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99485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特征码 qBHeZMztJtXuGXGbvHil 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 展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党中央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是全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大理论成果, 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我国新世纪 特别是头 20 年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 标和任务的行动指南。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对于 巩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 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一、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 健康发展 第 2 页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 根本观点,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 的各个领域,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既 管当前,又管长远。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科学 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们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

3、生产力,才能 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 机遇,乘势而上,保证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一是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但更 需要质量和效益。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发展速度,从而 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甚至走弯路或走邪路。我们一定要加快 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农牧业、旅游业、藏医药业等 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走科 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 第 3 页 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牧业和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结 构、质量、效

4、益相统一。二是加大投资规模,铸就经济发展的 新活力。目前,xz 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的拉动。我们要 充分利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用 足、用活、用好中央赋予 xz 的特殊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 援藏省市和社会民间投资,改善城市面貌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要从当前的实际 情况出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世贸组织的要求,运用经济、 法律等综合手段,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不同 情况,区别对待。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5、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 力、智力支持的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 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 要求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 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条腿 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 第 4 页 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 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是加强基础研 究和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的

6、迫切 需要,进一步完善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降低从事技术开发、 技术服务的科技人才准入条件,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城 乡结合的科技人才市场体系,促进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 配置。要根据资源优势和经济现状,找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 切入点,以提高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实施旅游、藏 药、食用菌保鲜加工、优质水果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的开发与 研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实施“科教兴地”战略, 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加大“两基”攻 坚力度,巩固“普六”成果,大力推进“普九”步伐,积极发 展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为社 会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三是

7、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一手抓文化繁荣、一手抓文化管 理的方针,打破政府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疏通渠道,广辟途 径,有效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经营,积 极推进文化事业繁荣的形式多样化。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 极性,推动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 化品牌,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四是加快公共卫生体 系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结合 第 5 页 防治非典和传染病控制的实践经验,集中人力和财力,因地制 宜地建立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疾病预防控 制、医疗救治、技术支撑和信息网络等体系,形成责任明确, 反应

8、及时、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突发性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大力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深入开展以 “改陋习,讲卫生,树新风”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增 强全民卫生防疫意识。五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增强全民素质。 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 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以健身点、健身苑、公园、广场为 主,建立群众健身活动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和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形成全社会关注体育,各族人民崇尚体育 的良好氛围。六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坚 持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健全社会保险保障体系,

9、加强“三 条保障线”的建设,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针,做实个人账户。健全 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 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扩大农村基本医疗保 险覆盖面,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 6 页 (三)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是党和国家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 的重大决策。 “三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牧民的小康, 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 全面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真正消除贫富 差距。我们党虽然历来重视“三农”

10、工作,但由于长期存在城 乡差距、工农差距等种种原因,农牧民收入增长仍然十分缓慢, 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站在经 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进一步落实中央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合 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大力发 展农业基础产业,增强农业发展势头,扩大农业发展规模,减 轻农业发展所承担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国民收入分配要向 农业倾斜,通过税费制度改革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 农村、农牧民的扶持和帮助,切实减轻农牧民的负担,增加农 牧民收入。二

11、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强农业和农村的自身发展 能力。要全面提高以农业粮食生产为主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农业素质和经济效益。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调动农 牧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从而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 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 第 7 页 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三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以 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注意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相协调, 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更好地为农村的产 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的转移和农牧民增收创造条件和机遇。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资源和生态环

12、境。随着 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交通、土地等资源不 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重视资源和 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 本大计。我们要本着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统筹人 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力度,使大 自然赋予我们的这块宝地得到永续利用。要严格依法保护环境 与生态,加强林政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盗伐滥伐、盗运盗卖木 材、擅自猎杀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要统筹规划,加大投 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实施

13、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工程,启动防沙治沙工程。要在城乡建设中充分利用 资源,坚决杜绝滥采、滥挖等破坏性开采,科学规划砂石采挖 地点,使砂石的采挖成为治理河道、疏通水流的一项有益措施, 第 8 页 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同时,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避免 重复建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 型社会。 (五)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 六届三中全会审时度势,因利势导,与时俱进,提出发展要坚 持“五个统筹” 。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

14、求。而统筹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经 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之所以取得世人瞩目的 伟大成就,关键就在于坚持了改革与创新,关键就在于坚持了 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适应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适应世界格局多样化发展,适应加入 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 经济技术的合作与竞争,从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 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 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充 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利用外部有 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

15、,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 第 9 页 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领导干部政风建设科学发展 观对加强领导干部的政风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政 绩观;树立不了正确的政绩观,就不可能把科学的发展观落实 好、实践好、贯彻好。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全面系 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才能 不断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自信心、自觉性 和坚定性。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 水平,提高全党

16、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有着非常 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方 针,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经 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建设服务型政 府。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的 第 10 页 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教育,理想信念 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自觉性,从而提高 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进一步解决拒腐防变和抵御 风险的能力这两大重要课题。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发展观念。这里所说 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展,归根结底就是

17、要开辟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前进道路,不断推 动经济、政治、文化的文明进步。我们看政绩,就是要看有没 有发展,如何发展,发展的速度怎么样,发展的内容是否健康。 对领导干部而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 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应该出政绩。不老老实实干工 作,踏踏实实为官,就无所谓发展,不发展,就无所谓政绩。 因此,我们要认认真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兢兢业业做好 各项工作,实实在在干出政绩,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 信任和拥护。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群众观念。群众观点 第 11 页 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是代 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8、我们干事业、出政绩的出发点也是 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里的根本利益就是增加农牧民 收入。衡量政绩的最高标准是人民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 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是不是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解难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 人民,忠实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人民的事 业而努力奋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和工作的最终目的,真正做到权为民 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理论可以指导 实践,实践可以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

19、。作为一个经济社会欠发 达的地区,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没有现成 的经验和模式可循的。必须紧密结合地区发展实际,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干出一番事业,在 事业中干出政绩。在干事业,出政绩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 规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在实践 中不断总结经验,使我们的工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检 第 12 页 验。 (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 务实精神一直是我们党长期坚持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大兴求真 务实之风,就是使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现 阶段的国情和区情。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下乡调研制度,带头 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掌握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办实事, 求实效,讲实话。要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 高指标,不搞劳命伤财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 ;不虚报 浮夸,不做表面,不急功近利。要继续弘扬“老 xz 精神” ,自 力更生,艰苦奋斗,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成长,在艰苦的条件 下干事兴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