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docx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599933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特征码 gdTaVYfnUgOTIOtHZXLh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同时借鉴国外现代农业发展 的先进经验,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应以科学化为核心,以商品化 为特征,以集约化为方向,以产业化为目标。 (一)适度集中土地规模 一是应制定灵活的土地政策。首先,加强征地管理,实行 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界定公益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同时 要通过法律法规、合同约定、宣传解释等途径。解除流转出土 地的农户的后顾之忧,确保流转出土地的农户能够按照流转协 议或合同按期收回承包权:其次,以法律形式确定给被征土地 农民的公平、合理的补偿办法。提高每亩征地补偿标准,获取 应有的

2、流转费,得到土地被征后应得的补助费,享受“土保” 等其他有关权益;最后,明确政府对失地农民的责任,将失地 农民纳入社会统筹保障体系。 二是拓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在现阶段,我国农业 剩余劳动力的流转主要以季节性、兼业转移为主,这种转移无 法解决土地的规模经营问题,只有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 才能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的转换。只有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才 第 2 页 能加快城镇化进程。所以说,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和工业化进程, 形成吸纳和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巨大“磁场” 。同时,通过多种途 径增强农民向第二、三产业流动的能力,鼓励部分农民自愿离 开土地,摆脱土地束缚。 三是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土地规模的适

3、度集中可采取多种 流转模式。其一,租赁开发型。以租赁协议、合同的方式把土 地经营权租赁给其他农户或经营单位从事绿色经济开发,农户 收取一定租金;同时,原土地承包者还可以在新租赁的业主单 位务工,获取劳务收入。其二,股份合作型在农民土地承包权 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按照利益均等、按股分红的原则,将承包 权入股,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化,使集体土地的权益以 价值形式得以实现。其三,买断经营型。主要是对荒山、荒坡、 荒滩、荒水等“四荒”资源和集体低产林果园等公开拍卖,将 土地使用权拍卖给经营者,使其获得长久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稳 定感和权属感。使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和优化组合。其四, 户际联营型。农户间

4、出于共同发展和利益需要,自愿以特色产 品为主导建立专业合作社,实行产、供、销一条龙。 四是建立中介组织。培育和发展中介组织是现阶段提高农 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要抓紧研究扶持政策,鼓励各类农 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参与经营性活动。同时,加强理论探讨, 尽快明确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合法地位,取得法人资格, 以确定其参与组织活动的合法性,促进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第 3 页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建立一批规模大、势力强,辐射面广 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首先,采取“四个一批” ,壮大龙头企业。 其一是扶持壮大一批。把国家和省(市)级龙头企业作为重点, 选择有一定知名度企业加以扶持

5、,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脊梁。 其二是嫁接改造一批。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对经营一般,但有 一定实力的企业,通过注入资金,引进机制,使其尽快壮大起 来。其三是开放引进一批。主要是制定优惠政策,创造环境, 选择优势项目,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其四是大力发展一批。主 要是创造条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 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吸引一批 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项目。其次,加强标准化体 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龙头企业应用“公司+基地”或农户的 组织群体,纵向实行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横向实 行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集约化经营,从而建立农副产品 生产、深

6、加工和市场销售相结合的生产经营关系。龙头企业还 应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采用国际标准以及出 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并在包装、储运方面 狠下工夫,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同时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生产、 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要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尽 快推进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再次,协调处理 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户的利益关系,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接 第 4 页 机制。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着眼,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 利益关系,通过全面推行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组织龙头 企业与基地或农民签订产销合同,用法律形式明确和界定产销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风险基金和最低

7、保护价收购等方式。 与基地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龙头企业与 农户要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订 单规范产销双方权利和义务。最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龙头” 企业家队伍。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只要能壮大发展企业, 发展经济,就要以优厚的待遇大胆引进其他行业优秀人才参与 农业企业经营。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农民企业家进行提高其素 质的培训,把培养一支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懂经营、会 管理、重信用的企业家队伍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建立产业化经营的合作组织。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建设。应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 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农业主导

8、产业和优势产品。多类型、多层 次、多领域推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首先,围绕主导 产业和优势产品。着力搞好专业合作社建设。推动农村各类生 产大户、贩运大户和经纪人利用其生产、经营、购销的优势组 建。加大力度扶持基层农业部门和农技人员利用技术优势组建。 积极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利用其资金、信息、管理和 加工、流通优势组建。鼓励基层供销部门、科协和其他部门, 利用人员、场地、经营优势组建。同时,突出培育一批加工、 第 5 页 流通、信息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在强调数量扩张的同时实现质 量的新提高。其次,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搞好标 准化的推广和运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以质取胜

9、, 注重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按照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统一制 订实施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在合作社内部统一注册商标、 统一包装。同类产品的不同合作社之间要互相协调、互相沟通, 逐渐形成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最后。努力提高运行水平,着 力开展经营活动,向经济实体型上过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 织,只有向实体化过渡,才能增强服务实力和能力,其自身也 才会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得到发展壮大。明晰产权关系,使 社员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和体观,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办成一 个实体化的市场主体。 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现代农 业产业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国际性 的理念和行为。

10、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建立相应 的农业支撑体系。如科研、教学、农技推广、培训与生产者相 结合的人才网络体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创新和生产 推广相结合的应用体系,农产品生产监测监管体系,人才培养 与使用。劳动者职业培训与素质教育等。其次,制定土、水、 气、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安全性等资源和环保方面标准。这些标 准,既包括产品本身。又包括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既包括 对某地某国的地方环境影响,也包括对相邻国家和相邻地区以 第 6 页 及全球的区域环境影响和全球环境影响。最后,围绕设施农业 发展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储备,立足于我国自然气候条件。如光 照时间、风雪冰冻期,以及自然灾害的实际,加

11、强设施农业的 栽培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环境控制及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 应用。以科技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 (三)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一是集约农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调整土地、资金、劳 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依靠生物技术的突破,提高土地生产 率,同时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进行精耕细作来提高农业产出效 率和效益。 二是循环农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 效率为基本特征,建立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增长模式。 目前,主要是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 是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技术和可再生资源开 发与利用技术,积极组

12、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杆气化,团 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 培育生物质产业。同时,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 节种的节约型农业,以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 经济。它最大优势就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进行 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 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简单地说,就是资源 第 7 页 产品资源的闭环型经济模式。 三是设施农业。采用现代工程技术、电子机械技术和信息 技术,通过改变局部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 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实行集约化生产,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管 理方式和模式,从而提高生产效

13、益。农业设施化是现代农业发 展的主流。改变目前传统的生产方式,实施设施农业是现代农 业发展重要方向,这主要是我们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来调节 生物体生长和储藏运输环境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如蔬菜、动 物、花卉、食用菌等进行工厂化生产,温室及畜舍的补光、加 温、通风、微滴灌,以及贮运中运用空调、冷藏设备等。 四是精准农业。运用 3S 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监测系统(RS)等先进技术,进行定时、 定位、定量地实施现代农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程序。对主要优势 农作物土地精确定位。如法国、德国等国运用 3S 技术,按肥力 轻重程度确定播种量和施肥量,可节约 10%肥料和

14、 23%的农药。 依据精量播种,每公顷可节省 25%的种子。 五是特色农业。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或者创造条件,以一定的资源为依托,以建立农业为主导,产 业为重点,突出地方特色,适时调整农业机构,通过产业化经 营,市场化运作,使产品在数量、规格、规模等方面具有独特 优势,并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优势。同时,瞄准国际市 场。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培育国内和国际知名特色农 第 8 页 产品品牌,从而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首先。改进具有悠久历 史的传统名、特、优、稀产品的开发与发展;其次,引进新品 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通过嫁接改造落地生根,形成 新产品,填补空白;最后,对

15、原有的农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和 科技攻关,使其品质上档次、功能升级,形成新产品来占领市 场。 六是生态农业。即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发展起来 的一种新型农业,最大优势是在于避免了现代石油农业对石油、 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资的依赖。降低了生产成本,同 时又减少了污染。保护了土壤,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如 我国目前的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农林牧 结合,粮桑渔结合,秸杆作饲料养猪,猪粪养蛆喂鸭、鸡,禽 粪施农作物等。同时,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原理,实施腐殖 肥和物理及生物驱虫技术,生产品质好、无污染、无残留、无 公害农产品。 七是观光农业。它主要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16、把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旅游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化农业生产 经营和品种结构,合理规划布局,起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 提供观光旅游、趣味性劳动、学习及享用新鲜食物的一种融直 接效益与长远效益、观光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模 式。具体是利用地域优势和现代科技手段,建造生态园、科技 园、展览园或园艺园,集科研场所、种苗培育、展览展示、观 第 9 页 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观光农业模式。我国幅员广阔,各 地情况千差万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 把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统一起来,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方 向,选择最具优势的发展模式。 (四)注重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一是提高现有农业劳

17、动者素质。首先,选准培训对象。目 前,我国农村已拥有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工作经验农业 技术人才,这些人才文化水平相对比较高,容易接受现代科学 技术,再培训成本较低,示范效应强,有以下三种对象:第一。 农民技术员、科技户、专业户。他们可以直接传播农业科技知 识,示范农业技术,带动农业产业化,起到以点带面、以一带 百的巨大作用。第二,农村初高中毕业回乡的青年农民。他们 年轻,且有一定文化,同时非常欠缺农业生产和科技知识,对 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信息知识需求迫切,求知欲望和接受能 力强。第三,农村干部。他们是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人, 其综合素质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带领大伙奔小康。其次,拟定培 训模

18、式。培训模式应因人而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可以采取 就地培训,异地培训,远程培训,其他培训等方式。培训内容 要顾及到当地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一方面,我们必须对整个 农民群体提出统一的要求,对不同的农民层次制定不同的培训 标准。无论哪个地区,同一层次的农民经过培训必须达到统一 的要求。据此设置的培训内容应该是统一的,一致的。另一方 第 10 页 面,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以要实事求是地从当 地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内容设置。 二是从源头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首先,抓好农业高 等教育。农业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要充分体现和发挥农业院 校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领头羊”作用,特别是在新 知

19、识的创造、传播、应用方面的作用。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 养,一方面,需要培养拔尖人才,研究高端问题;另一方面, 培养农业、农村、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型人才,研究中国 农村的实际问题,并努力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转换和应用。 其次,抓好农技人员的职业教育。要鼓励更多的农村初高中毕 业生进入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学校学习,农业职业教育开设的课 程及教学内容不仅与教育、科研、推广和农业经营紧密相关, 而且可根据学员的具体要求开设新课程。以满足农业生产、经 营与发展的需要。最后,尽快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机制和环 境,积极向农村引进人才。政府部门应在财力和政策上加大投 入力度,鼓励大学毕业生和有农业技术专长的人才到农村开发 创业,对以各种形式到农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政策上予 以倾斜,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予以补助,努力改善农业技术人 才的创业环境。同时,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创造吸引人才的良好 条件,把招商引资与招贤引智结合起来,努力把城市工商企业 和城市人才吸引到农业领域中来,把城市人才尽可能多的吸引 到农村来。做到真正把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以加快 第 11 页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