理解感 觉”的认知方法,我们似是可以拟订一个阅读、欣赏作品的三 步骤

14、:一、走进书中去;二、再从“多处” (多侧面)看;三、 再回到书中去。因为任何文艺作品都是通过鲜活的生活画面, 具象多彩的情境,使人兴感怡悦,以情感人。第一遍读它,就 应该把作者当成最可信赖的向导,跟随他进入作品情境,一切 生活境界、情状,都感同己受,全身心地经历、感触;然后, 第 8 页 又多次各有侧重地细读、剖析、探索;最后,又全神贯注地进 入书中, “更深刻地感觉”它。这样认真过细地读书,我们就可 以说是没有愧对名著,没有愧对作者的深心了。 顾及全篇,多次细读,反复揣摩之后,我们再全身心地进入作 品首先会注意到, 故乡这篇小说在题材选择、人物系列安排 配备上,有一明显的特点:作品着重写了

15、两个家庭,两代、三 代人之间平等诚爱地交处,和善亲切地见面。作为小说总是要 描述人物所参与的情节、事件,这是小说这一文体本身所具有 的最显著的特点。 故乡的中心事件是什么呢?就是闰土所说 的“实在喜欢的了不得” ,拿人物“我”的话说是“这好极”的 阔别二十年两个好友的会面。还可以进一步补充说:作为“我” 和闰土的诚挚友情的继承、接续者的,下一辈的宏儿和水生, 也是通过平等、亲热、友善的见面交谈、接触结为好友,且热 切地盼望着下一次的相聚。可以说,这就是作品贯穿始终的中 心情节、主要事件。若作简要的表述, 故乡情节进展的贯穿 线索该是:“一气”“隔绝”“一气” 。 回顾自故乡发表(1921 年

16、5 月)至今,大量的讲析、评 论,大致是作这样的表述:故乡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 中国农村的衰败、萧条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 第 9 页 的社会根源,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然而。真正认真、仔细地“顾及全篇” ,则应该看到,农村的 “衰败、萧条” ,只是作为人物活动于其中的典型的自然环境 (苍黄的、萧条的景色、气氛) 、典型的社会环境(经济衰败、 生活困顿),是在作品中起着烘托、渲染作用,且多是通过人物 面容愁苦、肢体变态暗示出来,或通过人物的叹息(“非常难” 、 “吃不够” )和议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 、 “景况很

17、不如意” )笼统、抽象地讲述 出来,并没有展开生动具体的直接描绘,更没有构成故事进展 的重要环节和事件。在整个故事情节中,读者历历亲见的还是 两家三代人平等、亲切地诚爱相交(或被封建等级观念所“隔 绝” )的,一环扣一环的,人物情态及场面的刻画、描绘。 读故乡 ,还应该注意到,作者是根据自己实际生活的真切 经历和体验,选取素材的。参阅鲁迅日记及鲁迅亲友、同代人 所写的回忆材料可以知道,鲁迅于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四日回到 绍兴。 “雨。上午渡钱江,乘越江轮,晚抵绍兴城,即乘轿回家。 ”二十四日记载:“晴。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 行李发绍兴。 ”鲁迅这次回乡卖掉自己的老屋,全家搬迁到北平 定

18、居;这二十天之内,告别了亲戚本家及友朋,处理了一些事 务。两年之后,便以这次回乡的经历为生活素材,写成故乡 这篇小说;精心构想的两个家庭,就以他自己一家人和闰土一 第 10 页 家人为原型。其中人物除了八岁的侄儿宏儿是虚构的,其余人 物都是有生活的原型。第一人称的“我”很切合鲁迅自己的境 况和心态;母亲的原型就是母亲鲁瑞。闰土的原型就是章运水, 水生的原型为章启生,闰水的父亲为章福贵,都是实有其人的。 小说中的人物,作为艺术形象,为突现主题思想,无疑做了许 多的虚构和加工,不能完全与原型等同。但是,联系生活中的 原型,却大大有助于对。人物性格、精神面貌的理解。许多人 把故乡 、 社戏看成近乎“

19、自传”的小说,这是符合实际 的。 先看这两个家庭:一个在农村乡下,在海边的沙地种瓜为 主业,有时进城来做“忙月” (过年过节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 。 “我”家住在城里,是仕宦人家;“我”是在外地求学,学成 之后在外任事。民国初年,由于外强侵略,国内连年军阀混战, 这两个家庭生活境况都不佳:闰土一家生活“非常难” ;“我” 这一家也由于要搬到“谋食的异地去” ,不得不将“多年聚族而 居的老屋” , “卖给别姓” 。特别值得人们关注、重视的是这两个 家庭几代人,彼此之间有很深的交情。他们两家没有什么亲戚 血缘关系,只是一家为城里的雇主,一家为进城帮工的“忙月” , 存在着雇佣关系,如此而已。闰土一

20、家是勤劳的、朴实、厚道 的劳动者;“我”这一家长幼,忠实纯厚的是以诚恳、温厚、 善良之心待人,特别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寒的劳动者,能平 第 11 页 等相处,长久地尊重、善待。这两家的老老少少都是重感情、 重友情,很念旧情的。两个家庭的成员几代人,多年来结成友 善的“诚爱”之情,这在封建等级观念浓重的旧社会是非常难 能可贵的。于是,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到, 故乡整篇小说, 便以“一气” (“诚和爱”之情)为核心,来结构故事情节,安 排人物系列的。 母亲这一人物是以作者自己母亲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塑造的, 母亲在整个故事情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鲁迅的母亲是旧社 会一个破落(从小康坠入困顿)的仕宦之家

21、的家庭妇女;但她 是一个不寻常的中国女性。她虽然也是生活在禁锢重重的封建 社会里,却不像一般家庭妇女那样懦弱和蒙昧。她性格坚强, 有毅力。她通过自学能达到阅读中国文言小说的水平。她思想 开通,明白事理,待人和善,对贫苦劳动者从不另眼相看。 鲁迅的弟弟周建人曾经回忆说:“母亲是从农村里来的,丝 毫不沾有瞧不起农民等劳动者的思想习惯,当然也给鲁迅很大 的影响。 ”(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 )鲁迅自己也说过:“我母 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 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 ”(英文译本短篇小说集序 )他还说:“比较起来,我还是关于农民知道的多一点。 ”(冯 雪峰回忆鲁迅 )的确

22、,鲁迅那样了解农民,同情农民的苦难, 第 12 页 这与从小受母亲的教育熏陶是分不开的。鲁迅非常敬爱自己的 母亲,对她坚毅的性格,良好的品德是很了解的。他还说过: “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年,也许要成为英雄呢!” (许广平 欣慰的纪念 )也就是说,我的母亲要是生活在男女社会地位 稍能平等的时代,凭着她的品德和毅力,定能担当重任,为社 会人群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大事的。他笔名的“鲁”字,就取 用母亲的姓氏,即此,可见他对母亲的敬重。鲁迅在一些小说 散文中,多次写到第一人称“我”的母亲,大都是以自己的母 亲为原型。描写刻画得较为充分的,就是社戏和故乡 这两篇小说。 故乡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是写第一人

23、称的“我”与农民 闰土之间的真挚友情, “我” ,作为忧国忧民,眼光敏锐的知识 分子,始终坚持在思想感情上与贫苦农民保持“一气” ,而且相 信世上会有更多的人,走上这光明、至善之“路” 。在小说中, 母亲便是作为与贫苦农民保持着深挚友情的,这样一个儿子 (“我” )的思想性格,起着有力的照应和烘托作用的。当然, 在一个短篇小说中,作者没有,也不必单独安排什么重要情节、 场面来描写母亲,只是在描述“我”回乡卖屋迁家,与好友闰 土见面的故事进展中,自然熨贴地穿插了对母亲的描写刻画, 着笔细腻,手法简练,显示了深厚的功力。细心的读者定会体 察到,鲁迅始终是以十分虔敬的感情来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第

24、13 页 的。 在家庭里,母亲是操劳能干、慈祥和善的长者。作品这样开始 写母亲: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 接着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这里,表面看是平淡无奇的平平叙述,细心体味,却是对出现 在具体环境中的人物性格,作了准确、生动、传神的刻画。因 为母亲先已从书信中得知“我” “到家的大约日期” ,到时便留 心注意。当远离膝下的儿子一出现在她的视野,立即急匆匆出 门去迎接。而“我”则是心事重重地迈向故居,望眼的是整个 屋舍的全景,是母亲“早已”发现了“我” , “我”是稍后才看 到母亲。 “早已迎着出来了” ,这一句显示了母亲盼子之心的急 切。八岁的侄儿紧跟着“飞出来了” ,

25、这一动作,一方面表现了 宏儿的活泼机灵,也增加了画面的动的气氛;另一方面,也衬 托出母亲的细心、专注,以及在那种特殊情况下出现的敏捷。 还有一层也是不应忽视的:这里也暗示了母亲对儿孙的教育有 方、抚爱得法。鲁迅曾在忽然想到(五) 一文中揭露过封建 的家庭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和束缚:“长辈的教诲” , “读书 人家的家教” ,使得儿童“屏息低头,毫不敢轻举妄动。两眼下 第 14 页 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 ” (华盖集 )旧社会许多封建仕宦之家,就是这样管教儿童, 使他们毫无活气的。对比之下, “我”这一家不是这样,母亲抚 育下的宏儿,多么天真、机敏、活泼、快乐啊!这

26、一个“飞出” 是表现了宏儿,更是烘托了母亲;暗示着这个家庭是有着浓浓 的温情,人人和乐相处,无比亲热的。宏儿突然“飞出来” ,说 明平日里他与奶奶是形影不离的。 接着出现的是表面平淡,实则是很有力度的叙述: 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 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 二十年不见的,远离膝下的儿子回来了,做母亲的怎能不高兴 呢!但儿子回来是为处理卖屋搬家的事的。按中国传统旧俗, 有出息的子孙是不会轻易出卖祖屋的。家境不如意,作为家庭 长辈的母亲此时的心境自然是凄凉的。母亲又是很重感情的人, 素来和睦温爱相交的众多亲友邻里,还有熟悉的乡土屋舍、田 园,永远告别了,岂不凄然伤怀

27、呢!但为了不引起儿子的伤感, 母亲注意到要将不好的心绪藏起来。然而,最能理解母亲心绪 的儿子,还是察觉到了。母亲“教我坐下,歇息,喝茶” ,这里 所教示的接连三个呆板的,平淡无奇的动作,从写作的角度看, 第 15 页 用在哪里,都可能是平淡的,索然无味的文字,甚至可以说是 败笔。作者用在这里,真是恰到好处,非常传神!母亲既将 “凄凉”藏在心里, “不谈搬家的事” ,那么谈什么好呢?急不 择言中,母亲只好拿一般朋友见面时寒暄的套话来应付了。这 样一则简短的,朴素的叙述,就让读者们清楚地看到,母亲对 儿子多么爱护,多么关怀体贴,考虑得多么细心周到,对自己 又是多么善于克制啊! 后来终于谈到搬家的事

28、,母亲这么说: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 了。 这就说明,卖屋搬家该有多少烦难的事情,母亲都一手料理妥 善周全了,一点儿不用儿子操心,留给他的只是看望亲友,礼 节性的告别。这里,除了表现母亲的操劳、能干、有魄力之外, 也表现了母亲爱子的深心。故乡就是在一些情节的细 微之处,也使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人世间的母爱,真是那样伟 大、纯洁、厚重和无所不至的啊! 以上所写,是“从小康坠入困顿”的破落的仕宦之家,家庭内 部相濡以沫的母子深情,以此做好了铺垫,紧接着便描写母亲 第 16 页 对他人的温爱和关怀。交谈中,母亲具体提到的要见面的唯一 的人,就是贫苦农民闰土。 (“亲戚本家”

29、,只是笼统地道及): 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 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 许就要来了。 可见这贫苦农民在母亲心里所占的分量。提及的事,唯一就是 两人“见一回面” ;这里用了三个加强语气的词:“每到” 、 “总 问起” 、 “很想” 。对于闰土的这一深情的渴想、盼望,母亲非常 重视,牢记在心里,见到儿子,尽快告知,认为儿子这次回来 必定要见见闰土。 “我”离别家乡整整二十年,与儿时的好友闰 土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为什么两人感情还那么深呢?可以想见, 长期以来,是母亲照样与闰土一家,保持亲密友善的交往。 “我” 与闰土之间的友谊之花,是母亲亲手浇灌的。交往中,

30、闰土心 里也深深知道,这一家老少真是难得的好人:好“老太太” 、好 “老爷” 。其实,早在我的童年时代,第一次急切地盼望见到闰 土, “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 , “他是能装琼捉小鸟雀的” 。 “于是我日日盼望新年到,新年到, 闰土也就到了。 ”这种心情,母亲也细心关注到了。 “好容易到 第 17 页 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 ” 这里特别写道:是“母亲告诉我” ;可见母亲不仅自己与贫穷的 劳动者平等相待,而且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从小乐意与农民的孩 子友好相交。小孩子玩耍的事,母亲竟是那样的分心关注,可 见她爱子之心,教子之意,表现得如此体

31、贴细微,如此纯洁高 尚! 在交谈中,母亲是很不愿意听到闰土说出“老爷”这称号,而 赶忙作纠正的:“阿,你怎么这样客气起来” , “还是照旧:迅 哥儿” 。闰土带着第五个孩子水生来到,母亲得知他们“没有吃 过午饭” ,便叫他自己到厨下去炒饭吃去“。闰土父子在“我” 家竟是那样随意,那样熟道,真像自己家里人一样。谈起闰土 家境, “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境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 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对闰土一家的生活境况和 处境看得如此深刻精确,可见母亲的见识、眼光非同一般。谈 到旧家具的处理, “母亲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可以送他, 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关爱闰土,竟设想、

32、考虑得如此细致、 周到;多么善良的心啊!在尔虞我诈之风盛行,等级森严的旧 社会,人们往往是拿阶级地位和拥有财产的多寡来衡量人、看 待人的。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在旧社会广为 流传的,收录在“昔时贤文” 集韵增广中的这一联句,的确 第 18 页 道出了相当一部分人待人处事的态度和心理。但这位母亲却是 反其道而行之;她明明知道,闰土一家是挣扎在饥饿线上的贫 苦农民,却始终真心诚意地关怀同情,平等交往,何况自己家 境正处于“困顿”中呢!在旧社会,像母亲这样的家庭主妇是 很难得的,极可贵的。 母亲对人的温爱之心,还表现在对待贫穷而有缺点,不顾情面, 贪图小利的杨二嫂的宽容、和善的态度

33、上。小说后半部分,写 闰土的孩子水生,写宏儿与水生的亲密相伴,同时也顺笔刻画 了母亲的仁厚、博爱。小说从头至尾是写“我”一次回乡的观 感,思虑、想望 种种,在这贯串始终的情节进展中,处处都使 人领会到:有这样的好母亲,便会有这样的好家风;有这样的 好家风,便会有这样的好儿孙,也会有这样的好乡友。据此, 我们还可以作出这样的评述:故乡整篇小说,是以虔诚崇 仰之情,着力塑造了一个仁厚、博爱的中国慈母的典型形象。 故乡实是写母亲教子的美德的。自古道:“慈母心似三春 晖” ;故乡就是献给可爱的中国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慈母的 一首美妙的颂歌! 闰土是作品中着力描写刻画的,感人至深的农民形象。人物尚 未出场

34、,便先由母亲深情地道及,凡是细心的,倾情地阅读欣 赏作品的读者,读到这含有三个加重语气词语的复合句,任谁 第 19 页 都会引起特别的关注;必然会想一想,一个道地的贫苦农民, 怎么会对出身于仕宦之家的,多年出门在外,自己称他为“老 爷” ,彼此的社会地位如此悬殊的读书人,怀有如此渴望思念之 情呢?当母亲对“我”说出闰土的“见面”之想, “我”立刻作 了热切的反应:“这好极”紧接着, “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 异的图画来” 。读者朋友们应该会注意到,这“脑里”深藏 着的“神异的图画” ,可不是平常习见的事物、景象啊!这是 “我”对故乡美好的人物,美好的情感非常看重、珍惜,长久 地眷恋着,怀想着,

35、用多色的彩笔,在心版上描绘成的。果然 这一人物的第一次出现,就在绚丽灿烂,令人神往的“图画” 中,给人留下难忘的美妙无比的印象: 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 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 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 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要知道。这幅“图画”不是现实的描绘。事实上, “我”未曾身 历过,见到过这样惊骇、神奇的场面;只是由于二十多年前,少 小之时,闰土所讲的故事实在太迷人,这一少年英雄形象在 “我”心里烙印得太深太深了,是感情的凝结、升华、幻化出 第 20 页 来的这一神异图景。这一图景,也

36、真让读者刮目相看,心存奇 想。紧接着,作品顺理成章地,作为表明这幅“图画”之所以 产生的缘由、根基,便叙写了小时候“我”与闰土认识,结为 好友的经过。 少年闰土,虽然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积贫积弱的中国农村, 但生活的重担暂时由父母长辈承担着,尚未落到他肩上;也许 那时家境还没有后来那么艰难。农村劳动者的孩子比起城市里 封建教育管束下的读书人家的孩子,活动的天地要广阔得多。 因此,他们的个性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他们体格健美,知识 丰富, (就农村所接触的多方面的事物来说)生活充实而且很有 乐趣。从鲁迅另一篇写农村少年的生活乐趣,情意浓浓的 小说社戏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我”之结识闰土,打心

37、里喜爱佩服闰土,就是从闰土对 “我”讲述农村劳动生活的、乐趣开始的。 “我”要他捕鸟,他 作了回答和说明;话匣子一打开就说个没完。闰土介绍了冬天 怎么在雪地里捕鸟;夏天,白天怎样到海边捡贝壳,晚上怎样 看守瓜田。不是防人,而是防猹。海边涨潮时怎样看跳鱼: 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故事。闰土讲起这些井井有条、活灵 活现、层出不穷、滔滔不绝。他之所以那样兴致勃勃地对“我” 描述那些新鲜事,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希望新结识的朋友 第 21 页 共同来爱好这些。闰土说:“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 , “晚上我 和爹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他是真心诚意地邀请朋友一道来分 享这农村劳动生活的乐趣的。 我和闰土就

38、这样一见倾心,成了好朋友。可是正月一过, “闰土 须回家去” ,分别之时,真是难舍难分;“我急得大哭” , “他也 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可见这两个孩子交情之深。分 别之后,闰土“还托他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 毛。 ”“我也送给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此后,两 个人心里都深深思念着永不忘怀。作者笔下的少年闰土,简直 就是个神童;他勤劳、能干、勇敢、机灵、聪慧,而且知识广 泛,口齿伶俐,又很重友情:总之,他具有多方面美好的素质。 怀着如此虔诚的态度来描写农村少年,农民的好后代,好 苗子,而且写得那样真实、生动,非常感人、迷人,简直使人 惊叹不已。这在中外文学史上

39、,是罕见的,或许是前所未见的。 一九二六年年底,鲁迅在厦门大学应学生总会办的平民学 校之邀,在该校成立会上演讲时说过:“你们因为穷苦所以失 学,所以必须到这样的学校来读书。但是,你们穷的是金钱, 而不是聪明和智慧。你们贫民子弟一样是聪明的,你们贫民子 弟一样是有智慧的。你们能够下决心,你们能够奋斗,一定会 成功,一定有前途。 ”(引自林志浩鲁迅传 ,297 页)其实,这一思想观点,这一见识,早已在 第 22 页 (一九二一年)闰土形象的构想刻画中,已经明显表露出来了。 分别二十年之后,幸喜两个好友得见面,然而闰土成了“木偶 人” ,动作、感觉都迟钝了,模样也变了, “浑身瑟索着” ,脸上 现出

40、“凄凉的神情” 。少年时候充满活力,勃勃英气的闰土不见 了。他身上原来具有的种种美好的素质,没有得到合理的培养 和发展。虽然他一直在劳动着,但那劳动只是谋生的手段,争 扎的手段,生活的乐趣,劳动创造的乐趣丝毫没有了。在生活 的困苦面前,他只有唉声叹气:“非常难”!“他只是摇头, 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中国农 民培养的美好少年,好幼苗,就是这样被扭曲,被摧折了。 小说着意渲染作传神描写的,是两人阔别之后的见面:“我” 说道:“阿!闰哥,你来了?”“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 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听到这一声“老爷!” “我” 心里“似乎打了个寒噤” ,知道好朋友之间已

41、经隔了一层“可悲 的厚障壁”了。这“厚壁障”主要是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造成 的。珍贵的友情被摧残和阻隔;闰土的一声“老爷”是摧裂心魄 的。在“我”的心目中, “老爷”二字与“二气”的心态产生强 烈的冲击和碰撞!“老爷”二字,也可以说是作者发自内心深 处,对于封建等级制度强烈的控诉!如果说,对于物质生活上 第 23 页 的艰难,闰土能感到苦楚,知道是由于时局总是“不太平” , “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等种种原因造成的;那么,对 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上的钳制和残害,他就认识不到,觉察 不到了。他把不合理、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看成是合理的,命该 如此的。他不单自己称“我”为“老爷” ,而且要他儿子水生

42、 “给老爷磕头。 ”母亲劝止他:“阿,你怎么的这样客气起来, 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的么?还是照归,迅哥儿。 ”闰土连忙解 释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候,不懂 事” 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性,就在于一方面他因身受物质 生活的苦难而叫苦不迭。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他却认为是命 运的安排和驱使,无可奈何,只得苦熬挣扎。另一方面,对于 同样给他造成苦难的,与物质剥削相配合的精神压迫,等级尊 卑观念,以及种种应有的人生权利被野蛮剥夺,却无所觉察, 反而觉得合情合理,甘愿承受。对自己的才能、活泼的天性被 摧残、扼杀,与昔日的好友之间的友情被无形的“障壁” “隔绝” ,他不觉得痛苦、悲凉、惋

43、惜,甚至无所察觉:就这样在长期 的贫苦生活中逐渐养成了浓重的自卑心态,永做封建制度下的 驯顺愚昧的子民,即使到了民国时代,仍毫无改变。这一人物 在半 封建半殖民地(甚至此后更长时期)的中国农村,是很典 型,很有普遍性的。 第 24 页 然而,我们还必须看到,小说不仅反映了闰土身上所存在 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病苦” ,同时也着力表现了他心中存 在着可贵的“诚爱”友情。是的,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相比, 判若两人;许多美好的素质被扼杀,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但 是,在他身上也有不变的东西:勤劳质朴,作为中国农民的本 色,丝毫无减。闰土对“我”及全家老少的“诚和爱”的感情 还保留着,没有被尊卑等级观念

44、的“障壁”完全“隔绝” ,也没 有被生活的困苦所磨损掉。久别之后的二人得以见面,就是闰 土热切主动盼望、要求所促成的。二人见面之时,闰土又对母 亲说:“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 老爷回来。 ”这里既是“实在” ,又是“了不得” ,可见其感情的 真切、热烈和诚笃。闰土很想见我一回面,是由于家境贫苦, “总是吃不够” ,要“我”给以接济,或向“我”借贷吗?如果 小说真是写“贫困、衰败”的话,多半会这样展开描写的。是 像杨二嫂那样想得到一些破旧家具吗?有什么疑难问题,要 “我”帮助解答指点吗?是彼此之间有什么恩情要报,有什么 人情债要还么?是有什么重要的承诺要依约实现么?都不是

45、的。 闰土那样主动、热切地要来见面,纯粹是出于友情;那些寡情 薄意的人,情商低微的人, “谁解其中味”啊!是“诚和爱”之 心所驱使。见面交谈中,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他 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 第 25 页 默默的吸烟了。 ”“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 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这,就是闰土所说“喜欢 的了不得”的见面, “我”所说“这好极!”的见面:真像中国 有句老话所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啊。那些寡情薄意的人,情 商低微的人, “谁解其中味”啊!尽管在物质上、精神上受 到多种压迫和摧残,从身心方面都成了“木偶人”了,但

46、仍怀 有对朋友“诚和爱”的炽热的感情,这就是闰土这一农民形象 所具有的独特的个性,这也就是故乡与反映旧中国农村生 活困苦的同类作品相比,显得独特的,尤为可贵的地方。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李白赠汪伦 ) 一个身处贫困生活境况中的农民,对“我”这个被认为是地位 高贵的的知识分子“老爷” ,怀有如此真挚的“诚爱”之情,热 切地渴望“见一回面” ;这事咋看起来,会让人感到突兀、怪异 的。但是,通过作品细腻的描写、刻画,多侧面的烘托、渲染, 便使人充分信服,深情感叹,且长久难忘。闰土, “这一个”独 特的人物形象,便深深烙印在广大读者心中,牢牢矗立在中国 现代文学的著名人物画廊中了

47、。 提起杨二嫂,人们多半不会有什么好印象;这个人物的被误解, 被过于贬低,是由来已久的了。认为杨二嫂年轻时侯就不太正 第 26 页 派, “有些风骚” , “擦着白粉,坐在门前,招引着男人,吸引着 顾客” ,这是历来广为流传的看法。有的评析者甚至说他年轻时 是“打情卖俏,出卖色相”的“坏女人” ;实在是冤屈了杨二嫂 了。 杨二嫂年轻时原是本小利微的手工业劳动者,辛苦劳累地磨豆 腐,开夫妻店的。早年,生活尚能勉强维持下去;由于长得漂 亮一点,又爱美,擦点白粉,作为市镇上的青年女子,本是很 平常的事。她是在店堂内“终日坐着” ,照料生意,并未见她跟 谁“打情卖俏”了。 “豆腐西施”本是别的男人出于

48、对妇女的不 尊重给她取的外号,怎么能据此来责怪她呢?要知道,对于处 于可怜的弱者地位的中国妇女,鲁迅历来是抱同情态度,为她 们鸣不平的。他曾说过,在中国“做女人太晦气,一举一动, 都是错的,这个也骂,那个也骂” 。 (伪自由书逃的辩护 ) 又说:“这社会制度把她挤成各种各样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 名加在她头上” , “其实那不是女人的罪状,正是她的可怜。 ” (南腔北调关于女人 )对于杨二嫂这样自食其力的市镇劳 动妇女,鲁迅不可能将她写成一个“坏女人”的 。 更为重要的,还是从小说本身的内容、情节发展、人物系列、 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比、照应关系来看,杨二嫂根本不是,不 应该,也不可能是那样的“坏

49、女人”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的信 第 27 页 中说过:“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 他怎样做。 ”(马恩全集29 卷,583 页)以往许多讲析者对 杨二嫂之所以产生误解,正因为只看到她“做什么” ,即“擦着 白粉” ,还有“嘴尖舌利” 、 “明抢暗拿”等等,便据以作出结论。 但是,如能细心地考虑到她是“怎样做”的,就会认识到,关 于杨二嫂的思想性格及其变化过程的描写刻画,是从侧面来烘 托小说的中心题旨(即表现“诚和爱” ) ,也使故事情节跌宕起 伏,多姿多彩,起着特殊作用。 “哈!这摸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 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 杨二嫂一踏进“我”家的门槛就放出这样“尖利的怪声” ,特意 做作,为的是暗示两家人以往不比寻常的亲密关系。应该相信, 第 28 页 杨二嫂确实与“我”家是多年友善相处的老邻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