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市CIM基础信息平台数字工程应用项目建设要求一、建设内容1.1.1 “城建档案馆数据资源管理系统”迭代升级1.1 城建档案市域一体化电子档案接收系统建立城建档案市域一体化电子档案接收系统,并将档案接收系统通过定制开发延伸至区县,进一步深化落实全市域统一标准,统一目录,统一接收功能。1.1.2 区县端平台业务功能市域一体化电子档案接收系统延伸至区县,通过数据接口与市本级端实现电子文件和数据的接收与汇总。区县端平台功能具体包括:(1)档案申报此功能模块用于区县端建设单位进行项目及工程信息著录,并上传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材料。(2)电子文件预审区县端各建设单位按照移交标准进行案卷及文件信
2、息著录,不同工程类型存在不同移交标准,系统自动生成不同阶段不同目录,用于建设单位进行信息收集。(3)验收登记此模块预审通过的项目,业务科长进行认可意见书编制管理、编号及打印。(4)档案补交建设单位补交电子文件预审阶段承诺的文件,审核人员对补交材料进行审核及管理。(5)承诺销项管理对补交完成的承诺项进行销项处理,涉及对应的整改意见、整改状态管理等。(6)档案移交管理建设单位发起档案移交事项,档案馆审核人员进行核验后,发放相应证明文件。(7)档案目录管理电子档案目录管理,支持各种目录文件自动生成,包括卷内目录、封面、备考表。(8)待办任务集成所有电子文件接受、处理以及审核的待办任务,支持处理各种不
3、同类型任务。(9)已办任务此模块用于审核人员查看自己已经办接的各种任务。(10)按项目审批管理开发已完成电子文件预审的项目维度的审批、签批。(11)整理任务分配管理已完成验收登记项目的整理任务人员分配,包括任务分配策略的管理、分配任务的划分。(12)档案取号与著录此功能用于整理人员对分配到的项目进行信息著录及取号。(13)库存档案修改管理人员对已入库的档案进行修改、增补等操作,包括对应的审核流程等功能。(14)账号认证与注册建设单位进行账号认证,认证通过后将获取登录本系统的账号。(15)组织及权限管理区县端管理员对所有系统用户进行组织机构、权限管理,信息修改,流程配置、启用禁用等。(16)数据
4、接口区县端统一接收端提供数据接口,用于各区县原有馆藏系统的档案利用数据获取和接收。1.1.3 区县端平台业务流程(1)档案申报流程建设单位完成账号申请,进行档案信息及工程信息著录,著录完成后,提交审核,审核人员进行著录信息核验,确认无误后,审核通过,进入电子文件预审阶段。(2)电子文件预审流程档案申报结束,系统自动根据工程著录信息中的移交目录生成电子文件预审阶段材料目录o建设单位根据移交目录标准进行案卷及文件信息著录并上传扫描件。(3)验收登记流程电子文件预审结束,系统自动生成验收登记信息,审核科长编入认可意见书编号,审核通过,进入整理阶段。(4)档案补交流程电子文件预审阶段存在部分承诺补交材
5、料,审核人员进行材料核验,核验无误后,提交科长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取号整理。(5)档案移交流程档案补交完毕,建设单位可在政务网发起档案移交事项,审核人员根据项目情况选择受理及审核,提交科长审核。(6)档案整理流程验收登记完成可针对项目分配整理人员,相应整理人员进行档案信息著录及核验,确认无误后,进行取号操作完成整理。1.1.4 市本级端平台业务功能改造(1)区县端平台接口管理区县端平台管理实现区县端平台接口初始化、系统对接账户及权限管理,各区县访问地址、接口安全等初始化管理。(2)区县端工程档案接收信息查询查询各区县档案接收情况,包括不同类型的项目接收量,档案的审核情况,取号情况等。(3)全
6、市域工程档案接收统计分析对全市、各区县端平台的档案接收数据情况,从不同维度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图表、热点图等手段清晰的展示各区县业务变化情况。(4)区县端工程档案利用查询查询各区县档案利用情况,包括利用接待量,不同办理目的量,不同利用类型数量等。(5)全市域工程档案利用统计分析对全市、各区县端平台的档案利用数据,从不同维度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图表、热点图等手段清晰的展示各区县业务变化,高频档案查询情况。(6)区县接收归集接口各区县端平台档案接收情况的上报归集接口。(7)区县利用情况归集接口各区县端平台档案利用情况的上报归集接口,涉及市本级端利用情况归集接口、各区县端平台与各馆藏利用系统数据接口。1
7、1.5 区县端平台业务流程改造(1)各区县获取X里建项目流程在X里建场景完成档案归集后,市级数据资源管理系统自动同步相关档案。(2)区县接收归集业务流程市级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归集业务流程,用于定时获取的各区县档案接收情况归集、查询和展示。1.1.6 区县端接入市本级拱墅、西湖、上城、钱塘除实现市域级一体化平台区县端接收功能外,另行定制部署一套XX市城建档案馆现有档案馆藏系统,并完成数据初始化、业务操作培训等工作。1.2 电子档案检测系统参照电子档案单套管理一般要求DA/T92-2022.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DA/T70-2018等标准,根据建设工程电子文件管理的不同阶段,结合XX城建
8、档案馆工作实际,采用灵活可配置化的方式实现不同阶段档案数据的四性检测。1.2.1 真实性检测(1)电子档案元数据准确性检测电子档案元数据是否符合DA/T46-2009等标准或自定义元数据方案要求,包括数据长度、类型、格式、值域以及元数据项赋值是否合理等。2)元数据与内容关联一致性依据元数据中记录的文件存储路径检测电子档案内容数据是否存在。3)数据信息包真实性依据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规定,检测说明文件和目录文件信息组织是否符合规范。1.2.2 完整性检测(1)电子档案数据总量依据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采用在线移交方式时,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检测。(2)电子档案元数据完整性依据DA/T46-2009
9、中的元数据项或自定义的元数据项进行检测,判断电子档案元数据项是否存在缺项情况。3)数据信息包完整性依据移交信息包元数据中记录的文件数量检测移交信息包中实际包含的电子文件数量,比对两者是否相符。1.2.3 可用性检测(1)电子档案元数据可用性检测移交信息包中存放元数据的XML文件是否可以正常解析、读取数据。(2)电子档案内容可用性依据GB/T18894-2016GB/T33190-2016等标准对电子档案内容数据格式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符合移交要求。(3)数据信息包可用性对移交信息包是否包含非公开压缩算法、是否加密、是否包含不符合移交要求的文件格式等进行检测。1.2.4 安全性检测(1)数据信息
10、包病毒对载体进行读取操作,判断载体内是否含有非移交文件。1.3 .电子档案数据智治系统以城建档案数据产生、处理、流向驱动,通过对现有城建档案各类业务数据梳理,完善现有城建档案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功能。1.3.1 工程档案数据功能改造新增房建工程档案中,完善项目工程的著录信息,实现根据查档人房屋住址快速检索相应工程档案信息。1.3.2 信用信息归集与评价系统(1)单位信用管理单位信用信息查询管理,用户通过输入单位名称、注册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关键信息查询工程档案移交单位的基本信用信息。(2)信用归集管理对工程档案移交过程中的履约践诺和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监控、记录和归集。(3)信用评价管理在系统内对单
11、位信用作出客观评价,评分标准可以包括档案移交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等多个维度。(4)信用信息移交管理将信用信息移交至信用管理平台前,对工程档案移交单位的相关信用信息进行全面整理与核对。做好信用信息与外部系统对接。(5)信用利用查询开发信用利用信息展示和查询模块,展示XX市城建档案馆信用利用情况。1.3.3 地图查档功能改造(1)数据标注与清洗功能提供数据标注与清洗系统功能,为后续查询使用提供基础数据保障。(2)地图搜索查档根据名称搜索工程完成地图定位,并展示相关工程档案数据。(3)拖拽地图查档拖拉地图定位,展示地图可视区域范围相关工程档案数据。(4)框选地图查档框选指定区域进行地图定位,展示
12、相关工程档案数据。(5)建筑实物照片增加建筑实物照片上传功能,实现工程数据展示项中增加建筑实物照片展示。1.3.4 决策支持系统(1)决策分析系统看板通过图表、仪表盘等可视化方式展示数据分析结果,汇总展示系统决策分析数据。(2)人员效能分析分析评价档案馆工作人员效能。(3)全市域工程档案接收趋势分析对全市、各区县端平台的档案接收数据情况,从不同维度进行趋势分析。(4)全市域工程档案利用趋势分析对全市、各区县端平台的档案利用数据,从不同维度进行趋势分析。2.“建设信用监管平台迭代升级本系统自2020年信创改造以来未进行系统升级与整合,现有系统已经经过多次补丁式调整后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建筑市场监管实
13、际需求。本次系统迭代升级基于信创平台,对现有系统进行系统重构,在保障现有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进行数据迁移和新功能的开发建设。系统涉及到的企业管理、人员管理、资质管理、信用等级管理、资格核验、标后管理、用户体系管理等模块按照新的框架要求就行重新设计开发。原系统数据按照新系统数据要求,进行数据迁移,在迁移过程中对原有数据进行清洗、整理,确定历史数据并进行数据归档。2.1 优化企业和人员数据采集功能(1)企业人员采集优化2023年以来,“XX省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系统”(以下简称“省平台”)持续调整企业、人员入库规则,原模块需要同步进行调整改造。鉴于省平台经常性发生的不稳定、不及时、不准确问题,原模块需
14、增加数据核验校对和智能提醒功能。(2)无资质企业入库针对住建部取消造价咨询机构、招标代理机构资质的情况,原模块需要更新数据入库规则和功能。(3)历史数据清洗针对原平台历史遗留的检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混凝土企业、施工图审机构、建设单位、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等企业类型数据,需要进一步梳理,并按最新政策要求,将这部分数据进行归档。2.2 提升信用评价功能(1)企业信用评价提升随着省住建厅XX省建筑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工程监理企业信用评价的实施意见陆续出台,原施工企业和工程监理企业信用评价功能需要相应调整,并按省厅要求做好与省平台的衔接。(2)处置名单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安
15、委办关于印发落实“隐患不排查、问题不整改就是事故”理念若干举措(试行)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市建委印发XX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事故隐患处置的通知,需增设处置名单管理功能。(3)注册建造师信用等级评价本次系统建设需要增加注册建造师信用评价等级划分功能,配合省厅做好注册建造师信用评价衔接和应用工作。2.3 增强招投标资格核验功能原模块肩负房建市政工程项目招投标开标过程中的资格核验工作,为适应省重点项目下放(地铁等)和招投标工作要求对投标企业和人员资格核验的需求,需要对现有资格核验功能进行升级改造。2.4 提升标后监管功能根据XX省纪委招投标智慧监督系统要求,强化招投
16、标全链条监管。根据XX市建设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管理办法“项目经理变更后5个工作日内,施工企业应持建设单位同意更换证明、更换原因证明材料、原项目经理和更换后项目经理任职文件、授权书、承诺书等材料到相应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办理项目经理变更登记,并负责做好移交衔接工作,防止工程项目出现管理缺位状况XX市建设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管理办法“项目总监变更后5个工作日内,监理企业应持建设单位同意更换证明、更换原因证明材料、原项目总监和更换后项目总监任职文件、授权书、承诺书等材料到相应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办理项目总监变更登记,并负责做好移交衔接工作,防止工程项目出现监理缺位状况”。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少办事流程,实
17、现“跑零次”目标,需要将原有线下办理升级为线上办理。2.5 改造资质服务功能根据XX市全国营商环境试点城市工作要求,为提升审批资质服务水平,对原有建筑业资质服务功能进行重组优化。将原有功能重组合并到建筑市场监管服务栏目,简化企业申报和主管部门审核流程。(1)企业资质服务中请资质申报时直接从建筑市场监管服务的企业库和人员库中提取相应的基础数据,企业选择相应的从业人员并上传对应的证明明文件后上报主管部门。资质申报所用企业和人员基础数据从省厅下载到的企业和人员基础信息库中自动提取,企业根据需要选择该项资质所需要用的人员和人员证书信息。(2)主管部门审查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企业上报的资料按照资质标准进行
18、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反馈企业。(3)资质服务流程调整简化审查流程,重新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审查流程和减少审查环节。(4)企业资质动态核查根据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动态监管相关要求,实现对双随机抽查不合格企业和动态监管过程中不合格的企业进行资质审查,相关企业可以根据要求再该模块上报整改材料供主管部门进行审核。(5)资质审查结果联动管理对于未达到资质标准要求的企业资质进行限制,限制其参与市场招投标活动。2.6 模块功能梳理原模块经过多年使用系统积累了大量的功能和历史数据,现有功能和数据已经拖累整个系统模块运行效率,每次改造都是在原有模块基础上进行打补丁式的升级。本次改造升级需要对原有模块组成、数据、权限分配
19、重新梳理改造,具体功能如下:(1)模块梳理优化根据“一单位一平台”建设要求对模块功能分别进行梳理,按照无需保留、保留查询、保留、保留优化升级等分类进行梳理,并根据梳理结果进行模块功能调整优化并入到统一平台。(2)数据整理根据功能梳理结果,对历史数据分别进行归档管理,无需保留的数据不再保留,需要保留但不再使用数据转移到历史数据库。(3)权限梳理原模块使用年限长涉及部门多,不少人员因工作岗位调整已经不再担任相应工作,但功能权限未能及时调整,因此本次模块升级需要对原有用户和权限进行梳理,按照“一单位一平台”建设要求重新设定用户和相应的权限。二、其他要求本次系统开发需要遵循市建委一单位一平台对接标准。按数据局源头贯标要求完成数据库设计。供应商应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遵循科学、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障信息系统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规范,以满足信息系统在项目建设周期内的信息安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