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关于革命革命与与改良改良的辩论的辩论主讲:陈庆飞组员:腊甜甜 董 臣 张轻风 朱尧尧 韩松林 赵紫欣 韩政凯 李鹏阳 龚 叶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的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1907年间围绕究竟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展开一场大论。革命与改良的革命与改良的定义定义n革命革命:革命是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新的统:革命是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新的统治。如:辛亥革命(封建治。如:辛亥革命(封建-资本)、英国资资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封建产阶级革命(封建-资本)资本)n改良改良:是在原有的制度上,改革生产
2、关系:是在原有的制度上,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如:罗斯福新政、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如:罗斯福新政、中国的三大改造中国的三大改造 两派代表人物两派代表人物n n革命派主要代表人物孙中山 康有为康有为康有为康有为 梁启超梁启超梁启超梁启超n改良派代表人物争论的争论的焦点焦点n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n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n要不要社会革命要不要社会革命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两派不同观点n n改良派改良派:反对革命n n观点: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
3、能改良立宪。孙中山说:孙中山说:孙中山说:孙中山说:“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革革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相成而行,犹人之两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相成而行,犹人之两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相成而行,犹人之两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相成而行,犹人之两足、鸟之双翼也足、鸟之双翼也足、鸟之双翼也足、鸟之双翼也”。n革命派:革命派:反对改良n n观点:清政府是帝国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n n改良派改
4、良派:中国“国民恶劣”、“智力低下”,没有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n n革命派革命派: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要不要社会革命要不要社会革命n n改良派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社会革命只会导致中国大乱。n n革命派革命派: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革命派与改良派的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关系关系n n革命派革命派革命派革命派和和和和改良派改良派改良派改良派在论战中存在在
5、论战中存在在论战中存在在论战中存在着原则分歧,但也有一些共通着原则分歧,但也有一些共通着原则分歧,但也有一些共通着原则分歧,但也有一些共通之处。两派都反对帝国主义的之处。两派都反对帝国主义的之处。两派都反对帝国主义的之处。两派都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又都替侵略者开脱罪侵略,但又都替侵略者开脱罪侵略,但又都替侵略者开脱罪侵略,但又都替侵略者开脱罪责,认为责,认为责,认为责,认为“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之之之”,“自有可亡之道,岂能自有可亡之道,岂能自有可亡之道,岂能自有可亡之道,岂能怨人之亡我哉!怨人之亡我哉!怨人之亡我哉!怨人之亡我哉!”两派都不敢两
6、派都不敢两派都不敢两派都不敢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和赞助。两派都反对封建专制和赞助。两派都反对封建专制和赞助。两派都反对封建专制和赞助。两派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建立民主政体,但制度,主张建立民主政体,但制度,主张建立民主政体,但制度,主张建立民主政体,但又都对反封建的艰巨性缺乏认又都对反封建的艰巨性缺乏认又都对反封建的艰巨性缺乏认又都对反封建的艰巨性缺乏认识,改良派只想有个识,改良派只想有个识,改良
7、派只想有个识,改良派只想有个“国会国会国会国会”,革命派则再加一个,革命派则再加一个,革命派则再加一个,革命派则再加一个“民选总民选总民选总民选总统统统统”,以为这些就是民主建政,以为这些就是民主建政,以为这些就是民主建政,以为这些就是民主建政的全部。的全部。的全部。的全部。n n革命派革命派革命派革命派和和和和改良派改良派改良派改良派代表代表代表代表着同一个阶级着同一个阶级着同一个阶级着同一个阶级资资资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这产阶级的利益,是这产阶级的利益,是这产阶级的利益,是这个阶级在政治上的两个阶级在政治上的两个阶级在政治上的两个阶级在政治上的两翼:左翼的革命派希翼:左翼的革命派希翼:左翼的
8、革命派希翼:左翼的革命派希望用革命阵痛为资本望用革命阵痛为资本望用革命阵痛为资本望用革命阵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右翼的改良派希望不右翼的改良派希望不右翼的改良派希望不右翼的改良派希望不冒革命风险为自己争冒革命风险为自己争冒革命风险为自己争冒革命风险为自己争得较好的境遇。两派得较好的境遇。两派得较好的境遇。两派得较好的境遇。两派的分裂和对立,正是的分裂和对立,正是的分裂和对立,正是的分裂和对立,正是中国资产阶级尚不成中国资产阶级尚不成中国资产阶级尚不成中国资产阶级尚不成熟的表现。熟的表现。熟的表现。熟的表现。关于革命与改良论辩的重
9、大意义关于革命与改良论辩的重大意义n n积极意义:积极意义:积极意义:积极意义: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n n消极意义:消极意义:消极意义:消极意义:1.1.“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做的问题不敢做的问题不敢做的问题不敢做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出
10、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2.2.2.2.革命派所说的革命派所说的革命派所说的革命派所说的“国民国民国民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3.3.3.3.革命派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革命派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革命派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革命派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题
11、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夺富人之夺富人之夺富人之田为己有田为己有田为己有田为己有”。n n影响:影响:影响:影响: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影响辛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影响辛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影响辛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结果结果n n这场激动人心的大辩论以这场激动人心的大辩论以革命派革命派的胜利告的胜利告终。论争的实质是用什么手段、建立一种终。论争的实质是用什么手段、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资本主义制度。其中,是颠覆还什么样的资本主义制度。其中,是颠覆还是保留现有政权的争论吸引了绝大部分的是保留现有政权的争论吸引了绝大部分的注意力。当时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真正懂得注意力。当时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真正懂得民主共和的内容,但通过论战,反满民主共和的内容,但通过论战,反满革命革命建立共和国,在人们的心目中成建立共和国,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同一链条上紧密相联的几个环节,极大为同一链条上紧密相联的几个环节,极大地推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地推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