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599085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特征码 WXYONbMEnkOIXRvAToUl 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的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理念。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要求。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现 代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科学的发展观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建立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机制、教育机制、 成长机制。促进学生、老师、学校及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源自教育

2、资源的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 在所有的教育资源中,教师无疑是最根本、最重要、最具决定 作用的资源。所以,要把教育纳入科学的现代发展体系,教师 这种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就是最关键的突破口。那么,在这样的 第 2 页 时代背景与要求下,教师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教育中扮演的 角色,对传统教育观下的“教书匠”要辩证反思,重新思考自 己的角色定位。 一、教师在传播科学发展观中的双重身份 首先,教师自身是传播科学发展观的受众。科学的发展观这样 一种理念,既是自下而上的归纳,又是自上而下的演绎。作为 个体,教师在实践中的认识是感性的、零散的、朴素的,不可 能在短期内上升为理性,用以指导行为是含糊的,有着明显的

3、 缺陷的。所以,教师在科学发展观的传播中首先是以受众的身 份出现的。 作为受众,教师在接受科学的教育发展是要面对一些传统理念 的挑战的,这些传统的东西通过各种形式灌输到教师的思想意 识里,根蒂是比较牢固的,这也正是禁锢教师的思想、吸纳新 事物的主要原因。作为受众,教师要结合教育实践,将科学的 发展观内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 指导思想,冲破单一评价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始终 用赏识的眼光来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对待学生坚持做到关爱、 尊重、理解、宽容、激励,让学生在阳光下成长,在表扬中成 才,在和谐的氛围中全面发展。这样的理念才是教师对科学发 第 3 页 展观的准确、

4、深入的理解。 其次,教师本身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传播者。一所好的学校就象 是一台高效的播种机,传播科学的思想,并辐射到社会的方方 面面。在这项工作中,教师这个群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就中学而言,教师作为施教者其教育 对象主要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他们既是缺乏科学辨别能力的 弱者,又是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强者,恰当地利用这个特点,是 我们在青少年当中传播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社会的发展最终依赖并体现为人的发展,这是在科学发展观中 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因。所以,教师在传播中应慎重地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对于社会全面发展所肩负的责任,从而对 自身的发展产生强烈的欲望。发展不是单调的,

5、而是全面的、 丰富的、适宜人性的发展,带给学生这样的观念,是为了唤醒 学生全面发展的冲动,这种冲动付诸实践并最终有所成就,在 客观上必然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当我们把问题归结为“人” 的时候,学生也将汲取科学观念的营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观、发展观,这也就是我们在青少 年中传播科学的发展观所要达到的最直接的目的。 二、教师是倡导终身学习的模范 第 4 页 科学的发展观强调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显然应最终归结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人的可持续发展靠什么, 靠终身学习,而教师就是倡导终身学习的模范。终身学习,准 确地说是人的一种内涵和修为,终身学习不是急功近利

6、的学习, 不是糊弄别人也糊弄自己的一种学习形式,如函授班、研修班 等,终身学习也不是限定于某种内容的学习,它就是人的一种 需要,一种终身的需要。 教师模范作用的具体表现在:(1)倡导终身学习的同时,始终以 身作则,在自身的教育特点上由单纯的“灌输型”转变为“学 习型” 、 “探究型” ,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始终以一名“学 习型”的教师给学生以榜样和示范,使学生明确终身学习是一 种持续发展必然要求。 ()在知识的传递上体现教师丰富的知 识面和宽远的视野,而不是局限于照本宣科。令学生感受到知 识的魅力,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意志品 质。 ()在信息技术大环境下体现出卓越的收集和

7、解读信息能 力。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吸取信息,学习新知识 的渠道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教师的能力是对学生坚定终身 学习的品质的鼓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的自 信心。 ()在答疑中表现出丰富的解题技巧,诱发学生终身学 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终身学习的愿望,形成内在的强大 第 5 页 的驱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是 人与一般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一旦停止了思维便与一般的动 物无异。思维需要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需要终身学习,不 断的学习能不断产生出新的思维,人类的发展才不会停步,人 类文明才会勇往直前。 三、教师是追求高效课堂的探索者与实践

8、者 科学的发展不是消耗式、粗放型的发展,而是注重科技含量的 集约型的发展。这种理念在教育上主要体现为追求一种高效课 堂教学模式,在这种追求中身处一线的教师是理所当然的探索 者与实践者。 高效的课堂首先意味着对课堂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课堂教学 资源包括环境、教师、学生、教学用品、教材及辅助书籍等, 当然,还包括宝贵的时间。这些资源按照不同的教学需求进行 着不同的组合,这些组合无疑是多样的、复杂的、多变的,但 最重要的是它是不是高效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应不断积累有效组合的经验,形成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 反思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所有的课堂教学资源中,教师与学 第 6 页 生是最为

9、关键的,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导”和 “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是使这两种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中心 环节,也是获得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突破口。此外,环境、教学 用品、书籍、时间等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很重要,教师要在探索 中思考如何从宏观上把握课堂的全局,努力体现资源整合的优 势,寻求满意的课堂效果。 创建高效课堂需要有“成本效益”理论意识,教师应该努力思 考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课堂效益。如何让学生以最小 的付出获得最大容量的知识。一堂课的成本除了上面所述的可 用资源外,还包括教师在课前的备课、学生在课前的预习和课 后的复习等等,我们最需要节约的成本主要就是学生的付出, 这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治本之

10、策,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途径, 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不是在课堂知识阐释的清晰程度,而在 于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学习有法,而无定法。准确地说,学法 指导就是教师要自觉地给学生灌输这一思想,传递学法的有效 信息,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科学的、可行的、适宜的方 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付出都可以减轻了,成本也就降 低了,课堂的效益也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高效的课堂还需要高效的教育手段。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 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普及与运用已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 第 7 页 适应时代需要的重要标志。现代教育技术在辅助教学中所体现 的直观性、通俗性、趣味性等特点是传统教育手段无法媲美的, 它为我们提

11、供的 Po“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 是勿庸置疑的,科学发展观下的教师必然是和高效联系在一起, 探索高效课堂模式,是当今时代下的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教师是在校园中创造“和谐”的使者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的发展。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办学 就要求创建宽松、平等、民主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 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创造和谐的使者。 和谐的第一要件是平等。没有平等就不可能有和谐。教师面对 的受教者在性格特征、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是多元的, 不是单一的,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也是我们实施教育的 前提和基础。因为无论什么样的

12、学生,他们都有平等地享受教 育的权利,我们有责任将优秀教育资源平等地奉献给他们。假 如教师的微笑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话,我们就有必要让它成为 所有学生共享的资源。 和谐需要宽容。教师不可能要求只面对不犯错误的学生,学生 第 8 页 是年轻的、单纯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不犯错误,一犯错 误就“打死” ,就全盘否定,这是形而上学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教师需要有一种成熟的心态,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包容学生的 错误,因为包容不是纵容,而是比某种惩戒方式来得更为有效 的教育方法只有宽容,才能为师生的对话与交流打下良好的基 础,创建良好的平台,这样的校园才是和谐的,学生的发展才 是和谐的发展。 在和谐中,学

13、生才能找到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之路。和谐的校 园就是阳光,就是温暖,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在和谐中成长,在 成长中和谐,这是科学发展观下的教师重要的使命。 最后,我想用龙应台在台大的演讲中的一段话来结尾:素养跟 知识有没有差别?当然有,而且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我们不 要忘记,纳粹头子很多会弹钢琴、有哲学博士学位。这些政治 人物难道不是很有人文素养吗?我认为,他们所拥有的是人文 知识,不是人文素养。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工具, 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 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是在涉猎了文、史、哲学 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 的

14、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 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 第 9 页 对人文素养最可怕的讽刺莫过于:在集中营里,纳粹要犹太音 乐家们拉着小提琴送他们的同胞毒气室。一个会写诗、懂古典 音乐、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人,不见得不会妄自尊大、草菅人命。 但是一个真正认识人文价值而“真诚恻怛”的人,也就是一个 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我相信,他不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 怀。 我想现代社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有人文素养而非简单的人 文知识的人,科学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是和谐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在科学发 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发展中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全力奉献优秀教 育资源,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优秀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 力和智力支持,让我们的教育对象、让我们自身、让我们的学 校、让我们的教育都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健康的、持续的发 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