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数据库》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1053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ccess数据库》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Access数据库》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Access数据库》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Access数据库》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Access数据库》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Access数据库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128学分:4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图形图像处理后续课程:数据库基础、应用程序开发制定人:前言制订本课程标准主要是在课程概述、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建议等方面,推动Access数据库的课程建设工作,促进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改革。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据库开发基础,掌握数据库的管理和实现方法,培养学生在数据库分析、设计、使用、维护和管理等

2、方面的能力,为后续的数据库基础、应用程序开发课程学习奠定基础。2 .设计思路本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养成,实现应用程序编写、程序调试等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L依据计算机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数据库应用开发与项目开发岗位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定课程目标。2 .根据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3、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融合程序开发与测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确定课程内容。3 .项目的选择和编排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按照“认知ACCESS界面、理解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表的创建与维护、数据的查询与统计、用户界面的设计、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的顺序设计学习任务,课程内容组织注重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使用所学的数据库知识,能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检索与统计,能开发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具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初步能力。1 .知识目标:(1)熟悉ACCeSS的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2 2)了解表、查询、窗体、报表、

4、数据访问页、宏、模块等概念;1 3)理解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的相关概念以及数据库设计方法;(4)理解数据库中各个对象之间的关系;(5)掌握数据库、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模块的创建方法;(6)掌握使用VBA语言编程的基本方法;(7)能熟练使用SQL语言建立查询;(8)使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一般复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2 .能力目标:(1)能掌握常用软件算法设计和编码规范;(2)能掌握常用数据库的规范和数据库查询设计;(3)能对软件项目需求进行分析,设计总体目标,了解客户需求,进行具体规划;(4)能够使用Access软件进行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5)能根据需求选择

5、合适系统架构,了解软件系统特性并进行合理选型;(6)能进行系统集成设计和软件系统的实施和软件测试。3 .素质目标:(1)养成做事情有计划、有目标的良好习惯(2)具备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3)具有勇于表达、与人沟通的能力(4)养成团队协作的意识(5) 形成不断拓展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及创新能力三、课程内容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认识数据库L了解数据处理的概念;2.了解数据库基本概念;8Access基础知识3 .理解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4 .连接数据模型;5 .了解关系数据库认识Access软件环境1 .T解Access的主要优点;2 .了解安装Access时对操作系统的要求;

6、3 .会安装和卸载Access的方法;初用AccessL会ACCeSS的启动和关闭方法;2 .会创建空数据库的方法;3 .了解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模块等数据库对象;4 .会联机帮助的使用;使用表理解字段数据类型L理解文本、备注、数字、日期/时间、货币、自动编号、是/否等数据库对象;2.了解OLE对象、超级链接和查询向导等数据类型:3.理解各种数据类型中的格式,并能借助联机帮助向导正确设置格式16设计表L会使用表中添加、修改和删除记录;2 .能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3 .理解主键的概念并能正确设置主键添加记录L会数据表中添加、修改和删除记录;2.能从其他Access数据库中导入数

7、据;3.理解主键的概念并能正确设置主键表与表关系L理解表之间的关系并能建立;2 .理解实施参照完整性的概念;3 .了解“级联删除相关字段”的概念;4 .了解“级联删除相关字段”的概念;查询简单查询L理解什么是查询;2 .会在设计视图中创建和修改查询;3 .会使用简单查询向导创建查询;4 .会使用交叉表查询向导创建查询16高级查询L会使用查找重复项查询向导创建查询;2 .会使用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向导创建查询;3 .会创建包含计算字段的查询;4 .会创建带参数的查询;5 .掌握SQL的特定查询(联合查询、传递查询、数据定义查询、子查询)的方法20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设计窗体窗体基本操作L熟

8、悉窗体的功能、窗体的类型、窗体的组成;2 .会使用向导、设计视图、自动窗体方法创建窗体;3 .会使用各种控件设计窗体的方法,控件属性的设置16窗体高级操作L会创建主子窗体的方法;2 .掌握窗体布局的修饰方法;3 .掌握创建和编辑切换面板的方法;4 .会对弹出式窗体和自定义对话框进行设置;5 .掌握按选定内容、按窗体筛选、输入筛选目标和高级筛选/排序进行记录筛选的方法;6 .掌握验证数据或限制数据访问的设置方法设计报表报表的基本概念L了解报表的概念、作用、分类、结构;2.理解报表的概念、熟悉报表的功能、报表的类型、报表的组成和窗体的区别12报表基本操作L掌握自动报表、使用向导和设计视图方法创建报

9、表;2 .能在报表中进行排序和分组的设置;3 .会在报表中进行计算和汇总设计复杂报表L会创建子报表、多列报表、交叉表报表;2 .会对报表中的文字、控件等外观特性进行编辑;3 .会预览和打印报表使用数据访问页数据访问页的基本概念L理解数据访问页的概念、作用、优点;2.了解数据访问页与报表以及窗体的区别8使用数据访问页L会设计视图创建数据访问页;2 .会利用数据页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3 .会自动创建数据访问页;4 .能编辑、修改数据访问页使用宏宏的基本概念L理解宏的概念、宏的功能;2.熟悉宏的种类8使用宏L会创建宏;4.会运行宏;3 .掌握常用的宏命令(AddMenU、SetVaIueMsgBox

10、OpentableOpenReportCloSe等);4 .掌握在窗体和报表中使用宏的方法;5 .能使用宏创建菜单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个小规模数据库管理系统L建立一个关系型数据库文件,根据题目自行设计多个数据表,要求能够有效地存储系统所需的数据,数据冗余度小,并建立表之间的关系;2.对数据库中的一个或多个表中的数据进行查找、统计和加工等操作;163 .使用窗体和各种控件方便而直观地查看、输入或更改数据库中的数据;4 .实现将数据库中的各种信息(包括汇总和会计信息)按要求的格式和内容打印出来,方便用户的分析和查阅;5 .该系统易于维护数据安

11、全与管理保护数据库及安全L会拆分数据库;2 .会压缩和修复数据库;3 .会备份及还原拆分数据库;4 .会使用密码保护;5 .理解Access2010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策略;6 .理解信任中心;7 .理解数字证书安全认证8四、实施建议4 .教学建议(1)以能力为本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可将ACCeSS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SQL语句、技能整合在基于ACCeSS数据库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任务中实施教学;对数据库、表、SQL语句、查询、窗体等重点内容可采用微课、课件等辅助教学;在学生操作时.可将学生不规范的操作拍摄成微视频后通过播放进行点评、指正。(3)努力实现“做中学

12、做中教”,教学中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要注重将规范意识、版权意识、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培养融入到教学活动中。5 .教学评价(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建立评价主体、方式、内容多元化的评价休系,以评促学、以评促教。(2)针对不同教学项目设计评价表,评价内容可包含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团队合作与探究意识、规范操作等。在评价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实现即时测试,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3)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师生共同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

13、学习积极性。6 .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1)教材编写与选用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2)教材编写应体现项目承载、任务引领、过程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3)教材内容选取应依据软件开发与测试岗位的要求,结合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体现程序开发与测试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4)教材结构、呈现方式应符合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图文并茂,每个教学项目及主要任务附有练习题,作业和练习题应着眼于学生能力发展,整体设计与统筹安排。7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教研组、课程组、名师工作室等的团队作用,合作开发、共享课程资源。(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网络资源,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收集、改编、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微课等资源整合在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上,使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借助该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反馈。(3)要关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资源,积累完善,拓展课程资源。(4)开发并用好企业资源,便于组织参观考察、市场调研、岗位实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数据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