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流通中绿色物流的现状与对策.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012353 上传时间:2020-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流通中绿色物流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食品流通中绿色物流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食品流通中绿色物流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品流通中绿色物流的现状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流通中绿色物流的现状与对策.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食品流通中绿色物流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随着贸易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迅速崛起,使得食品的安全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而应运而生的绿色物流则成了目前解决此项问题的重要选择。解决人们所面对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阐述食品运营行业中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分析中国当前食品行业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和瓶颈,并在综合考虑物流、经济、资源、环境因素的前提下,从绿色物流的规范化、效率、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食品流通;绿色物流;发展;解决方案 1 现实中绿色物流的意义 目前国际上对绿色物流的定义为: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进化,使物流资

2、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它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物流绩效评价等基础之上的新的物流发展观。绿色物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造,旨在形成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它具有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循环利用等特点。绿色物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传统直线型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和全新理念,去设计和建立一个环形的循环的物流系统,使到达传统物流末端的废旧物质能够回流到正常的物流过程中来。绿色物流通常包括以下内容:集约资源、绿色包装、绿色存储、绿色运输、逆向物流、绿色信息的搜集与管理等。 2 我国绿

3、色物流的发展状况 2.1 绿色物流的概念尚未普及 西方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绿色环保的概念产生,绿色物流日渐显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些国家对于绿色物流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相比而言,我国稍微逊色些。随着绿色物流的观念的普及,而我国的绿色物流却发展的缓慢些,属于新兴产业,刚开始也输在了起跑线上,以至于我们国家和民众对绿色物流的概念普遍认识略有缺陷,这些在某一程度上使得我国对绿色物流所作出的整顿规划和措施有所滞后,相应的人民对此也不重视,这自然而然就严重阻碍了绿色物流的发展脚步。 2.2 政府对绿色物流的政策法规并不完善 每一个新兴产业固然有市场的自我调节,但更重要的是政府能够做好表率

4、,大力推动绿色物流,建立并发展绿色物流。目前,虽然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机构已经对此现象有所发现,并已经在进行环保绿色方面的宣传,但力度仍然不够。除此之外,还应不断地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从而增强绿色物流的灵活性,正确地把握好绿色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 2.3 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善 物流的发展依靠的是便捷的交通,要做好绿色物流,那强大可靠的物流基础设施必不可少。借鉴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的成功经验,我国想做大做稳绿色物流,就要有一个高起点的物流基础设施。现代物流主要依靠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等,其水平直接决定现代物流的速度和效率。但由于我国对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投资停滞不前,交通运输能力一直在原地

5、踏步。近年来随着“要致富,先修路”口号的提出,各地对陆运、水运、空运基础设施的投资逐年增加,交通运输紧张的局面虽然得到缓解,但仍无法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肩。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绿色物流,就必须依靠健全的物流基础设施。 2.4 我国绿色物流尚未达到现代化水平 目前,我国的绿色物流观念尚未普及,人们对物流的定义还停留在传统物流的层面上,这主要是政府对绿色物流这个新兴产业的支持度相对较小,使绿色物流无法快速地发展起来,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物流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阻碍了绿色物流的发展脚步。信息化的时代,绿色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没有完善的信息系统抑或信息系统功能过于简单化,低层次)则成为我国

6、绿色物流进军现代化市场的又一大阻碍。并且我国对绿色物流的技术支撑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物流还是有较大差距的。最简单的就是重复利用,我国对重复利用这一方面相当的不过关。还有就是信息传递方面,我国绿色物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整的公共信息平台。 3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 3.1 增强消费者的绿色食品安全消费意识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经过毒奶粉,瘦肉精等多次重大食品污染事件,广大消费者群体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商家的利润收益也随之大打折扣。只有把可持续发展理念深深融入到食品加工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和每一个员工心里,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物流战略规划和销售管理相结合,增强食品的绿

7、色性即安全性,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绿色物流不仅强调加工生产过程的绿色,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使其有效地形成一个循环的有机体制。这样既保障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保障了企业的切实利益,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快速的发展,此举可谓一举多得。目前我国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值此之际,发展绿色物流无疑可以很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给人们重新树立起消费安全的信心。 3.2 降低损耗 近年来,虽然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但人们生活节奏也在加快,导致快餐和易腐食品销售量日趋增加。市面上80%的生鲜食品采用常温物流,在此流通过程中粮食损失将近1/9,水果蔬菜的损失将近1/4,这致使每年我

8、国都有5000亿元左右财富损失在物流过程中。而发达国家一直将物流中物品的损失率平稳地控制在一个极低的百分比以下(约5%),这表明,拥有一个全面快捷保鲜效果良好的物流系统对国民GDP的增长也是一大助力。这些年来,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使得人们对吃越来越小心谨慎。这些大部分都是由于食物放置时间过长而使其中微生物过量导致的。追根究底还是归咎于物流过程中没能对食品进行有效的冷藏,并且物流时间过长,不能在一个极其短暂的时间内销售出去,使食物腐变。绿色物流就是优化配送结构,使用最短的配送路线,最短的配送时间,这样既可以减少流通中失误的损失,又可以降低食物在流通中微生物繁殖超标的风险,使物品最快最新鲜的到达

9、消费者手中。 3.3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使物流业发展的好,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而绿色物流对完善的制度更是有其独特的依赖性。一项完整制度法规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使物流业迈向一个新的领域。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不仅要紧抓狠抓现有的食品卫生质量安全相关的法规的清理,评估,制定工作外,还要将物流的设施标准,绿色通道,运输制度等以制度体系的模式规定出来,使物流各部门层次分明,使全社会的物流业得到一个好的整合,最终达到提高物流的速度效率,为绿色物流的发展铺出一条康庄大路。在制度方面我国则可以借鉴绿色物流发达国家的经验:一是全面完善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使绿色物流业的

10、发展有坚实的依靠。二是构筑污染小,负荷低的绿色物流体系。三是利用政府政策控制物流的污染。四是适当放宽交通运输管制,积极引导,鼓励市场竞争,使市场氛围活跃起来。五是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绿色物流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3.4 加强基础方面建设 物流的便利要有与此相对应的基础设施,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物流相关设施的制造技术,合理地将物流运输系统间的各个系统环节相互紧紧的衔接在一起。绿色物流,要从生产加工的源头开始做起,集中的作业方式,有利于减少分厂加工带来的能源上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以及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建立起生产以及物流中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系统,收集并统一处理加工中产生的

11、边角废料,减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建立健全科学的物流技术推广体系,使当代最先进的物流技术科学及时的应用于实际的物流中,以改善目前物流的环境,使其更快更好的向绿色物流过度。物流的源头,生产部门应充分考虑到生产环节的重要性,从而选择无公害的生产原料和安全无污染的包装材料和器具,实现食品生产包装的绿色化。绿色物流不仅要做到食品的绿色安全,还要考虑经济上的节约。利用科学的统筹方法,结合水运、陆运、航运的不同特点,拟订出一套最适合的物流计划,健全物流网络系统,使得各方面都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物流过程中要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防止食品运输中的变质和二次污染。构建覆盖全国各地的绿色物流配送中心

12、,及时疏通物流关卡,制定出物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情的紧急应急方案,以使物流具有保障物品安全质量的能力,使得物流得到全方位的优化,不断向着绿色物流迈进。 总而言之,绿色物流是市场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物流行业诞生的新兴产物。在绿色物流已成为当代国际物流业重点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应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的绿色物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法律约束可能影响绿色物流在我国发展的因素来保障绿色物流在我国可以茁壮地成长起来。食品业的绿色物流响应了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也符合人们绿色消费的心理,亦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点相呼应。绿色物流产业的发展完善任重而道远。但是,随着以上问题的解决,我国的绿色物流一定会在当前以及将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凡胜,黄清.对我国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几点建议J.当代经济,2007(2). 2山城宏.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J.海外观察,2004(9). 3陈卫康,骆乐.食品流通中绿色物流的运用现状与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