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600375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特征码 YNfVZlTaCIQOYXWPWxLN 一、寿光市概况 山东省寿光市是国家命名的唯一的中国蔬菜之乡,是胡锦涛总 书记先进性教育联系点,是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中央推出的 18 个典型地区之一。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 和信息交流中心,寿光蔬菜以产业化水平高、科技含量高、效 益高、产量高、面积大、品质优、品种全而闻名全国。 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总面积 2072 平方 公里,海岸线长 56 公里,14 个镇(街道) ;一个外向型工业加 工区,975 个行政村,人口 102 万,耕地 141 万亩。寿光市先 后被山东

2、省和国家确定为粮食、蔬菜、果品、畜牧、水产、棉 花综合商品基地县(市) ;连续十届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 列” ,在全国百名农业大县中列第三位;94 年建成山东省首批 小康市,同年进入“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 ;95 年 4 月被国务 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 ;98 年被山东省确定为“农业现代化试点市” 。寿光市已成为“中国 优秀旅游城市” 、 “国家园林城市” 、 “国家卫生城市” 、 “国家环 保模范城市” 、 “全国科技进步市”和“全国科普示范市” 。寿光 第 2 页 市连续 10 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 寿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公元前 14

3、8 年西汉景帝时置县,至 1993 年 8 月撤县设市,有 2100 多年的置县历史。据史书记载, 寿光是夏代斟灌国、西周纪国的建国之地。史传汉字鼻祖仓颉 在此创造了象形文字;秦皇赢政在次筑台观海;汉武帝曾躬耕 于巨淀湖畔;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东汉建安七子之一的徐 干,北魏农学家、世界上第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的作者 贾思勰都是寿光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xq 自治区党委书记 王乐泉就出生在这片热土上。 寿光市资源丰富。南部地下水源丰沛,土质肥沃;中部是半盐 碱地带;北部是盐碱地,地下卤水资源储量 40 亿立方米,宜盐 面积 160 万公亩,被列为全国 3 个重点盐业开发区之一;西北 部石油和

4、天然气储量丰富、沿海滩涂达 45 万亩,主要经济鱼类 20 多种。 寿光市把科技工作摆在全市工作的首位,建立健全了农村科普 网络和蔬菜科技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当地技术优势,狠抓技术 培训。大力普及推广蔬菜优质新品种和先进的蔬菜栽培技术。 寿光市先后聘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全国科研单位、 大专院校的 46 位院士、专家、教授、担任蔬菜种植、花卉栽培、 第 3 页 水产养殖、园艺管理、生态农业及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技术顾问。 在他们的具体指导下,全市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菜农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研究大棚蔬菜种植新技术。总结出了大棚绿豆瓣、 大棚密植香椿、大棚油桃、葡萄、杏、大棚蔬菜立体种植等 40

5、 多项大棚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新技术、出现了许多 年亩产值 10 万元以上的高效典型和亩产 6 万多斤的高产典型, 如:2000 年寒桥镇农民肖安华种植的大棚杏亩收入超过 20 万 元。这些技术很快在全市普及推广,产生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有利地促进了全市蔬菜产业的发展。20XX 年全市蔬菜总产 55 亿公斤,总收入 48 亿元。一业兴,百业旺。蔬菜产业的发展带 动和促进了寿光经济的全面发展。20XX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 416.7 亿元,财政收入 45.6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25.1 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8274 元,各类储蓄余额 332 亿元,户均存款达 13.6 万元,

6、人均存款达 3.3 万元,农民收入的 70%以上来自蔬 菜。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到寿光考察、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目 前,今年到寿光参观考察者就达 230 多万人次。党和国家领导 人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 平、回良玉、李鹏、朱镕基等 100 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先后 到寿光视察指导工作,并对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 价。 第 4 页 二、科学制定、实施农业区域化发展战略 寿光市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从 80 年代中 期就实施了“强化寿南,开发寿北,提高中间,进军海洋的” 农业区域化发展战略。强化寿南:在寿光南部,重点发展反季 节蔬菜生产。提出了“

7、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 我转”的生产策略。引导农民围着市场转,跟着价格变,不断 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种植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南部 11 个乡 镇蔬菜面积达到了耕地的 80%以上,形成了:种植规模化、生产 区域化、服务社会化、产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新格局。提高中 间:在寿光中部地区主要发展粮食、果树、棉花生产,目前, 寿光中部已成为寿光的大粮仓,小麦、玉米两季亩产均突破了 1000 斤,实现了吨粮田,即“双千田” 。开发寿北:主要发展 盐业生产和海水养殖,目前海水养殖 15 万亩,发展盐场 30 万 亩,年产食盐 260 万吨,占全国食盐总产量的 1/8,成为全国 最大的盐及盐化工生产

8、基地。进军海洋:重点发展远洋捕捞, 至去年年底发展大马力远洋捕捞鱼船 220 对,捕捞量 36 万吨, 位居山东省第二位。 三、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蔬菜产业化 第 5 页 寿光市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79 年就实现了联产承包责 任制,引导农民发展经济农作物。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了蔬菜 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寿光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概括起来说迈过了三大步,即:“要发家种棉花、要 致富种果树、要发财种蔬菜” 。经过三大步调整,寿光经粮作物 之比达到 7:3,形成了 85 万亩蔬菜,8 万亩果树,5 万亩棉花 的产业格局。其中冬暖式蔬菜大棚 48 万个,大拱棚 8 万个,小 拱棚

9、12 万亩。使蔬菜产业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 四、蔬菜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做法 搞好基地建设,提高蔬菜生产水平突出抓了四点: (1)坚持科学规划,正确把握方向重点。既有长远规划,又有 近期目标,保证了生产规模与消费规模、品种结构与消费结构 的统一,把基地建设纳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2)坚持适度调整,实行规模生产。 一是正确处理稳定与发展的路子。对蔬菜责任田实行连片大面 积承包,发展规模生产,解决了插花田、零星棚现象。 第 6 页 二是正确处理粮、菜比例关系 (3)坚持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及时引进、试验、示范、推广 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无公害蔬菜生产 水平。近几年引进国

10、内外新品种 680 多个,目前有 20 类、120 多个蔬菜品种获得绿色证书, “乐义蔬菜” “独根红韭菜”等 7 个蔬菜品牌成为中国名牌农产品。 (4)实现蔬菜标准化、国际化生产。制定了寿光蔬菜生产规划、 研究编制无公害蔬菜生产科技规程 ,严禁使用巨毒、高残农 药,禁止工业废水、废渣、废气污染,限量使用化肥。投资 1300 万元建成了寿光蔬菜品质检测中心和 19 处乡镇蔬菜速测 室。 (5)健全服务体系,促进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科普服务体系。形成了市、乡、村三级科普服务网络。 二是信息服务体系。蔬菜信息每天都上互联网,并与全国 200 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信息网络。定期把市场趋势、价格

11、反馈给 乡镇、村、菜农。 第 7 页 三是生产资料供应服务体系。 五、健全市场体系,搞活蔬菜流通 寿光市从组织和培育市场抓起,积极探索政府培育市场,市场 引导生产的有效途径。 (1)建立完善蔬菜市场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 市后场、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在市区和乡镇建立了 9 处蔬 菜批发专业市场,36 处农贸市场。其中位于市区的寿光蔬菜批 发市场,规划面积 3000 亩,现占地 1800 亩,累计投资 8.6 亿 多元。是全国十大农贸市场之一;是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被国务院经济研究发展中心选入中华荣誉大典 ,誉称“中华 之最” ,该市场连续多次被国家工商局评为“全国文明集贸市

12、场” 。95 年在李鹏、李岚清的亲切关怀下,开通了寿光至北京的 “绿色通道” ,北京市民的菜篮子 1/5 来自寿光。该市场设施齐 全,服务周到,有良好的交易秩序。信息系统与农业部信息中 心、国家商务部信息中心及全国 30 多个大中城市农副产品批发 市场联网,16 路的电视监控系统昼夜为客户和菜农服务。该市 场的特点是上市量大,品种齐全,常年上市的蔬菜品种有 380 多个,现在该市场已由产地输出型拓展为中转集散型市场,外 第 8 页 地菜占市场总量的 35%左右。可以说在这个市场上“没有买不 到的菜,也没有卖不了的菜” 。99 年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心 下。又开通了“广东湛江到寿光”和“寿光至哈

13、尔滨”的蔬菜 绿色通道。使南菜北运、北菜南调更方便快捷。 (2)建立“五渠通天下”的流通格局。坚持多种经济成分一起 上,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依托,国营商业、供销社为骨干,乡镇、 村经营公司、各种协会为主体,个体、联合体为补充,加工企 业、冷藏厂为龙头,形成了城乡相通、内外相连的大流通格局。 (3)大力开展蔬菜直销业务。减少中间环节,直接服务城市。 (4)建立“三条”流通渠道。形成了“绿色通道、蓝色通道、 网上通道”的立体销售网络。 (5)立足参与世界竞争,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拓展。蔬菜销 往全国 30 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 13 个国家和地区。 六、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科技推动、市场拉动、示范带 动、利益驱动。 第 9 页 七、蔬菜产业发展的方向及趋势(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