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引领教改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思考.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035916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引领教改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研引领教改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研引领教改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研引领教改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研引领教改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研引领教改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引领教改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研引领教改,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思考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 何云耀一、办学大计,改革为先随着我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因受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校的生源素质出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差生面越来越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和进行教育改革的主方向。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继续保持我校“低进高出”的办学效益,我们秉承教育要回归本原,即回归学生,回归教师,回归课堂的原则,从2009年秋季开始,在广东省普通高中率先展开小班化教育实验,并同时全面推行学案制教学改革。二、高屋建瓴,科研引航为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

2、顺利开展,我们在全校展开了以小班化教育环境下学案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为立项课题的校本研究。以科研课题统领学校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高明一中小班化教育坏境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创建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新特色。学科教研组围绕学校的总课题开展子课题的研究,并结合学科的教学实际,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力创本学科的教学特色。科任教师在学科子课题研究的范围内,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开展学案制课改背景下“草根”式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改,把教学工作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工作问题化,教学问题课题化,教学课题工作化。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优化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科的教学质

3、量。我们以小班化教育和学案制课改为契机,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探索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新路子,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努力创建学校的办学特色。三、科研促进教改,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学案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从规范化走向了精细化的轨道,学案制教学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案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初步成型。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重新认识和调整了学案制教学与小班化教育的关系,并初步形成了以“一体两翼”为特色的普通高中小班化教育模式:即“一体”是以小班化教育为主体;“两翼”是小班化教育环境下的学案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德育“三自”管理模式。为

4、了将小班化教育改革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学校将普通高中小班化教育模式的探索作为创建学校特色的一个新的主攻方向。把高中小班化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上升为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省级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力争再用三至五年的时间,使小班化教育模式成为我校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办学特色。四、咬定青山不放松,依带渐宽终不悔1、领导把舵为了统领学校的教育改革和科研工作,专门成立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研处、教导处主任以及各年级组长和科组长为核心成员。学校领导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在课改和课题研究方面率先垂范,带头领跑。2、立足校本研修,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了调动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增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校已初步形成了“1153”校本研修管理模式,其基本内涵是:坚持一种理念,一个原则,实施五大策略,完善三种机制。(1)坚持“培训是教师福利”的理念学校一直把培训当成是教师的福利,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各种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工作。(2)坚持学校集中统一培训(指令性)和教师自主研修(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3)校本研修的五大策略:第一、教师自主发展策略。学校引导教师制订教师自我专业化成长中、短期计划,设立教师专业化成长档案,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实施教师荣誉表彰制度,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自主提升、自我设计、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第二、学习

6、指导策略。通过培训指导,使教师明确学案制课改的内涵与原则,掌握实施学案制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为教师自主开展“学案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实践探索策略。加强校本研究,使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和多交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第四、环境支持策略。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学校敢于为教师的课改承担风险,让教师有改革的安全感。第五、评价驱动策略。建立高明一中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树立学案制教学的标杆人物,让优秀的教师通过论坛、报告会、表彰会等平台现身说法、分享交流,发挥榜样的力

7、量,互相促进,共同成长。(4)完善三种管理机制第一、学习机制。除校本培训外,教师每学期至少要读一本好的教育书籍、外出参加一次教研活动、参观一所好的学校,并提交教研报告。第二、反思总结交流机制。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类教学分析会或专题报告会,每学期要完成一份与教学相关的教学分析或总结报告。第三、绩效评价机制。通过科组、级组和行政领导多个评价主体对教师的教学和德育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评先、奖金、晋升和聘任挂钩。通过实施以学习、实践、教研、反思和评价为主线的“1153”校本研修管理模式,调动了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小班化教育改革和学案制课改的顺

8、利开展。3、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引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1)加强学科组教研工作的管理学科组在总结以往教育科研经验的基础上,每学年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尤其是措施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教研活动要做到定地点、定时间、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保证质量、保证效果。学校完善和健全检查、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学科的教研活动。(2)规范对课题组研究工作的管理学校教研处进一步规范对课题组的过程管理。及时召开课题组教师会议,对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组织课题组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研讨。(3)开展“草根”式课题研究,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教师“草根”课题研究主要是围绕学校小班化教育和学案制

9、教学的教改方向,结合本人的教育教学实际,研讨高明一中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为了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开展,我们要求老师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个备课组成员要坚持每周自觉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不断强化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二是坚持每学期上好一节“探究学案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公开课,从课堂教学中寻找课改的规律。三是坚持每学期写好一篇与课题相关的教研论文或教学反思,从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创建自己的教研特色。四是坚持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求证课题研究的有效性。五是课题成员坚持相互交流,在研讨中提升自我。通过开展“草根”式的课题研究

10、,把教学工作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课题研究的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促使我校教师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学者型教师转变,并诞生了一批实用有效的教研成果。四、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收获与思考在科研的引领下,学案制教学改革紧密联系学校和学生实际,已由精细化教学探索深入到个性化教学探索阶段,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成效十分显著。2011年高考再创佳绩,连续两年被佛山市评为“高考优胜学校”。科研不仅促进学校教改走向成功,而且还促使教师逐渐走上了专业化成长的道路:1、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2

11、、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科任教师每周都自觉地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发现教学问题,并运用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教学能力不断提升。通过交流互动、典型引路、个案跟踪、教研总结等方式,激活了教师群体的教学智慧,提高了每位教师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力。4、教师业务素质普遍得到提高。良好的教学环境,宽松和谐的教研氛围,为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5、教育科研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教师的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促进了教师科研骨干的茁壮成长,而且有效地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总而言之,我校开展以小班化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核心价值在于:它凝聚了一种精神、一种智慧,激活了应当发展、需要发展、又可以发展的人。高明一中的改革将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在教育科研的引领下,小班化教育模式必将成为我校最闪亮的办学特色!2012年10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