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及基本理念.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035879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及基本理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及基本理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及基本理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及基本理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及基本理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及基本理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及基本理念.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及基本理念 个人先学,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被称为课堂教学的四重唱。1个人先学。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在知识学习面前师生并不平等。教师有备而教,学生却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准备,而且还让学生发言,这样的课堂不平等。所以,学生也要有备而来。有备而来的学,才是生命的课堂、平等的课堂。因此,要从观念、策略的高度看“先学”。这里的“个人先学”,指的是教师把明天要讲的教学目的、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明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当然,布置“前置性作业”也非常有技巧,同样考验教师的教学规划能力。

2、生本教育认为,常规教学以教师的教为起点,生本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个体先学,以学生原始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第一步。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感到这个知识是我探究出来的,是我自己学会的,从而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有了想“展示”的欲望。由此展开学生学习的第二环节小组交流。所以,先学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小组学习的基础,是知识获得的根基。24人小组交流。学生有了先学的基础,回到课堂,就可以进行小组交流。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心得,都想在同伴面前“炫耀”,此时课堂上教师就要给学生这样的展示机会。有人提出,小组中有学生不学怎么办?瞎学怎么办?调皮捣蛋怎么办?生本教育实践者告诉我们,

3、小组讨论其实在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课堂文化氛围。即向别人求教是光彩的,能帮助别人的是好学生。同时,教师的教学管理、评价方式也要随之发生改变。教师通过评选“优秀小组”的方式,促进4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当学生通过组内交流、互相帮助,全组同学都学会之后,就可以获得“优秀小组”。如此的评价坚持两周,这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气氛一定会很快地成长起来。3班级交流。小组交流之后,无论是学会的还是没有学会的小组都要在班级层面进行交流。生本教学的课堂实践表明,经过小组的初步研讨,学生提高了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会大大提高班级研讨的质量。班级研讨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小组交流中已经学会

4、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分享,二是交流小组学习中存在的分歧、疑问和没有学会的知识。如果某个小组学习中存在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学生上来讲解,帮忙解决。不同小组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的讲解,不仅能够帮助全班学生加深、补充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思维得到极大拓展,形成良好的课堂文化,即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文化。虽然学生的经验有限,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点不比成人差。由于学生的讲解使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对知识的理解溶入了学生自己的生活,所以学生的讲解既生动,又易于其他学生理解。4教师点拨。教师点拨被称为课堂教学最后的安全系数保障。万一学生还是没有学会,老师在这个时候才出现,进行适当点拨。生本教育至此,一节课的知识经历了

5、如下的“四重唱”:在个人先学阶段,估计有20%30%的学生掌握;经过小组交流,可以使40%50%的学生掌握;经过全班交流,可以使70%80%的学生掌握;经过教师点拨,可以使90%95%的学生掌握。并且,经过以上四轮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不断深化。生本实验学校的教师普遍反映,尽管生本教学和传统教学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一样,但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截然不同。生本实验班的学生更加爱学习、对学习有兴趣,学习的领悟能力强。正如生本实验学校的一位女学生说的:“别的班的同学是靠老师教的,我们是在老师帮助下靠自己学的”。生本教育基本理念1、生本教育理论是郭思乐从1999年开始提出的。其最大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