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能污水厂建设技术导则.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3233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0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智能污水厂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城市智能污水厂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城市智能污水厂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城市智能污水厂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城市智能污水厂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LX.1刖百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22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渝建科202232号)文件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建设内容;4.标准化建设;5.智能感知;6.智能控制;7.智能管理;8.辅助决策。本导则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龙家湾1号;邮编:400010;邮箱:x

2、ian.jicheng),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导则编制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编制单位: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中法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鲜吉成张东季久翠高旭刘少武丁云松冯东毛明英刘石虎敖良根马妍婕刘轶王胜苏定江扈庆高明全冉雅郡孟捷董泓王挺松孙庆刘杰蔡岚刘亭役王博续延晨审查专家:童愚何丹王春乐陆畏贾建青白静谭宏礼目次1总贝U12术语和符号22. 1术语23. 2符号33建设内容54. 1基本要求55. 2建设框架54标准化建设76. 1管理标准化74. 2信息标准化75智能感知95. 1数据采集95. 2数据传输157. 3数据存储165.4数据治理18

3、6智能控制198. 1基本规定196. 2控制方法207智能管理237. 1一般规定237. 2可视化237. 3设备管理247. 4巡检管理257. 5化验管理267. 6能源管理269. 7安全管理278辅助决策2910. 1功能要求298.2支撑工具29本导则用词说明31引用标准名录32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andsymbols22. 1Terms23. 2Symbols33Constructioncontents54. 1Basicrequirements55. 2Constructionframework54Standardizatio

4、nconstruction74. 1Managementstandardization76. 2Informationstandardization75Intelligentperception95. 1Datacollection95. 2Datatransmission157. 3Datastorage165.4Datamanagement186Intelligentcontrol196. 1Basicrequirements197. 2Controlmethods207Intelligentmanagement237. 1Generalrequirements237. 2Visualiz

5、ationconstruction237 .3Equipmentmanagement248 .4Inspectionmanagement257. SLaboratorymanagement267. 6Energymanagement268. 7Safetymanagement278Assistantdecision299. 1Functionalrequirements2910. 2Supportingtools29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guideline31Listofquotedstandards321总则i.o.1为规范重庆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智能化建设,提升城

6、市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系统建设和管理水平,编制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重庆市辖区内新建(改、扩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与运维,乡镇污水处理厂可参考执行。1. 0.3重庆市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应同步进行智能化系统建设,改、扩建污水处理厂也应同步进行智能化系统更新、改造。1. 0.4在进行智能污水处理厂建设时,除应执行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政策法规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 1术语2. 1.1信息化informatization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业务系统,将污水处理厂传统业务流程整合优化后从线下搬到线上,从而提高运营

7、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2. 1.2数字化digitalization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数字挛生等数字技术打通污水处理厂信息孤岛,打破数据壁垒,并构建出一个有机的污水处理业务数字世界,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再造污水处理厂的工作流程、业务模式、组织结构以及决策机制,达到数字赋能、提质增效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3. 1.3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在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运用机器(深度)学习、数据模型、图像识3人语音识别、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使得污水处理厂的控制和管理系统能够模拟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并依据自身的理解和判断,辅助作出决策并采取行动,无

8、需过度依赖人类的直接干预。4. 1.4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_2.1.5智能污水处理厂intelligentsewagetreatmentplant在污水处理厂各个工艺段已完全实现自动控制,整个业务链条已基本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使污水处理厂的控制、管理和决策进一步智能化,从而全面提升污水处理效能以及运维管理水平。2.1.6物联感知Ie)Tperception在无需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利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能力的感知设备,

9、智能软件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安保设施等在线信息的自动采集,监测和预警。2.1.7智能控制inteHigentcontrol针对污水处理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复杂性、非线性、时变性等特点将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在无人干预情况下,仿效人的智能,获得最佳运行参数,实现污水处理生产运行过程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的目标。一般包括:神经网络控制、模糊逑制等类型。2.1.8信息安全informationsecurity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管理上的安全保护,为的是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2. 2符号COD化学需氧量(Chem

10、iCaIOXygenDemand)BOD一生化需氧量(BiC)ChemiCaIoXygenDemand)TN总氮(TotaINitrogen)TP总磷(TotalPhOSPhOrUS)DO溶解氧(DiSSOlVedOxygen)ORP一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Potential)MLSS一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ixedLiquorSuspendedSolids)pH一酸碱度(PondUSHydrOgenii)NOs-N硝氮(NitrateNitrogen)NH3-N氨氮(AmmoniaNitrOgen)SS固体悬浮物浓度(SUSPendedSolid)PAM聚丙烯酰胺

11、PolySCryIamide)PLC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IeLogicController)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3DMax三维动画软件(3DStudioMax)SU一建模软件(SketChUP)LoD一模型精度(LeVelOfDetaiIS)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叩hiclnformationSystem)KPl-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PoWerBl一业务分析工具(PoWerBUSineSSInteIlige

12、nCe)FineBI业务分析工具(FineBusinessIntelligence)3建设内容3. 1基本要求3. 1.1根据重庆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以及目前的智能化水平,城市污水处理厂智能化建设从低到高共划分为Ll(初级)、L2(中级)、L3(高级)三个等级,其中:日处理规模在10万吨/天(含)以上建设等级不宜低于L3级;日处理规模在5万吨/天(含)以上,10万吨/天以下,建设等级不宜低于L2级;日处理规模在1万吨/天(含)以上,5万吨/天以下建设等级不宜低于Ll级;日处理规模在1万吨/天以下,可参照Ll级建设。4. 1.2智能污水处理厂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工作,应以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为

13、首要原则。5. 1.3智能污水处理厂应从整体上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为全厂实现信息共享、数据集成提供保障,以满足业务管理的需要。6. 1.4智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内容应能满足厂内的具体业务需求,解决生产运行中的具体问题。7. 1.5在建设智能污水处理厂的过程中应考虑软件和建设设施的适度冗余,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当工艺某一个参数或网络某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或异常时,不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3. 2建设框架3. 2.1智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应包括标准化建设和智能化建设两部分内容。4. 2.2标准化建设包含管理标准化建设和信息标准化建设,智能化建设包含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管理、辅助决策四个关键部分,

14、智能污水处理厂建设框架可参见图3.2.2o图3.2.2智能污水处理厂建设框架4标准化建设4. 1管理标准化4. 1.1智能污水处理厂建设应根据传统污水处理厂业务数字化的需要,分解全厂业务,形成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岗位清单,制定与业务数字化相适应的岗位权责对照表。5. 1.2智能污水处理厂应建立数字化业务指标体系,明确各项业务指标的定义、计算方式、数据来源、计量单位、统计周期等信息,用于支撑绩效量化工作。6. 1.3智能污水处理厂应制定与数字化业务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整合、重塑传统业务流程并使之标准化,让各项业务活动产生的信息流能够顺畅流转。7. 1.4智能污水处理厂应建立与数字化业务相配套的

15、业务操作规程。4. 2信息标准化1. 2.1智能污水处理厂对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应用、数据资源、信息安全、信息化管理各项内容,应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以此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指导。4. 2.2智能污水处理厂应建立基础应用标准,明确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和运行维护过程中的要求,明确系统生命周期中涉及的相关技术架构、数据交换规范等。5. 2.3智能污水处理厂应建立数据资源标准,明确各类数据的分类原则和方法,规范信息系统的数据分类与编码、数据指标和图元与图形标准等。5. 2.4智能污水处理厂应建立信息安全标准,并满足以下要求:1在信息化规划、设计、建设、验收、测评、运行过程中,明确涉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

16、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的相关要求;2对信息化管理的职能、内容与要求等有详细的定义,明确信息化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管理、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5智能感知6. 1数据采集5.1.1智能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运行参数采集要求可按照表5.1.1的规定执行。表5.L1工艺运行参数采集要求序号点位指标不同等级智能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参数采集要求LlL2L31厂前污水管网流量可宜宜水质(包括但不限于:COD、电导率、PH等)可宜应2进水总管流量宜宜宜水质(包括但不限于:COD、TN、NH3-NsTP、电导率、PH等)可宜应3提升泵站液位等应应应4格栅栅前水深、栅后水深、冲洗中水的压力等应应应包

17、括栅前栅渣、异物智能图像识别等可宜应5初沉池泥位等应应应6生物池DO应应应MLSS应应应包括ORP、NH3-N.NO力-N、出水正磷酸盐等可宜应内回流量宜宜宜包括外回流污泥量、外回流污泥浓度等可宜应碳源投加量、除磷剂投加量、进水流量应应应风管压力、流量应应应序号点位指标不同等级智能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参数采集要求LlL2L37MBR池MLSS.压力、液位、出水流量、出水浊度应应应8二沉池包括泥位、出水SS或浊度、正磷酸盐、剩余污泥排放量、剩余污泥浓度等可宜应9深度处理单元(高效沉淀池)除磷剂投加量、PAM投加量、进水流量应应应出水SS或浊度可宜应出水正磷酸盐可宜宜包括回流污泥量、回流污泥浓度、混

18、凝区污泥浓度等可宜应10深度处理单元(反硝化滤池)碳源投加量、进水流量应应应溶解氧、进出水浊度可宜应进出水硝氮宜应应液位应应应反冲洗气量、反冲洗水量应应应11深度处理单元(砂滤池)进出水浊度宜应应液位应应应反冲洗气量、反冲洗水量应应应12深度处理单元(滤布滤池)液位应应应进出水浊度可宜应13总排放口COD、NH3-NsTN、TP、pH、等应应应流量应应应余氯可宜应14污泥浓缩池、储泥池、均质池液位/泥位应应应15储药池液位应应应序号点位指标不同等级智能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参数采集要求LlL2L316污泥干化车间干化温度、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应应应17污泥消化车间消化罐进泥流量、污泥循环流量、消化

19、罐压力、液位、消化污泥温度等应应应压力、流量等应应应有毒有害气体应应应18天然气罐区甲烷浓度等应应应19沼气(天然气)锅炉房锅炉入口沼气(天然气)管道压力、流量等;尾气、有毒有害气体等应应应20投氯消毒间二氧化氯浓度/氯气浓度等应应应21紫外线消毒照射渠(池)液位、紫外线强度等应应应22地下污水处理厂有毒有害气体等应应应23有限空间(包括但不限于:粗细格栅间房间内、进水泵房、污泥泵房、污泥浓缩、脱水机房等)有毒有害气体等应应应24高、低压配电柜温度、湿度等应应应5.1.2智能污水处理厂的设备运行参数采集要求可按照表5.1.2的规定执行。表5.L2设备运行参数采集要求序号点位指标不同等级智能污水

20、处理厂设备运行参数采集要求LlL2L31提升泵组/污泥泵组/反冲洗泵组等泵类设备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等(多参数智能电表)可宜应包括流量、压力、频率、温度、振动、泄漏信号等可宜应本地/远程状态、手动/自动状态、运行/停止状态、故障状态等应应应运行时间/累计时长等应应应2曝气风机/反冲洗风机/除臭风机等风机类设备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等(多参数智能电表)可宜应风压、风量、温度s/Smslis、导叶开度、频率等可宜应本地/远程状态、手动/自动状态、运行/停止状态、故障状态等应应应运行时间/累计时长等应应应3表曝机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等(多参数智能电表)可宜应本地/远程状态、手动/自动

21、状态、运行/停止状态、故障状态等应应应运行时间/累计时长等应应应4工艺调控电动阀门电流、开度信号、限位信号等可宜应本地/远程状态、手动/自动状态、运行/停止状态、故障状态等应应应运行时间/累计时长等应应应5格栅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等(多参数智能电表)可宜应本地/远程状态、手动/自动状态、运行/停止状态、故障状态等应应应运行时间/累计时长等应应应序号点位指标不同等级智能污水处理厂设备运行参数采集要求LlL2L36污泥脱水机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等(多参数智能电表)可宜应包括进泥量、进药量、中水冲洗压力、冲洗流量、空压机压力、滤布张紧压力、带速、转速、差速、温度、振动等可宜应本地/远程状

22、态、手动/自动状态、运行/停止状态、故障状态等应应应运行时间/累计时长等应应应7搅拌器/推流器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等(多参数智能电表)可宜应本地/远程状态、手动/自动状态、运行/停止状态、故障状态等应应应运行时间/累计时长等应应应转速应应应8沉砂池机械设备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等(多参数智能电表)可宜应本地/远程状态、手动/自动状态、运行/停止状态、故障状态等应应应运行时间/累计时长等应应应转速应应应9滓水器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等(多参数智能电表)可宜应本地/远程状态、手动/自动状态、运行/停止状态、故障状态等应应应运行时间/累计时长等应应应序号点位指标不同等级智能污水处理厂设

23、备运行参数采集要求LlL2L310吸/刮泥机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等(多参数智能电表)可宜应本地/远程状态、手动/自动状态、运行/停止状态、故障状态等应应应运行时间/累计时长等应应应11滤布滤池过滤机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等(多参数智能电表)可宜应本地/远程状态、手动/自动状态、运行/停止状态、故障状态等应应应运行时间/累计时长等应应应12除磷剂、PAM加药设备/碳源投加设备/投氯消毒设备/紫外消毒设备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等(多参数智能电表)可宜应本地/远程状态、手动/自动状态、运行/停止状态、故障状态等应应应运行时间/累计时长等应应应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运行温度、出水压力、液位、流

24、量、运行频率等应应应5.1.3智能污水处理厂的视频监控数据采集要求应符合表5.1.3的规定。表5.L3视频监控数据采集要求序号点位指标不同等级智能污水处理厂视频监控数据采集要求LlL2L31厂区出入口大门视频应应应2生产车间(如泵房、格栅、污泥脱水间、消毒间、鼓风机房等)视频应应应序号点位指标不同等级智能污水处理厂视频监控数据采集要求LlL2L33危化品储存间(包含盐酸储存间、氯酸钠储存间甲醇存储间)视频应应应4中央控制室视频应应应5化验室视频应应应6高低压配电室视频应应应7变电站视频应应应8厂区主要通道视频应应应9周界视频应应应10污泥消化区视频应应应11泵站视频应应应12无人值守车间视频应

25、应应13溢流口视频应应应14总排口视频应应应15监测监控站房视频应应应16涉危场所视频应应应17密闭空间场所视频应应应18臭气处置排放点视频应应应5.2数据传输5.2.1中央控制室与各现场控制站PLC之间应以工业以太网连接,支持ModbusTCP/IP标准协议。5.2.2数据传输频率应满足实际系统需求,并能根据结果进行动态调整。5.2.3电力仪表、现场仪表采集的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与PLC主站之间,应通过ModbusRTU协议进行通信,PLC控制站应配备串行通信模块,以便准确接收相关数据。5.2.4数据应保证完整性、准确性、可用性,数据的编码、采集与识别及数据传输安全应符合信息安全技术

26、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GB/T37025规定。5.2.5数据结构描述与数据交换报文要求应符合重庆市相关地方标准的规定。5.2.6数据传输应能够支持有线通信(ADSL/ISDN/光纤宽带等)和无线传输(GPRS、4G、5G等),应支持两种以上通信协议,具有多种远程通信方式。5.2.7远程数据传输应具有校验功能的通信协议,能够及时纠正传输错误的数据包。数据传输过程及参数命令、交互命令、数据命令和控制命令应符合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212规定。5.2.8数据信息的交互与共享应符合物联网信息交换和共享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B/T36478.2规定。5.3数据存储5.3.1智能

27、污水处理厂应采用开放型数据库:能够支持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和电子表格等各类数据格式;具备良好的可扩充性;能快速检索;具有原始数据保护功能以防恶意修改。5.3.2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或运算数据应自动存入数据库中,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应能够提供给管理(信息)系统共享。5. 3.3数据库应能实现以下功能:1历史数据存档和显示功能;2事件登录、事件检索和事件记录存档功能;3工艺参数设定功能;4数据库管理功能;5报表输出功能;6出错处理功能;7记录历史报警数据功能。5.3.4服务器工作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1服务器机房的温度宜保持在1827。C之间,相对湿度宜控制在40%60%之间,以防止过热导致设备

28、损坏或过湿引发短路;2服务器机房应保持室内清洁,避免尘埃和腐蚀性气体等污染物的侵入,以防止电路板短路或散热不良;3服务器应接入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以确保在市电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行,防止数据丢失,电压波动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防止对服务器硬件造成损害;4应合理布置服务器的电源线、网线和数据线,避免交叉干扰和杂乱布线,应使用标准的网线接口和数据线接口,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可靠。5服务器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防震、防盗设施,并设置消防系统以防范火灾风险。合理的布线管理也是确保服务器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5.3.5服务器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服务器的处理器、内存、硬盘、网络接口、操作系统应按需配置,

29、同时应考虑服务器的扩展性和可靠性;2服务器应选择合适的监控工具,设置合适的监控指标,实时监测服务器的运行状态、资源利用情况和服务可用性;3服务器应设置合适的告警规则和阈值,当服务器出现异常或者达到预警条件时,及时发送告警通知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4服务器应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网络安全防护软件,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弱口令密码。5.3.6服务器维护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定期对服务器进行巡检,检查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风扇和电源等是否正常,检查操作系统和服务软件的运行状态和配置是否符合最新规范要求;2应定期对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服务软件进行更新和升级,修复安全漏洞和

30、性能问题。更新过程中,注意备份重要数据和配置文件,以免造成数据丢失和服务中断;3应定期清理和备份服务器的日志文件,确保日志文件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对重要的日志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4应定期对服务器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包括数据库、文件和配置文件等。备份数据时,注意选择合适的备份策略和存储介质,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5服务器的数据应按需保存,视频数据应保存不少于90天,其他数据(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应保存不少于10年。5.3.7污水处理厂信息基础设施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5.4数据治理5.4.1智

31、能污水处理厂应建数据仓库,对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为联机分析、联机业务处理以及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5.4.2数据仓库宜建有数据异常识别模块、数据清洗模块、数据统计分析模块、数据共享与交换模块、数据建模模块、数据可视化模块以及数据管理等模块。5. 4.3智能污水处理厂宜通过人工智能等数据清洗技术对污水处理厂各类缺失数据进行补缺,对错误或离群点数据进行校正,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6智能控制6. 1基本规定6.1.1智能控制场景的选取应结合控制环节特性、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当条件不满足和必要性不强时,不宜盲目追求智能控制。6.1.2智能污水处理厂宜构建智能控制通用模型库

32、模型库的内容应包含数据模型或机理模型及其运行框架,污水处理厂开展智能控制功能建设时,可在模型库中选取控制模型。6. 1.3开展智能控制功能建设的工艺环节,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明确所应用的调控模型,不应仅使用黑箱模型作为控制模型;2应设定临界值延迟保护机制,避免设备频繁启停;3开展智能控制功能建设的工艺环节上线后应能实现电耗、药耗或劳动强度明显下降。6.1.4不同等级智能污水处理厂工艺调控要求可按照表6.1.4的规定执行。表6.1.4调控要求工艺环节调控类别不同等级智能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调控要求LlL2L3提升泵组智能控制可宜应污水预处理智能控制可宜应生物池曝气智能控制可宜应硝化液内回流智能控制

33、可宜应工艺环节调控类别不同等级智能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调控要求LlL2L3生物池污泥外回流与排放智能控制可宜应生物池推流智能控制可宜应生物池碳源投加智能控制可宜应除磷剂投加智能控制可宜应氯消毒剂投加智能控制可宜应污泥脱水智能控制可宜应6.2控制方法6. 2.1提升泵组实现智能控制可采用以下方法:1模型建立:根据模型需要采集水泵历史运行数据,水泵性能曲线等参数,以及表5.1.1和表5.1.2水泵相关监测数据,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后,建立提升泵组智能控制数据模型;2泵组控制:通过模型控制保持集水池在较高液位下安全运行、保持提升泵运行在高效区间,从而降低泵组能耗,同时延长泵组使用寿命。6. 2.2污水预

34、处理实现智能控制可采用以下方法:1模型建立根据模型需要采集格栅间及初沉池历史运行数据,前端污水提升历史数据及后端生物池运行数据,以及表5.1.1和表5.1.2格栅间及初沉池监测数据,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后,建立预处理智能控制数据模型;2模型控制:通过模型控制提升预处理效果,保障后端工艺环节高效运行。6. 2.3生物池曝气实现智能控制可采用以下方法:1模型建立:根据模型需要采集生物池历史运行数据,以及表5.1.1和表5.1.2生物池监测数据,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后,建立机理模型或数据模型,或融合机理模型的数据模型;2模型控制:通过曝气智能控制模型调节鼓风机工况和线性控制阀的开度,实现按需供气,以

35、节约曝气能耗。6. 2.4硝化液内回流实现智能控制可采用以下方法:1内回流量计算:根据曝气智能控制模型计算脱氮所需内回流量;2泵组控制:根据模型计算的内回流量,自动调节内回流泵的运行工况,以在满足脱氮除磷目标的前提下降低内回流泵组的能耗。6. 2.5生物池污泥外回流与排放实现智能控制可采用以下方法:1外回流量与剩余污泥排放量计算:根据曝气智能控制模型计算生物池所需外回流量以及剩余污泥排放量;2泵组控制:根据模型计算的外回流量和剩余污泥排放量,自动调节外回流泵和剩余污泥排放泵的运行工况,以在满足脱氮除磷目标的前提下降低泵组的能耗,同时提高剩余污泥的含固率。6.2.6生物池推流实现智能控制可采用以

36、下方法:1流场分析:通过对生物池和潜水搅拌器进行三维建模,运用流场分析工具进行流场模拟,分析生物池的污泥浓度分布、流速分布、流线分布等情况;2推流器控制:在保证推流效果的前提下,通过流场分析模型合理控制推流器的启停台数、次数和运行频率,以尽量节省推流电耗并均衡各推流器的运行时间。6. 2.7生物池碳源投加实现智能控制可采用以下方法:1碳源投加量计算:对于生化池,可根据曝气智能控制模型计算碳源投加量;对于反硝化滤池,可根据历史生产运行数据和表5.1.1和表5.1.2相关监测数据,建立机理模型或数据模型,或融合机理模型的数据模型计算碳源投加量;2泵组控制根据模型计算的投加量自动控制碳源投加泵组,实

37、现按需投药,在保障出水COD、TN达标的前提下降低投药量。6. 2.8除磷剂投加实现智能控制可采用以下方法:1除磷剂投加量计算:对于生化池,可根据曝气智能控制模型计算除磷剂投加量;对于高效沉淀池,可根据历史生产运行数据和表5.1.1和表5.1.2相关监测数据,建立机理模型或数据模型,或融合机理模型的数据模型计算除磷剂投加量;2泵组控制根据模型计算的投加量自动控制除磷剂投加泵组,实现按需投药,在保障出水TP达标的前提下降低除磷剂消耗。6. 2.9氯消毒剂投加实现智能控制可采用以下方法:1氯消毒剂投加量计算:可根据消毒池历史生产运行数据和表5.1.1和表5,1.2相关监测数据建立机理模型或数据模型

38、或融合机理模型的数据模型计算氯消毒剂投加量;2泵组控制根据模型计算的投加量自动控制氯消毒剂投加泵组,实现按需投药,在保障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降低氯消毒剂消耗。6. 2.10污泥脱水实现智能控制可采用以下方法:1模型建立根据污泥浓缩池和脱水机历史生产运行数据和表5.1.1和表5.1.2相关监测数据,建立数据模型;2模型控制:通过数据模型驱动污泥脱水工序进泥,满足污泥处理系统的自动运行,以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并合理安排处理工序,实现排泥、消化、浓缩、脱水、干化等工艺环节匹配运行,最终实现充分利用排泥水池容积,减少设备运行时间并避免溢流,实现节水、节药、节电目标。7智能管理7. 1一般规定7.

39、1.1污水处理厂智能管理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1管理系统的建设应设计合理,原则上在现有系统中已有的功能模块,新建系统中不作重复建设;2管理系统应能支撑对应业务的智能化办公;3管理系统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建设系统间的数据接口;4管理系统应能根据上级单位管理要求,实现与上级平台的数据交换共享。7.1.2污水处理厂的智能管理系统建设要求可按照表7.1.2的规定执行。表7.L2智能管理系统建设要求建设内容不同等级智能污水处理厂的智能管理系统要求LlL2L3可视化可宜应设备管理可宜应巡检管理可宜应化验管理可宜应能源管理可宜应碳排放管理可宜应安全管理应应应7.2可视化7.2.1在进行智能污水处理厂可视化建设时

40、可采用BIM.3DmasSU等技术进行建模,并采用先进高效的渲染引擎进行可视化展示。7.2.2智能污水处理厂建模应符合表7.2.2的要求。表7.2.2智能污水处理厂建模要求序号智能污水处理厂等级建模技术范围精度要求1Ll3DmaxxSU等主要构筑物和设备LOD3002L2BIMx3Dmax等全厂LOD3003L3BIMx3Dmax等全厂LOD400注:精度要求参照市政工程信息模型交付标准(DBJ50T-283)07.2.3全厂可视化模型应明确主要设备的资产类别、名称、位置、型号、采购信息、维护周期、运行状况、管养数据、模型编码等,并通过设备编码与设备模型进行关联,建立主要资产管理数据库。7.2

41、4全厂可视化模型应包含厂区各类工艺管道数据(水、泥、气、药等),介质流量、阀门开关、管道连贯性等内容。7.2.5有对外接待展示需求的智能污水处理厂可设置大屏展XlLiZFU而。7.3设备管理7.3.1对风机、水泵、阀门等设备资产信息应进行数字化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档案、设备运营维护、备品备件及设备报废等内容。7.3.2应按照资产类型、存放地点和具体信息对设备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维护,同时对设备的采购、报废、转移、维修、报废、转移、维修、借用和盘点进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形成从申请单上报、申请单审批到执行结果的动态管理,并在线生成资产统计报表、资产分类汇总报表、资产明细账表和资产折旧情况表。7.3

42、3应实现设备维修、维保工作全过程标准化流程管理,健全及时反馈制度确保工作任务状态可跟踪,并且与库存备件的出库信息相关联,规范库存备件的使用情况。7.3.4应能够查看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包括档案、维修维保情况、备品备件情况和寿命分析情况等。7.3.5系统应建设电脑端,用于支撑管理人员统筹管理设备台账,安排审核工单、保养工单、报修单、维修工单等,查看月报和故障分析。7.3.6系统应建设移动端用于支撑现场运行维护人员执行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工单。7.4巡检管理7.4.1应能储存巡检人员定位、异常停留的报警巡检时间和轨迹信息,巡检过程中应能主动推送巡检标准及注意事项等信息,巡检人员可以基于推送情况填报数据,确认巡检项。7.4.2巡检过程应能够对主要设备和重要数据进行实时监控,随时随地查看现场生产运行数据、历史曲线、处理故障和报警信息。7.4.3智能移动终端可支持技术专家与巡检、值守人员之间进行视频通话,由技术专家直接指导现场生产。7.4.4对于巡检范围较大的场景,应建立基于GISs北斗定位的巡检系统,能够实现对各种重要涉水设施、排口等的定位和查看。7.4.5应支持根据需要自定义巡检计划、任务和流程,合理划定巡检区域范围,并安排巡检人员进行巡检。7.4.6应支持巡检信息发布、巡检结果反馈、上传和归档,支持巡检过程中人员、车辆设备的定位及轨迹查询,支持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