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乐队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037585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中乐队公开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林中乐队公开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林中乐队公开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林中乐队公开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林中乐队公开课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中乐队公开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中乐队公开课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林中乐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苏月香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发挥自身的内在的灵性,打造活力课堂。教材分析: 林中乐队这篇课文描写了了森林里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犹如一支乐队奏出的乐曲,嘈杂而美妙,和谐而喧闹。作者聆听森林里动物的声音,用热情的笔墨在和我们讲述他的朋友故事。春天,森林里所有动物发出的声音,如同一个综合型乐团,什么歌手都有,什么乐器也有,美妙极了。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长期贴近大自然细心观察、潜心研究积累起来的成果。课文条理性

2、强,围绕中心句“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有各的曲子,各有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具体介绍了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乐器。从中我们体会到作者酷爱森林,酷爱动物,酷爱大自然的情怀。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课的动物名称和发出的象声词有的比较生疏(有13个要认识的字,9个带拼音的字)以及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在理解和运用时有难度,同时对森林里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一些熟悉,有一些不熟悉。尤其对动物各有各的曲子,各有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这一中心句与课文如何介绍的的学生一看就知道,但要体会作者怎样在聆听中辨别声音的特点对于学生不易察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

3、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2、说出作者是用哪些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学习作者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写法。教学准备1、师生搜集维塔利比安基及其作品的有关资料。2、制作表现大森林动物歌唱、演奏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台湾著名的自然音乐森林狂想曲。师:同学们,大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开音乐会呢。你听(播放课件音乐)师:试着说一说,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什么?(请2生答)这是台湾著名自然音乐森林狂想曲,里面有一百多种动物的叫声,都是录音师在野外录制的。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继

4、续漫步美丽的大森林,一起聆听小动物精彩的演奏。2、齐读课题(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台湾著名的自然音乐森林狂想曲,拉近他们与动物之间的距离,激发起学生想学乐学的热情。) (二)复习生字词1、师: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况。PPT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后全班齐读林中乐队的小演员们会奏出什么声音呢?(开火车读)师:看来你把课文都读熟了,真不错!我们一起把这些拟声词读一遍。(设计意图 针对本课要学习的生字词多,让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特点,掌握规律学习,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情感体验来学习,既简便又快。)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出示:“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

5、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师:这是课文的中心句总写动物们唱歌和奏乐。同学们,能读好这句话吗?请自己练习读一读,想想从红色的字词中体会到什么?(板书:中心句 唱歌奏乐)师:从“所有”八个“各”中你体会到什么生:“所有”可以知道动物的数量多。八个“各”可见动物的叫声繁多,唱法、奏法不尽相同。师:把你的体会送进去读一读。(生读)师:老师没有听出动物唱歌奏乐的快乐哦!在“所有”、“各”上加重语气,读出节奏感,读出愉快的口吻,再来一遍,好吗?4、看来,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各个都身怀绝技,课文又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具体来写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三、自主探究,感知

6、歌声美1、小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作者围绕中心句具体写了哪些小动物的声音特征? 勾画出相关的语句。2、汇报交流3、师:有这么多的动物在歌唱,你最喜欢谁的歌声? 生1:我喜欢燕雀、莺和歌声婉转的鸫鸟,用清脆、纯净的声音唱着。我觉得它们的歌声很美。(课件出示鸫鸟图片及文中描写鸫鸟的句子。)师:你听过“清脆、纯净”的声音吗?怎样的声音才算是清脆、纯净、婉转?师:我们来欣赏一下这清脆、纯净、婉转的鸟鸣声。(播放课件)好听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你的喜爱之情。(齐读)生2:我喜欢青蛙的歌声。因为它的叫声很有特色。师:你能说说青蛙的声音有什么特色吗?生:它还能发出两种叫声呢。(课件出示青蛙图片及文中描写青蛙

7、的句子。)师:你模仿一下青蛙的声音。生:咕噜咕噜,呱呱呱师:青蛙还能发出这么丰富的声音呢,你猜猜,它为什么有不同的叫声呢?生:我猜,它可能是肚子饿了就发出“咕噜咕噜”的叫声,吃饱了才发出“呱呱呱”的叫声。师:你们喜欢狼嗥声?(师播放声音)在常人听来,狼的嗥叫会令人害怕,但在作者耳朵里,它也很美妙。这说明了什么?生:他热爱动物。4、师:是啊,如果没有爱,文字只是一个僵硬的符号。正因为比安基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这难听的声音才会变成美妙的音乐!(板书:热爱)5、全班配乐读这一段。6、学习第一自然段除了这些,第一自然段还写了哪位歌唱家?莺:理解“啭啼”的意思。作者是怎么知道莺白天黑夜在唱歌?体会作者热

8、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从这段你读出了什么?5、师:声音如此之丰富,如此之美妙,难怪作者会说:“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动物们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进行引读)四、自主探究,感知演奏美过渡:金嗓子的动物们,尽情地演奏,没有好嗓子的动物也想尽了办法。1、同桌齐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找出作者围绕中心句具体写了哪些小动物奏乐的情形,想象小动物们演奏时的情景,美美地读一读,并完成下列表格。2、生汇报交流3、看、读自学提示:再读读课文3、4自然段,选出你最欣赏的表演者,勾画相关语句。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并用“”标注出重点词语和同桌交流读

9、后的感受 4、汇报交流,重点指导。(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生:啄木鸟(出示课件朗读)啄木鸟寻找能发出响亮声音的枯树枝,这就是它们的鼓。它们那结实的嘴,就是顶好的鼓槌。生:天牛天牛的脖子嘎吱嘎吱地响这不是活像在拉一把小提琴吗?这嘎吱嘎吱的声音,让作者想到了什么?天牛拉小提琴,多有意思的想象!这里也有一个破折号,前后句子有什么联系呢?(破折号前面写实,写天牛脖子发出声音,后面是由此展开的联想。)师点评:可爱的天牛竟成了提琴师,真是太奇妙了。(再次深读)苏老师把这个句子改成这样好吗?天牛的脖子嘎吱嘎吱地响这活像在拉一把小提琴。(指名说)这里用了比喻、反问的手法,你能把问号读好吗?(指名读)生:蚱蜢

10、(出示课件朗读):蚱蜢用小爪子抓翅膀:它们的小爪子上有小钩子,翅膀上有锯齿。师点评:它充分利用了身体的各个部分,太会想办法了。生:水鸟(出示课件朗读)一种火红色的水鸟把长嘴伸到水里,使劲一吹,把水吹得扑噜扑噜直响,整个湖里哄传起一阵喧嚣,好像牛叫似的。师:真有趣!男同学读。再使劲一些,让湖里更热闹些。(男生读)师点评:娇小的水鸟居然能发出健壮大牛的声音?这个组合太奇妙了,女生们也来读读这句话,让我听出你们的惊叹。过渡:你还喜欢谁的表演呢?妙在哪?生:沙雉(出示课件)沙雉更是异想天开,它竟用尾巴唱起歌来了:它一个腾身冲入云霄,然后张开尾巴,头朝下直冲下来。它的尾巴兜着风,发出一种“咩咩”的声音不

11、折不扣,活像羊羔在森林上空叫。 (破折号作用,加深学生对破折号用法的认识)(1)还有谁也喜欢沙雉的表演?喜欢的同学一起读一读,用三角号标出动作的词,想想你读出了什么?引导不同的动词。(腾身、冲入、直冲)把你的感受送进去读一读。师:多帅气的动作,这高难度的表演让人拍案叫绝了! (2)从“异想天开”“竟”这两个词中,你读出什么?师:它用什么来唱歌?生:尾巴。师:从中可以看出什么?生:它很与众不同、想法独特师:你很会思考!别的动物用嘴巴,它生:竟用尾巴。师: 联系前后句,我们可以理解“异想天开”的意思。生:“异想天开”形容想法十分离奇,意想不到。(试着读出沙雉神奇的举动。)(3) 谁来读读这句话?注

12、意重点词,读出你的惊喜。(指名读)(设计意图 通过品析语句,陶冶学生情操,整体把握课文:小动物的聪明,演技的高超,声音的各具特色。激发学生们热爱自然,勇于探索自然的奥秘。)五、整体概括1、师:多么快乐的声音,作者全听到了,还把他听到的声音用一句话写出来了,出示句子引读:(生读后面的句子)在森林里可以听到清脆的独唱、拉提琴、打鼓、吹笛;可以听到嗥声、咳嗽声、呻吟声;也可以听到吱吱声、嗡嗡声、呱呱声。师:这句话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写?生:排比。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师:是啊,运用排比手法,把嘈杂而又美妙,和谐而又喧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真可谓一支神奇的林中乐队。文中的句子像乐曲一样,富有节奏感,比如

13、这里的顿号,很短促的停顿,很有节奏感。我们朗读时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声情并茂才能打动别人。(齐读)师;你还知道哪些象声词呢?能根据这个句式,说说你还听见了谁的声音?能用上象声词吗?在森林里,可以听到,可以听到,也可以听到(生补充,句式练习)(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围绕中心句的写法。由概括到比较具体再到很具体的写法,说明树林中的小动物怎样唱歌奏乐。体会孩子细微的洞察力和识别各种不同的声音。进而明白小动物的唱法独特,奏法多样。)六、再次回扣中心,有感情朗读:师:金嗓子的动物们尽情地演奏,没有好嗓子的动物也丝毫不觉得难为情。因此在每天的清晨和黄昏,就会出现:(再读中心句)“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

14、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师:真是太奇妙了,森林的乐队就是这样组成的。美妙的音乐让我们沉醉其中,再读中心句。(渲染再读)七、拓展延伸 体验情感美1、师:在森林里,小动物们各显其能,用自己独有的方式为我们奏响了一曲又一曲美妙的乐章,孩子们,是谁把我们带到这个神奇的林中乐队,听这悦耳的声音的?他为什么能发现?师:我们在字里行间处处能感觉到作者的身影,清晨他早早地来到森林,夕阳西下,还流连于大自然之中。他拨开草丛,蹑手蹑脚地走近,他蹲下身子,仔细地寻觅,他躲在树后,注视着从远处走来的动物。他驻足凝神,他侧耳倾听。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人

15、,才会这么仔细地观察,才会把森林的喧嚣比喻成林中乐队在演奏。2、森林里除了有这支奇妙的乐队外,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出示课件)这是维塔利.比安基的代表作森林报,林中乐队这篇课文选自这本书,这些故事也藏在这本书里。爱上阅读吧!这样你们也会爱生活!(设计意图:在教师的语言营造中,在课件的解说中,进一步使孩子了解作者比安基。推荐阅读,将语文延伸到课外中,激发了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八、布置作业师:优美的音乐总能让人浮想联翩。让我们再一次欣赏音乐森林狂想曲。想象: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在唱歌奏乐?用上从文中学到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象声词,以“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为开头写一段话。(播放背景音乐)板书设计 林中乐队 唱歌 奏乐 热爱动物 热爱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