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黍离据传说这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035425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黍离黍离据传说这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黍离黍离据传说这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黍离黍离据传说这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黍离黍离据传说这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黍离黍离据传说这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黍离黍离据传说这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黍离黍离据传说这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黍离-黍离 据传说,这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 黍离之音。据传说。这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夷为平地。且遍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成篇。后来。人们往往把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称作“黍离之悲”。作品名称,黍离之音。作品出处,诗经。文学体裁,诗。作者,不详。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注释。1.黍

2、:一种农作物。即糜子。子实去皮后叫黄米。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2.离离:庄家一行行排列的样子。3.稷 :谷子。一说高粱。4.行迈:远行。迈。行。走;5.靡靡:迟迟。缓慢。 犹疑不决的样子。6.中心:内心;7.摇摇:心中愁闷难忍。8.谓:说;9.悠悠:遥远。渺茫;10.此何人哉:这是谁造成的呢?;11.实:籽粒;12.噎 :食物塞住咽喉。哽咽。译文。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了解我的人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浩渺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

3、我有所求。浩渺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出粒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哽咽难言。了解我的人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浩渺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选自诗经黍离。黍离是诗经里的一首。采于民间。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歌谣。基本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距今三千年左右。作者不可考。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每读此诗。都会被吟唱者心中那股浓浓的忧郁哀怨所感染。一唱三叹的语式又让感伤的情绪显得格外深沉。强烈。我曾经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让诗人“心忧”的到底是什么呢?诗中没有说。诗人好象很突然地就忧虑起来了。从诗的字面看。三章的内容简洁明了:诗人在茂密成行

4、的黍稷之间徘徊。便情不自禁忧伤起来。而且伴随着黍稷的成长。那股伤感越来越浓郁积在诗人的心里无处宣泄。不得不仰望苍穹。一声长叹: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如此忧郁悲怨却又不能说出只有自己才清楚的“心忧”的缘由?压抑着诗人的显然是一股沉重强大。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抗争的势力。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诗人是不能说?不愿说?不敢说?而这一切一切的诱因竟是地里逐渐长熟的庄稼!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诗人究竟有没有相知者呢?如果有。那相知者一定与诗人有着同样的身份。同样的处境。同样的感触。同样的难言的苦衷。这首诗作于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

5、。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诗经。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黍离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黍离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风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