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598476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工作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工作情况汇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特征码 fspSKSJorWwebtqSwLec 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办好教育是各级政 府的天职和本份。近几年来,特别是 20XX 年下半年以来,我们 传承历届班子重教尚文、兴教强市的理念和思路,大力实施教 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走出一条县级政府创办兴办大办教育的 丰城之路。 丰城现有人口 150 万,中小学校 548 所,在校学生 18.78 万人, 其中村小 441 所、村小学生 45051 人、农村学校教职工 3225 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发展的刚性需求持续扩大,倒 逼我们创新理念,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教育发展体

2、系化、标准 化和人本化,并向“创新、创业、创牌”方向阔步迈进。 一、始终保持适度超前办学的大气候,以资金大投入、学校大 扩容、师资大提升推动教育发展体系化 推动教育发展体系化,是丰城市本届政府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 第 2 页 主要目标。20XX 年以来,我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在用钱、用 地、用人上做到“三个优先”:一是用钱优先。投资近 20 亿元 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扩建 18 所学校。二是用人优 先。通过全省教师招聘考试、 “三定向” 、引进研究生和免费师 范生以及“三支一扶”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 20XX 年到 20XX 年,四年引进教师 1837 名,其中引进研究生

3、250 名。三是用地优先。我们宁愿少上产业项目,也要为学校 建设预留用地,20XX 年以来,我们教育划拨用地近 2000 亩。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包含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完整教育体系。 一是为了回答农村留守儿童去哪里,我们启动农村公办中心幼 儿园全覆盖。为了推动丰城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近年来实施 了三大全覆盖工程,即农村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农村公路 建管养运全覆盖、农村垃圾清理回收无害化集中处理全覆盖, 其中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工程行动最快、成效最好。从 20XX 年起,我们市、乡两级投资 2 亿元在各乡镇(街道)分别建设 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规划

4、建筑面积 12.9 万平方米,可容纳幼 儿 12000 名。目前,全市 32 个乡镇(街道)有 30 个建成投入 使用,明年将全部投入使用。同时,我们还因地制宜,整合利 用上级项目资金,改建农村闲置校舍 93 个,增设小学附属幼儿 园 184 个,解决了 2 万多名农村幼儿的入园问题。 二是为了回答教育的根在哪里,我们努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 第 3 页 展。20XX 年以来,面对越来越突出的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市 本级财政对城区中小学校基础建设投入 7.6 亿元,新建了剑声 中学、市第三小学、市第四小学等 3 所学校,改扩建孺子学校、 市职中、实验小学、新城中心学校等 12 所学校,新增学生容

5、量 9000 人,较原有学校容量增长 65%。为改进农村办学条件,促 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市 32 个乡镇(街道)持续加大教 育投入,累计投入达 8 亿元,其中超亿元的乡镇有 3 个,超 5000 万元的有 10 个。比如,曲江镇投资 3000 多万元,新建和 改造全镇所有农村小学及教学点,加上新建公办中心幼儿园和 曲江中学,教育硬件建设投入超 1 亿元。 三是为了回答青少年的出路在哪里,我们积极扩大高中教育。 20XX 年丰城初中毕业生有 16000 人,高一学生容量仅有 8000 人,初升高比率在宜春市各县市区中较低,只有 50%左右。为 了实现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普及高中的目标,我们

6、投资 5 亿元 新建丰城中学东校区,可容纳学生 8000 人,今年秋季正式开学; 投资 1500 万扩建丰城二中,新增学生容量 2000 人。通过扩容, 高一学生容量达到 13000 人。今年秋季我市初中毕业生人数 16190 人,市内高一年级录取 11029 人,加上在外就读职业学 校约 2500 人,初升高比率达到 85%,基本实现普及高中教育目 标。20XX 年高考,丰城一本上线 1064 人、二本上线 2672 人, 600 分以上 110 人,分别比 20XX 年增长 48%、14%、115%,20XX 年三项指标首次均跃升宜春市第一。 第 4 页 四是为了回答产业升级的人才支撑在哪

7、里,我们着力做大做强 职业教育。20XX 年,我们引进江西科培投资有限公司,投资 7 亿元建设洪州职业学院,规划占地 1200 亩,校舍建筑面积 30 万平方米,招生规模 1.5 万人,今年秋季一期工程建成开学, 从此改写了丰城没有高等院校的历史,为丰城教育发展体系化 填上了关键的一块拼图。20XX 年,我们还投资 2600 万元,新 建市职业中学,开设了 12 个特色专业课程,招生人数连续三年 突破千人,占全宜春市的一半。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就业率 近 100%。 二、始终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阵地,以前瞻大气的理念、前所 未有的力度推动学校建设标准化 20XX 年,按照朱虹副省长在全省农村义务

8、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工程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精神和全省统一部署,我们全面启动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投资 1.63 亿元,对全市 355 所 村小和教学点实施标准化改造。 一是超前对接,高度重视。20XX 年 7 月 22 日,强卫书记在省 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全省要筹资 50 亿元,用 3 年时间改造 1 万个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市委、市政府高度敏 感,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积极对接,立即召集教育、财 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最边远的 10 个村小(教学点)进行调 研,布置调查摸底、建立基础数据库、组织培训等相关工作。 在推进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原省财政厅副厅长、现任省委副秘

9、 第 5 页 书长兼省委农工部毛祖逊部长,省教育厅喻晓社副厅长、肖志 华副厅长,宜春市周志平副市长等领导先后来丰城实地视察指 导,为我们推进标准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明晰了重点。20XX 年 8 月 20 日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后, 我们立即启动这项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农村义务教育 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全面铺开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二是标准规划,高效操作。我们按照“县级主导、乡镇主体、 够用实用、填平补齐”的原则,提出了“十有三化四配备”的 建设标准, “十有”是:班班有教室、教师有办公室、教师有宿 舍、校校有食堂、校校有自来水、校校

10、有厕所、学校有围墙、 校校有值班室、学生有活动场所、校校有校门;“三化”是: 校园绿化、道路硬化、环境美化;“四配备”是:为每个学生 修缮配备课桌凳、配备必要的图书资料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 音乐体育美术三个学科必要的教学器材、配备幼儿班教学必要 的教具和玩具。按照“够用、实用、巧用”的原则,对 355 所 学校制定“一校一策”建设改造方案,具体落实每一个项目, 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能改建的不新建,能整合的不 扩建,能使用的不拆建。比如小港镇属带状地形,许多教师都 争着安排在邻近城区的教学点,而不愿意靠近南昌边界教学点。 经过标准化建设,老师宿舍有了卫生间、厨房,配备了空调、 热水器,现

11、在偏远学校的农村老师都能够安心舒心地工作。 第 6 页 三是精心结合,高压推进。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六个结 合”,即与农村学校网点布局规划相结合、与农村学校周转房相 结合、与校安工程相结合、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与集 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促进区域内均衡相结合,制定 改造工程验收方案,确保建设一所、验收合格一所、安全使用 一所。建立项目督查管理机制,高压推进,做到月督查、季调 度、年总结,并将结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乡镇街道的年度绩 效考评考核。目前,355 所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启动,其中竣 工 299 所,在建 56 所,累计完成投资 1.36 亿元,占总投资 73.6%,明年春

12、季可全部完成。农村义务学校标准化建设贴民心、 顺民意,得到了广大农村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比如,孙渡 街办栗头小学有 22 个学生,原来的教室就在教师罗义生的家里, 条件艰苦,学生都挤在一起上课,通过标准化建设,投资 28 万 元新建了栗头小学,标准教室、运动场、器材等一应俱全。学 生、老师原来把家当学校,现在把学校当家。 三、始终坚持带着良心和责任办教育,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勇 于负责的态度推动教育发展人本化 让残疾儿童、贫困学生和问题少年得到正常教育,让教师安心、 舒心教学,实现职业价值,体现了政府的良心和责任。我们坚 持把这种良心和责任转化为政府的人本关怀。 一是新建特教学校。残疾儿童不接

13、受教育将成为包袱,为了让 残疾儿童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从包袱变为财富。20XX 年,我 第 7 页 市成立了特教学校,20XX 年,又投资 2600 万元在新城区新建 了一所高标准的特教学校,可容纳学生 200 多人。20XX 年秋季 新校正式开学,现有在校学生 129 人。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西省 特殊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特殊人才艺术培养基地。 二是创办阳光学校。20XX 年,我们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叛逆、厌 学、亲情淡漠等不良习惯的青少年,创办了阳光学校。20XX 年, 进一步完善学校硬件设施,拓展行为矫正、心理健康教育、素 质扩展训练等课程。两年来,阳光学校已矫正学生 388 人,其 中 103

14、人返回原校就读,128 人升入职业中学,社会反映良好。 我们挽救了一个问题少年不过早流向社会,就可能挽救了一个 濒临发生悲剧的家庭。 三是实施“暖心”工程。面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师,我们采取针 对性办法化解困难。比如,出台教师跨乡镇调动办法,在乡镇 小学教师不超编的情况下,对工作满三年要求调回家庭所在乡 镇学校的教师,优先调动工作,仅今年就调动 120 名教师回原 籍任教。比如教师陈马强在蕉坑乡中心小学任教,家却在隍城 镇,两地相距近 100 公里,车程要 2 个小时,今年顺利调回隍 城。面对困难学生,我们及时送温暖,逐步建立完备的控辍保 学体系和贫困学生社会救助体系。连续 8 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

15、 教育经费 3 个 100 万,其中 100 万元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我们还建立了干部扶助、社会资助、企业捐助、群众互助机制, 切实保障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20XX 年以来,全市共结对帮扶 第 8 页 贫困学生近 2000 名,社会捐助达 1500 余万元。 尽管近几年我市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发展教育过 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发展中的烦恼。一是起步的烦恼。比 如,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刚刚起步,明年将全部投入使用。 按照每个班级配备“二教一保” (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的标 准计算,需要近 400 名教师,还缺教师 300 多名。与民办幼儿 园生均收费 3000 元相比,公办幼儿园

16、生均收费约 1600 元,而 生均成本约 1700 元,学校运营压力较大。再如,洪州职业学院 也是刚起步,20XX 年有 350 个招生指标,实际只招收了 43 人。 二是城乡互动的烦恼。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学 生流动过快,城区教育资源吃紧。20XX-20XX 年,全市流入城 区学校的农村小学生 6124 人、初中生 5421 人,并且逐年递增。 城区“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据 20XX 年秋季入学数据统计, 城区小学平均班额 72 人,初中平均班额 75 人。相比之下,农 村教育资源却出现了“空心化”现象,比如孙渡街道三溪小学 是地处市郊的一所完小,20XX 年度有学生 400

17、多人、老师 26 名,今年仅有 19 名学生,老师 5 名,一栋有 15 个标准教室的 教学楼仅用了 3 间,一栋食堂完全闲置。三是教育投入可持续 的烦恼。20XX-20XX 年,全市学校基础建设累计投入达 19.96 亿元,其中 20XX 年 5.65 亿元、20XX 年 8.15 亿元、20XX 年 6.16 亿元。但从今年开始,土地财政的时代已基本终结,地方 政府财力越来越有限,教育可持续投入难度加大。 第 9 页 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动力,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新起点, 在现有基础上,全力启动我市教育“创新、创业、创牌”三大 行动。一是勇于创新。第一是深化教育投融资改革,强化市场 化运

18、作理念,加大引进民办学校力度,营造社会资本办教育的 浓厚氛围,破解政府投入有限的难题。第二是探索农村教育综 合改革,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打破城乡教 育均衡发展的壁垒,实现城乡学校优质师资共享、优质校园文 化共建,让农村学校留得住老师,留得住学生。第三是深化校 长队伍建设改革,完善校长选拔、考核及激励机制,选用师德 师风高、管理能力强的人担任校长,让一个好校长带动一群好 老师,带活一所好学校。二是善于创业。教育是一项伟大而高 尚的事业。我们将切实履行政府抓教育工作的职责,动员校长 创新业、教师创事业、学生爱学业,激发社会各界重视教育、 关心教育的热情,让老师更加敬业专业,让学生更加爱学优学, 让社会更加兴教助教。三是敢于创牌。努力打造一批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品牌,更多地争取国家项目 资金的扶持,使丰城的教育真正成为丰城发展的核心名片,更 好地发挥教育在育人方面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不可替代、 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