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96023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 特征码 KoeTzRtKJceBQsLjtsFa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 享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XX 号) ,深入推进我省政务 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从全局上和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 我省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 息孤岛”问题,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推进“互联 网+政务服务”及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工作总体部署,紧紧 围绕 xx 省“数字

2、政府”改革建设需要,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 整合共享,大力提升政务服务网上供给能力,统筹构建一体整 合大平台、共享共用大数据、协同联动大系统。 第 2 页 (二)基本原则。 按照“六个统一”的总体原则,有效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系 统整合共享,切实避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重复投资、重复 建设。 1.统一工程规划。围绕落实国家和省政务信息化工程相关 规划,构建形成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的顶层 架构,形成覆盖全省、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 建立物理分散、逻辑集中、资源共享、政企互联的政务信息资 源大数据,构建深度应用、上下联动、纵横协管的协同治理大 系统。 2.统一标准规范。注重数

3、据和通用业务标准的统一,开展 全省政务信息化总体标准研制与应用,促进跨地区、跨部门、 跨层级数据互认共享。建立动态更新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确保政务信息有序开放、共享、使用。 3.统一需求管理。梳理省级各部门内部分散、独立的信息 系统建设需求,在统一数据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全省 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 第 3 页 4.统一备案管理。实施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维备案制, 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和运维经费审批在同级政府政务信息共享 主管部门的全口径备案。 5.统一审计监督。开展常态化的政务信息系统和政务信息 共享审计,加强对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成效的监督检查。 6.统一评价体系。研究提出政务信息

4、共享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政务信息共享评价与行政问责、部门职能、建设经费、运 维经费约束联动的管理机制。 (三)工作目标。 20XX 年 12 月底前,由省审计厅牵头,各地级以上市负责 组织本级和区县政务信息系统审计,全面摸清各级各部门政务 信息系统底数,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工作奠定基础。省级各部 门基本完成本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清理工作。实现省、市两 级共享交换平台对接。省电子政务主管部门统筹建立全省政务 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部门负责整合梳理各自 的相关数据资源,按国家相关要求编制完成信息资源目录。政 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一些涉及 第 4 页 面宽、应用广

5、泛、有关联需求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 通。2018 年 6 月底前,建成全省一体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实现省、市、县三级联通,同级部门数据对接。建设全省统一 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初步实现我省政务信息系统和国家 政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并推进各地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 享工作。加强全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审计、监督和评价,推动 政务信息化建设模式优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在重点领 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纳入整合共享范畴的政务信息系统包括由政府投资建设、 政府与社会企业联合建设、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或需要政府资 金运行维护的,用于支撑政府业务应用的各类信息系统。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政务

6、信息系统梳理,加快消除“僵尸”系统。 组织开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专项督查,全面摸清省级各部 门政务信息系统情况。20XX 年 11 月底前,省审计厅牵头组织 开展对省级各部门的政务信息系统审计,实现部门全覆盖,全 面摸清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的底数。掌握各部门信息系统数量、 名称、功能、使用范围、使用频度、审批部门、审批时间、经 费、承建和运维单位、使用网络、是否清理等,形成自查报告 第 5 页 (省审计厅牵头,省级各部门配合) 。省级各部门提出本部门清 理整合的信息系统清单和接入共享平台的信息系统清单,在前 期我省政务数据资源梳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需要其他 部门提供共享的信息资源需求(省

7、级各部门负责) 。20XX 年 12 月底前,各地级以上市组织本地区政务信息系统统计,并按时 将情况汇总到省府办公厅(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牵头) 。 20XX 年 11 月底前,基本完成对系统使用与实际业务流程 长期脱节、功能可被一个或多个系统替代、所占用资源长期处 于空闲状态、运行维护停止更新服务,以及使用范围小、频度 低的“僵尸”信息系统的清理工作。省府办公厅将对相关工作 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省级各部门负责) 。2018 年 3 月底前,各 地级以上市初步清理本地区“僵尸”系统,深化“大系统”的 有关工作(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牵头) 。 (二)加快系统联通,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在我 省“数字政

8、府”改革建设的框架下,推进政府政务信息系统与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联通。加快推动分散隔离的各类政务专 网向省电子政务外网或内网整合,整合后所有政务信息系统按 要求分别接入省电子政务内网或省电子政务外网的政务信息资 源共享平台,实现系统联通。20XX 年 12 月底前,省、市要分 别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并实现国家、省、市数 第 6 页 据共享交换平台的逐级对接,实现与国家平台间的“网络通、 数据通、业务通” (省府办公厅牵头,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配合) 。 2018 年 6 月底前,省级各部门原则上要将网络整合后的政务信 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按必要程序审核或评测审批后,接入省政务 信息资源共

9、享平台,实现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省府办公厅、 省委机要局牵头,省直有关部门配合) 。2018 年 6 月底前,各 地级以上市参照省级做法完成系统和数据联通,市级政务信息 资源共享平台向上对接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向下覆盖县 级部门,横向联通市级各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牵头) 。 2018 年起,凡已明确需接入而实际未接入省政务信息资源 共享平台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省级财政原则上不予安排运维 经费(省财政厅牵头) 。 (三)推动设施共建,加快省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参照国 家电子政务外网相关标准规范,完善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 建设技术规范、网络资源分配规划和运行维护质量标准。全面 升级电子政务

10、外网,加快建设 xx 省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继续 推进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实现省、市、县、镇四级 政府全覆盖。20XX 年 12 月底前,基本实现市县级政府部门的 网络接入(省府办公厅牵头,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配合) 。2018 年 12 月底前,基本具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业务 第 7 页 的支撑服务能力,完善政务外网骨干网,省级公共互联网出口 带宽升级到万兆,省到地市骨干网带宽升级到万兆,市到县区 骨干网带宽升级到千兆,县到乡镇骨干网带宽升级到百兆;初 步建成电子政务外网物理隔离域和备份网(省府办公厅牵头, 省级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配合) 。 20XX 年 11 月底前

11、,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全省政府各类 业务专网都要完成与省电子政务内网或外网的有效联通(省府 办公厅牵头,省级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配合) 。 (四)促进信息共享,完善全省一体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交换平台建设与应用。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共享平台建设的 相关要求,推进我省电子政务内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我省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推 广应用,构建省、市、县三级一体化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覆盖各级政府部门,促进重点领域政务信息资源跨地域、跨层 级、跨部门的全省共享与应用,并实现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枢 纽对接。2018 年 6 月底前,完成县级各部门接入与应用,构建 “两级平台、三级管理”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各地级以 上市府办牵头) 。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依托,建成全省人 口公用信息资源基础库和法人公用信息资源基础库,完善相关 标准规范与管理制度,丰富基础库数据服务方式和内容(省府 第 8 页 办公厅牵头,省级有关部门配合) 。 (五)推进全省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建立健全网站建设与 应用。继续完善“开放 xx”全省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