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时代的觉醒.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98771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时代的觉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时代的觉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时代的觉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时代的觉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改革开放 40 周年主题征文:时代的觉醒 特征码 YVqChuWJZExgOLOObzMJ 改革开放 40 周年主题征文:时代的觉醒 时代的觉醒 回顾在 x 疆于田农村改革的日子 唐异常 引子 1978 年春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像一声震天撼地的春雷,把沉睡的大地惊醒了,把人们的思想 激活了。我就是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从城市下到农村, 参 与了一场农村经济改革。 “这是真实的吗?” 1980 年 初,我应新任于田县委书记卢凤章同志的诚恳 的特别邀请,举家从和田市迁到于田县来了。 第 2 页 来于田之后,卢书记找我作过一次长谈。他说,于田是 农业县,只要农业生产

2、上去了,我这个县委书记就算没有白当, 否则便无法向老百姓交待。我觉得他能有这样的想法,是十分 可贵的,想为人民干一番事业,有什么不好的呢?即使是出于 功利的目的。他要求我协助他做些事情。我说,我也没有什么 本事,但我愿意了解一些真实情况作为您决策的参考。只是有 个条件,我不坐办公室,我必须到农村去作调查,而且不能给 我太多的限制。我一定会很认真地把调查的真实情况向您汇报。 他当即表态:给你派一辆小车、一个司机、一个翻译,调查什 么,到哪里去调查,由你决定。于是,我成了一个很自由的人 在于田县广大农村里自由活动。 我原以为有了县委书记的尚方宝剑就会一切很顺利,事 实上行动起来要比想象的复杂得多。

3、 我来到十月公社,听农民反映,这个公社的十大队五小 队是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小队。我便向公社一位四十岁左右身 体有些发福的维族领导提出,要去这个小队看看,这位领导以 种种理由阻挡我们,说路不好走呀,你们的生活没法解决呀等。 我说,这些由我们自己想办法。他的态度变得生硬起来,说: “那也不行!是谁让你们去那儿的?要是出了问题谁负责?” 我听出这话的背后有一点火药味。翻译很机灵地跟他说了一番, 他的态度才缓和了一些。我问翻译:“你是怎么跟他说的?” 翻译说:“我唬了他一下,说你是卢书记请来的人,要他对你 第 3 页 客气一点。 ”我笑着说:“你还真会来事。 ” 我们就这样软硬兼施,他才同意我们去,但

4、他还要派一名干部 陪同。我想:真是个小心眼,还想给我们安排一个特工呢。被 我婉言拒绝了。我说:“不用了,我们又不是外人,就不麻烦 你们了。 ” 我们三人驱车前行,行程十多公里后,便是一个盐碱滩, 然后是沙漠,沙漠路只走了几十分钟,就走不动了,轮子在沙 漠里打滑,我们就下来推车子,过路打柴禾的老乡也帮着我们 推车子,就这样磨磨蹭蹭地来到了这个小队。社员们好奇地不 召自来,并主动向我们介绍这个队的情况。我们走访了几家农 户,几乎说不出他们有什么财产。由于营养不良,几乎是人人 得了癞皮病。看到这种情,我也确实动情了,不自觉地握紧拳 头、自言自语:“面对这种现实,还不敢替他们讲话,良心何 在?”在当时

5、,真实地把这种状况写出来,很可能会被扣上给 社会主义新农村抹黑的大帽子。但是,现实撞击了良心,我豁 出去了,写吧,现在提倡思想解放了,能把我怎么样呢?于是, 耐心地做司机和翻译的工作,在这里调查了三天,写出了来 自一个穷队的报告 。 回到县城,我把报告交给卢书记,卢书记看完后,脸色 马上由晴转阴,看得出,他的心理压力太大了,马上把门关上, 说:“这是真实的吗?”我说:“完全真实,数字和事实都经 过反复核对。 ”卢书记说:“会不会造成负面影响,惹出麻烦来? 第 4 页 ”我说:“不会的,我认真地学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以后的 一些中央文件,提出了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我想我们的调 查是符合中央精神

6、的。 ” 卢书记考虑再三,才决定召开常委扩大会等一系列的举措。 一个穷队引起的震动 1980 年 4 月 28 日,在于田县的历史上,好似响了一声 巨大的春雷,轰开了沉睡的大地,引起了人们思想的震动。 这一天,中共于田县委在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县委书记 卢凤章同志在介绍一个穷队的材料,他慷慨激昂地说:“我们 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为了解放人民的,就是要把人民从水深 火热中解放出来。可是解放三十多年了,这个队的社员还是这 样的苦,我们怎么向党交待?怎么向人民交待?同志们看了这 个材料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他真的动了感情,说话的声 音很大,手臂有力地向前挥舞着。会场十分肃静。 他讲的这个材料,便是我

7、写的来自一个穷队的报告 , 当时,作为内参,印发给每个与会的同志。这个报告比较详细 地介绍了十月公社十大队五小队的情况。 十月公社十大队五小队,其贫困之境况,实在令人心寒。 这个小队 1979 年的年终结算,社员每人一年的收入只有 5.15 元,一个劳动日值是 4 分钱。他们说,劳动一天还不如一只老 母鸡下的蛋值钱(当时一只鸡蛋是 8 分钱) 。 第 5 页 穷到这个程度的小队,当然是极个别的。但是,穷队所 暴露的问题却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这个小队为什么会这么 穷呢?我们同社员一块探讨,他们说,原来这个队并不是现在 这样贫困,后来搞城市建设,把一些大树砍伐了。社员还领我 们到老水渠的两边实地

8、察看了被砍伐的树墩,直径大都有 50 多 公分,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确实是林木苍劲.水草繁荗的好地方。 他们还说,特别是后来有一位公社书记,发动群众,把西边一条 十几米深的自然排碱沟填平了,这被当时的上级领导认为是这位 书记的一大政绩而被提拔,开始一两年还看不出影响,粮食还获 得了较好的收成,以后就土地盐碱化,一年不如一年。 县委扩大会对这个报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有震惊的, 有愤怒的,有同情的,有怀疑的,也有麻木的。有的说:“现 在还真有这样穷的小队吗?”有的说:“写这种报告的人用心 是什么?”有的说:“即使真有这样的穷队,也是十个指头中 的一个小指头,不应该把它写出来。这不是给社会主义的脸上

9、抹黑么?”各种各样的议论都有,但多数人心情沉重,感到自 己作为县上的父母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建议把与会人员 都领到这个队去实地考察考察。 于是,县委组织了几辆汽车,30 多名干部浩浩荡荡地 来到了这个穷队。有很多社员说他们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大 干部”来到他们家里,他们很多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但没有一 人表示愤慨的,这些农民真是太善良了。当征求他们的意见时, 第 6 页 他们几乎全部表态,如果把地包给他们,吃饭问题、治病问题 等等,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有的还说,如果把地包给我,我 不但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可以帮助别人,甚至还可以交点公 粮,给国家作贡献哩!听到这些话,好几位书记、县长都感动

10、得流泪了。 参观回县城后,县委扩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农村的这个 实际问题怎么办?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有的提出:既要解决农 民的实际问题又要注意不要犯方向和路线的错误。 经过反复磋商,县委做出了一个决定:在三靠队(吃粮靠返销、 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 劳动热情像启开了闸门的急流 1980 年 5 月初,于田县委、县政府立即行动,派出了一 大批干部到各公社的大队,宣传、落实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的决 定,在三靠队实行大包干。所谓大包干的含义是:按人口和劳 力承包一定的土地,生产所得,除了上交农业税和提留外,剩 下的全归农户。这一决定,像春风一样,很快吹遍全县的各个 角落。农民对这一决

11、定理解很快,他们把这个决定简化为;除 了上交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又形象又好记。三靠队的农民 乐开了花,很快得到了落实。全县一共有 844 个生产队,实行 大包干的 275 个,占到了 32.5%。常委做出决定之后,没有人 公开站出来反对,但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旁观者 有之,沉默者有之,等待时机再来反对者有之。 第 7 页 当时的背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不久。很多做 经济工作主张改革的知名人士形容当时的状况是:两头热,中 间凉。两头热是指中央和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的呼声很大。当时 中央领导是主张改革的人当政,他们看到经过十年浩劫,国民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急于采取一些措施,扭转这个局

12、势。基层 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状况,所以特别渴 望通过改革来改变贫困状况。而中间凉是指省、市、县和各级 领导,他们的生活都比人民群众富裕、稳定。其所以如此,靠 的这顶乌纱帽。一旦丢了乌纱帽,生活也就会一样没有保证。 而从解放以来,一系列的运动,使他们得出一条经验教训:只 要不犯“方向路线”错误,这顶乌纱帽就不会丢。所以他们总 是心有余悸,胆小,怕承担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们 有些人敢贪一点,拿一点,但不敢替老百姓讲一句公道话。 还有一个很实际的原因是:实行大包干以后,干部到基 层所能享受的特权大大地减弱了。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历来生活物资紧缺,特别是副食品,以前都

13、要凭票证供应。而 人民公社是党政合一最基层的一级组织,他们可以调拨所属范 围内的物资和人力。在那个时候,每个公社都设有一个副业队, 需要劳力时,可以向任何一个生产队派一两名劳力来当“公差” , 管理副业队的果园、农田、菜地和饲养场,干部也适当地参加 一些劳动,他们便说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x 疆是一个水 比地更重要的地方,副业队的用水自然可以得到特别的优待, 第 8 页 所以副业队年年丰收,他们的这种剥削方式要比过去的地主高 明多了。而且名正言顺,他们不是为“私”而是为“公” ,因此 所得的物资,只有少量用于干部的“补贴” ,而主要是用来应付 上级“下乡考察”的干部,除了热情招待他们的吃

14、喝外,还可 以以低价“卖”给他们一些土特产,让他们带到城里,送给亲 友, “留个纪念” 。所以,在“下乡干部”的眼中,还真感到有 种新农村的新气象。这些人,大都不是那些不讲实际的文化人, 吃着肥羊肥鸭的时候,又何曾想到过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呢? 而实行大包干后,每个农民都要为自己的生存而劳动, 而“争水” 。无偿的“公差”派不出了。不公平的水的分配农民 也不干了。因此,公社的副业队也就逐渐地萎缩了。这就是很 多反对大包干的干部极不愿意看到的“集体财产”受到破坏, 极其愤慨地说:“大包干是大倒退现象。 ” 而实行大包干后,社员的劳动热情就像是启开了闸门的 急流,汹涌澎湃,势不可

15、挡。1980 年实行大包干的生产队,农 业增产的幅度都很大,如布尕孜兰干公社 25 个长期吃回销粮的 生产队,1979 年吃回销粮 21 万公斤。1980 年实行大包干,25 个生产队全年粮食总产 90.15 万公斤,比 1979 年增 47.85 万公 斤,增 113%。秋收时节,我们在这里作调查,社员争着要请我 们吃羊肉拉面。 这些事实,使得于田县的领导下定了决心。全县从 第 9 页 1980 年冬播开始,全县全面推行大包干制。农民喜气洋洋,奔 走相告,从冬播开始(9 月底至 10 月初) ,广大农村就自动形 成了一个生产热潮。 1981 年,于田县获得有史以来的大丰收,全县粮食总产 41

16、02 万公斤,比 1979 年增 796 万公斤,增产 24.1%。 农贸市场是最有说服力的。多年以来,农贸市场上见不 到一点粮食,1981 年冬,农贸市场开始活跃了,于田市场的玉 米价格低到一斤一角钱,葵花籽低到 5 元一称子(称子是维吾尔 农民计量方法,一称子相当于 16 市斤),说明农民家里确实有余 粮了。 维吾尔农民是非常朴实的,他们没有那种藏富的心理, 有了细粮就热心请客,做抓饭,做拉面,做烤包子,烤全羊, 就像过年一样热热闹闹,庆祝丰收。庆祝农村改革的成功! 一份简报引起的波动 1982 年的秋初,正当全县农民喜气洋洋迎接大丰收的 时候,某单位发来了一份简报,醒目的标题是:实行大包

17、干后 的十个怎么办?提出的十个怎么办其实是一个怎么办,即集体 财产受到破坏怎么办?当时,于田县全县实行大包干是全 x 疆 最早的一个县,受到了 x 疆各地的关注。因此,于田县对这份 简报有种特殊的敏感。一次,我在科克亚公社调査,有个社员 叫艾沙卡拉,是个老实巴脚的农民,包给他的地是 22 亩沙石荒 滩,承包时定亩产小麦 50 公斤,经过他一家两年的改造,冲泥 第 10 页 淤地、增施羊粪,小麦亩产达 100 多公斤,比定产翻了一番还 多。我们离开他家时,大约走了一公里多,他跑步追上来了, 我从小车的后窗看见了,叫司机停车,问艾沙卡拉有什么事情。 他没头没脑的说:“我承包的地会不会收回去?” 我

18、安慰了他 一番,说你辛辛苦苦改造好的土地怎么会收回去呢?其实我也 有点担心,自从来了那份简报,就有人散布大包干是毛主席反 对的“三自一包” ,是个路线问题。有的基层干部就准备把地收 回来,有的农民把肥料挖个坑埋起来,不敢往地里上。这时, 我感到问题严重。于是我把这里发生的情况和自己的看法,给 x 疆日报总编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谈了这份简报在县上的反映 及农村的情况。x 疆日报很快以报社农牧组的名义给我回了一 封信,表示对我的热情支持,并要我尽快写一篇反映农村实行 大包干之后的。我读到这封信后,很受鼓舞,心里也有底了, 我马上下乡,走访了几个公社的生产队,发现广大农民确实是 多年以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19、高兴过。实行大包干后,粮食大幅度 地增长,人民生活很快提高,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有个农民很 风趣的对我说:“老婆也长得比以前漂亮了!” 至于说集体财 产受到破坏,主要是指农具,原来是集体所有,现在分到各家 各户,如南疆最普遍使用的劳动工毛驴车,先拜巴札公社原来 是公社、大队只有少数几辆破旧的毛驴车,改革近三年已发展 到 6500 多辆,80%的农户都新购置了毛驴车。于是,我十分兴 奋地写成了实行大包干之后的调查散记,寄到 x 疆日报, 第 11 页 x 疆日报很快以显著位置于 1982 年 11 月 7 日发表了。 與论的支持,使县委下定了决心,召开了专门会议,下 发了穏定“大包干”责任制的文件

20、。1982 年全县粮食总产达 4863 万公个,又创新高,比 1979 年增 1557 万公斤,增产 47.1%, 而且经济作物也有大幅度的噌长,三十多年来,一直有人怀疑 这个实实在在的现象是否真实。我记得当时就有人怀疑农民是 否有虛报产量的现象,并亲自到农户去将粮食过秤抽查,结果 证明属实无误,才不得不佩服这场改革的成功。但时至今日, 仍有教条主义的“学者” ,用西方新制度主义经济怀疑这场改革, 认为劳动力的解放不可能产生这样大的威力(见中国乡村与 乡村中国 ) 。 1983 年元月 2 日,党中央的第一个文件便是印发当前 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这个文件充分肯定了各种形式的联 产承包责任

21、制,其中也包括大包干责任制。因此,于田县的工 作也得到了自治区的肯定。 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的 “温饱问题” ,为以后的全面改革打下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 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 伟大创造。 ” 于田县委对这场有深远影响的农村经济改革做了认真的 第 12 页 总结,认为这不仅仅是一场经济改革,同时也是一场思想革命。 是对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大检查,使广大干部认识到,为人 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既然是为人民服务,就得了解人民的实情, 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就应该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实际生活 水平,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感到 十分可喜的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 进程,四十年来,不论是经济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都取得了可 喜的成绩,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取得了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 高,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治党理念和治国理念走向成塾,正引 领和促进广大干部强化“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切实 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激 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撸起袖子加油干,与全国广 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