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6416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静脉治疗不包括以下哪种方法?A.静脉注射B.静脉输液C.静脉输血D.皮下注射2.输液港(植入式给药装置)的定义是?A.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B.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C.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D.一次性使用的输液工具3. 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I、考核合格且有几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操作者完成?A. 2年B. 3年C. 4年D. 5年4

2、 .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A.长期静脉输液治疗B.持续静脉输注具有刺激性或发疱性的药物C.短期静脉输液治疗D.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5 .PICC不宜用于?A.中长期静脉治疗B.输注任何性质的药物C.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D.血流动力学监测(耐高压导管除外)6 .输液器应每多久更换1次?A. 8hB. 12hC. 24hD. 48h7 .发生静脉炎时,应拔除PVC,可暂时保留PICC;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还应采取什么措施?A.立即进行患肢功能锻炼8 .抬高患肢,避免受压,必要时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C.对患肢进行按摩D.在患肢涂抹外用药膏8.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

3、止输液并拔除哪种导管?A. PVCB. PICCC. CVCD. PORT9.抗肿瘤药物配制区域应为相对独立空间,宜在哪种生物安全柜内配制?A. I级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B. II级或In级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C. IV级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D.普通生物安全柜10.发生针刺伤时,应按照哪个标准进行防护?A. GBZ/T213B. WS/T313C. WS/T623D. GBZ/T193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脉治疗常用工具包括注射器、输液(血)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附加装置等。2 .无菌技术是在执行医疗、护理操

4、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3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体温38C)、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4 .药物渗出是指静脉治疗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5 .药物外溢是指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6 .操作前后应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规定,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7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可用于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刺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8

5、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和血流动力学监测(耐高压导管除外)。9 .输注脂肪乳剂、化疗药物以及中药制剂时宜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10 .外周静脉留置针宜72h96h拔除导管。三、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些人员可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A.注册护士B.医师C.乡村医生D.未经培训的护理人员2 .导管使用、维护与拔除应遵循哪些要求?A.应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完成B.无需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C.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D.可随意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3.以下哪些操作属于无菌技术操作原则?A.静脉注射B.静脉输液C.静

6、脉穿刺D.导管维护和拔管4.选择穿刺部位时应注意哪些事项?A.宜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B.成年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C.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D.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5.PICC穿刺步骤包括哪些?A.核对置管医嘱,查看相关检验、检查报告B.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C.用超声评估穿刺血管走形、深度、直径等,选择合适的导管D.测量双侧臂围和预置管长度6.输液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A.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B.定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C.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表现D.输入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7 .关于输血的操作,下列

7、哪些说法正确?A.输血前应了解患者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8 .输血前和床旁输血时应分别双人核对输血信息C.输血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监测D.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处理8.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的要求有哪些?A.经PVC输注药物前应确定导管在静脉管腔内B.PICC.CVC.PORT冲管和封管应使用IOmL及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C.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D.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1.2倍以上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9.发生药物渗出与药物外渗时,应采取哪些措施?A.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B.抬高患肢,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C.观察渗出或外渗区域的

8、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D.在患肢涂抹外用药膏10.抗肿瘤药物防护措施包括哪些?A.抗肿瘤药物配制区域应为相对独立空间B.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环境中宜配备溢出包C.配药时操作者应戴双层手套、一次性口罩D.所有抗肿瘤药物污染物品应丢弃在有毒性药物标识的容器中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2 .PICC穿刺后应通过X线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3 .外周静脉留置针附加的输液接头宜随外周静脉留置针一起更换。4 .输注的两种不同药物间有配伍禁忌时,无需冲洗或更换输液器。5 .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d更换一次,无菌纱布

9、敷料应至少每2d更换一次。6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停止输液,更换药液及输液器,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并保留原有药液及输液器。7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时,应在穿刺部位涂抹外用药膏。8 .抗肿瘤药物外溢时,操作者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9 .静脉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需求随意调整输液速度。10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可以重复使用。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静脉治疗的定义及常用工具。2 .操作前评估应包括哪些内容?3 .简述PICC穿刺的步骤。4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有哪些及相应的处理原则?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D2. C3. D4. C5. C6. C7. B8. A9.

10、B10. A二、填空题1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2 .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3 .菌血症或真菌血症4 .非腐蚀性药液5 .药物意外溢出6 .WS/T3137 .单次给药8 .中长期静脉治疗9 .精密过滤输液器10 .72h96h三、多选题1. ABC2. AC3. ABCD4. ABCD5. ABCD6. ABCD7. ABCD8. ABCD9. ABC10. ABCD四、判断题1. 2. 3. 4. X5. 7. 8. 9. 10. 五、简答题1 .静脉治疗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注射器、输液(血)器、

11、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附加装置等。2 .操作前评估应包括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宜选择管径细管腔少的导管。3 .PICC穿刺步骤包括:核对置管医嘱,查看相关检验、检查报告;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宜用超声评估穿刺血管走形、深度、直径等,选择导管/静脉管径比W45%的导管;指导患者配合操作,患者取舒适体位,手臂外展与躯干呈4590。,测量双侧臂围和预置管长度;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直径三20cm,建立最大化无

12、菌屏障;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检查导管完整性;在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按需要进行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静脉穿刺宜采用塞丁格技术,操作成功后,缓慢送入导管至预测量长度;抽回血,确认导管位于静脉管腔内,冲封管后应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导管,敷料外应注明日期;置管中可采用超声、心腔内电图等技术辅助定位;通过X线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应记录穿刺静脉、穿刺日期、导管刻度、导管尖端位置等,测量双侧上臂臂围并与置管前对照。4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包括静脉炎、药物渗出与药物外渗、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输液反应、输血反应、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等。处理原则分别是:静脉炎应拔除PVC,可

13、暂时保留PICC,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抬高患肢,避免受压,必要时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变化并记录;药物渗出与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观察渗出或外渗区域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及置管侧关节活动和远端血运情况并记录;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时,应抬高患肢并制动,不应热敷、按摩、压迫,立即通知医师对症处理并记录,观察置管侧肢体等情况;导管堵塞时,应分析堵塞原因,不应强行推注生理盐水,确认导管堵塞时,PVC应立即拔除,PICC.CVC、PORT应遵医嘱及时处理并记录;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PVC,暂时保留PICC.CVC.PORT,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输液反应应停止输液,更换药液及输液器,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并保留原有药液及输液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输血反应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畅,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保留余血及输血器,并上报输血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时,应分析原因对症处理,不应在穿刺部位涂抹外用药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完整性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