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038370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教学设计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教学设计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教学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教学设计2.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4 寓言两则一、教学目标1学会并规范书写本课9个一类字,重点书写“焦、疲、勃”等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揠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 “毫不示弱”、“威胁”、“鹬蚌相争”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角色的心情和语气。3.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4.通过表演和讲述,初步感知寓言形象的特点。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表演、讲述,感知寓言

2、形象。2、对寓言角色作出评价,揭示寓意。教学难点:把握古代寓言的相似之处,感受寓言文化的特点。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查看预习单、识读生词、分段轮读课文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通过对比结构、区分字义、巩固练习落实字词教学。2重点感悟环节通过默读、浏览全文,师生对话交流,了解文章内容,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课文脉络。 3通过默读、圈画、批注、全班交流、感情朗读等形式,感悟寓言中的角色特点。 4借助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积累和运用。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

3、学的准备:学生:1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2上网或查资料,了解寓言。教师:1教学课件。 2制定预习单。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步感知,整体把握(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交流一下。说说你们对这些寓言故事的感受。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流传了有两千多年了,分别出自孟子 公孙丑上战国策 燕二这两本书。(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2. 学习“寓”字。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3. 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

4、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4.谁来读读两则寓言的题目。(指名、齐读。)(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检查生词认读情况(1)同位交流你自学到的生词。(2)课件出示生字词:巴望 揠苗助长 筋疲力尽 兴致勃勃 毫不示弱纳闷 鹬蚌相争 用尽全力 喜笑颜开 十分焦急 指名读(提示:“闷”要读准确。)齐读词语(3)这些词语都和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通过课前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学生行为预设:可能联系课文内容来说,也可能说出字典上的解释,对于学生的回答,要予以学习方法的肯定。)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同位根据预习单交流容易读

5、错、写错的生字。(2)展示预习单上学生对难写生字的书写,并由该学生指出书写的难点、关键点,教师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书写点评。重点指导书写“焦”是上大下小,上半部的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疲”字中内外两撇的位置、长短要注意;“勃”字左下的“子”最后一笔改为提。 学生用钢笔认认真真地描红。描红的时候要注意写字的姿势,不仅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把字写得美观。练写写错的字和不满意的字。3.检查课文正确、流利朗读情况。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读书、听书的学习习惯,告诉学生:仔细听,优点跟着学,读错的随时帮助纠正。教师针对难点适时加以指导、强化。(三)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文脉。1.同学们,故事我们已经读了好多遍,请用

6、简短的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点拨: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宋国的农夫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快点长高,于是就把禾苗一棵一课地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鹬要啄食蚌,却被牢牢地夹住了嘴巴,它们相持不下,互不相让,结果被渔夫轻易地捉住了。2.交流、点拨、点评、提升。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自读自悟1.指导朗读。(1)请同学们到前面来展示朗读。指名两位同学分别读两则寓言,读好重点语句。可以加上表情、动作。再指读。评价:从你的表情、动作老师看出来了(2)自由有感情地练读。男生女生赛读。2.同学们,故事很有趣,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表演或者自己讲述的方式来使故事留在我们的心里。在讲故事或表演

7、之前我们需要仔细阅读剧本,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表演时应注意的地方标画出来,并写出自己的体会。(1)学生自主阅读(2)交流汇报讲故事和表演要注意什么?预设:揠苗助长 巴望、天天、焦急 急忙、筋疲力尽 兴致勃勃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农夫心情的变化,以及他的急于求成。 鹬蚌相争 鹬:猛得用尽力气 威胁 筋疲力尽 蚌:急忙 牢牢地毫不示弱 得意洋洋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教师点拨:农夫来到田边,他会对禾苗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想象一下,农夫和儿子有怎样的对话呢?渔夫捉住鹬和蚌的表情、语言会怎样?(学生自主准备表演、讲述。)3.指名展示,师生共评。4、总结同学

8、们,我国古代寓言是充满智慧的,寓言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交流。第二课时(五)复习温故 1.揭题2.同学们,请用简短的话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六)揭示寓意1.寓言是我国古老的文学,它充满了智慧。我们的先人想通过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智慧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农夫和鹬、蚌的身上。请你评价一下他们,也可以说说自己读了故事后的感受。交流:预设(1)农夫的做法是错误的。应该按禾苗生长规律去做,不能操之过急。追问:身边有没有这样不顾事物生长规律,操之过急的现象呢?(根据交流情况板书:急于求成)(2)鹬蚌不应该这样互不相让,最后只会两败俱伤。追问:你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相似的事情呢?(根据交

9、流情况板书:互不相让)2.小练笔:渔翁捉住了鹬和蚌,兴冲冲地回去了。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老伴说: 。听了渔翁的话,鹬垂头丧气地想: 蚌呢,瞟了鹬一眼,叹了口气说: 。3.小练笔交流评点:(1)是呀,后悔了吧,你两落得如此下场,全是因为一个字(争)。(2)如果不争,你们也早和你的伙伴们一起回家了,哪会像现在这样即将成为人家的盘中餐呢。(3)这正应了一句话:争一时两败俱伤,退一步海阔天空4. 拓展延伸,深化寓意。(1)讲述故事的出处。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故事(配乐讲述故事):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

10、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当时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你们知道是哪个故事吗?(鹬蚌相争)(2)今天就让我们来当一回苏代,拿起书有声有色地为赵王讲讲这个故事。(朗读课文:大王,我到赵国来,路过易水河边,看到了这么一件事)(3).“听了

11、这个故事,赵王猛然醒悟,他拍着脑袋说:“多谢先生的启发,我明白了”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同学们,赵王明白了什么呢?你能把他的话补充完整吗?我明白了 (4)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这样的故事流传了二千多年,宋国农夫、鹬和蚌也早已成了我们民族文化中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铭刻在我们的心里。寓言故事的题目成了成语,流淌在我们的文字里,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广泛运用,这就是经典的文化。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七)积累拓展,对比探究1.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么多寓言,让我们擦亮发现的眼睛,去找一找这么多古代的寓言故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想好以后可以小组交流。预设:(

12、1)这些寓言故事简短有趣有趣、寓意深刻、给人启迪。(2)古代寓言都已经成为成语被广泛运用。(3)寓言故事中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而且这些形象具有反面的讽刺意味,即角色共有的“傻”。(4)语言生动、有想象的空间,适合讲故事和表演。指名交流。2.寓言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不仅我们国家,古希腊、印度都曾出现过优秀的寓言作品,我们来欣赏两则。(课件显示伊索寓言和印度寓言)学生自读,总结特点。(伊索寓言以动物为主,结尾揭示道理。印度寓言就是民间的故事。)(八)读写训练,发散思维 1.续编故事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 许多年

13、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2.交流汇报(九)布置作业:(自选一项)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 尝试自由创作寓言故事。3.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十)、板书设计: 24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鹬蚌相争农 夫 鹬 蚌 互不相让急于求成 附:寓言两则预习单:班级: 姓名: 一、我能写美观。(先描红课后生字,再仿写,注意对比字的间架结构,能做到正确、规范。)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 二、我会读 巴望 揠苗助长 筋疲力尽 兴致勃勃 毫不示弱纳闷 鹬蚌相争 用尽全力 喜笑颜开 十分焦急 通过预习我理解了 三、我会思考。

14、 宋国的农夫 ,于是 ,结果 。鹬 ,却 ,它们 ,结果被 。四、我会查资料。我搜集的寓言故事有: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设计我始终以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等基本理念为依托,在教学中引领学生真实地触摸文本,紧扣文中关键字、词、句,不断地品味、感悟、内化,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使学生获得充实的收获,那就是在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同时,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完了这节课,我觉得有这样几点较为成功之处:1.由整体入手,整体感知,明确学习重点, 语文的学习是以课文文本为载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感知

15、、领悟和运用来完成的。文本的呈现本身具有完整性。因此在上课时,检查预习,扫清阅读障碍,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思路有了较清楚的认识。2以读书为本,紧扣关键字,激活感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文本在整个阅读教学中仍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课堂上,始终紧扣文本,让学生紧扣文本中的关键字句进行自主研读,并以此为突破口,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标画关键词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巴望、天天、焦急 、 急忙、筋疲力尽 、 兴致勃勃”从中体会到了文中农夫的心情变化,由此读出了自己的感受;抓住“鹬:猛得用尽力

16、气 、 威胁、筋疲力尽;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 、得意洋洋”体会两个角色的鲜明特点,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把词语理解与说话训练有效结合起来。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感悟来诠释“重点词”的意思,又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走进文本,促使学生更好地读出人物特点,更精彩地去表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以学生为本,作业人性化、趣味化。这些作业的布置包括训练学生“说”、“写”、“搜集课外资料”三方面的能力,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自主选择其中的一项来做。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达到“兴趣作业”的目的。不足之处:其一,教学中虽然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但是在真正的教学

17、中,学生读的还是不够,重点语句读的不够透彻,我想这里不光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师引导得不够,首先教师应该有情趣,学生才能够被感染。其二,生字书写教学过于集中,可适当置于文本教学过程之中,音、形、义相结合。其三、虽然故事情节简单,学生容易理解,但是要说出寓意,就有些难度了,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在本节课中,学生没能较好地说出寓意,多半的原因在于我的设计不够巧妙。 教学建议:1、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不是浮夸白显的,而是朴实、扎实、真正有效的的语文课。综合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要以文本为主,紧紧抓住阅读这个非常重要的教学途径和手段,重视语文的说话练习,语言的积累,通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感受、体验和理解,再在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读。以及阅读中不断积累词语,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在一起。2、在“焦”的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古文字作对比让学生了解农夫心里的急,或通过替换词语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