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执行力管理.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047082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益执行力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益执行力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益执行力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益执行力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益执行力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益执行力管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益执行力管理-明阳天下拓展培训1.中国经济需要告别粗放式发展,走集约化道路,对企业管理而言同样如此,精益管理正是中国企业集约化发展方式的唯一出路。2.执行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企业提升执行力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误入他途,原因在于缺乏精益思维,囿于执行力概念本身,无法触及导致执行不力的关键问题。3.精益执行力,就是要直面执行不力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其目标是在员工与企业二者利益中找到平衡点,实现共同发展。中国经济在经历三十多年快速发展之后,正在面临“结构之变”,过去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支撑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其弊端正日益显现。中国经济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走集约化道路。集约化是以效率和效益

2、为基本取向,强调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这正是精益管理的内核。在管理学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可以被视为供需,精益管理就是通过有效的方式,使供需双方这对矛盾体都能实现自身需求,达到双赢。可以说,精益管理是集约化发展方式在企业中的运用。对企业管理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执行力了。只有通过执行力,企业的观点、理念才能真正落地,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否则只能算一纸空谈。执行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的经营者也在如何提升执行力上煞费苦心。然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点误入他途。有的企业将执行力等同为成功学,员工的热情的确被激发出来了,听者是热血澎湃,斗志昂扬。可是空有满腔热情,能力得不到提升,只会陷入虚幻的疯狂

3、;有的企业倡导“唯结果论”,工作目标是明确了,但也容易将企业与员工简化为对立的交换关系,形不成真正有凝聚力的团队;还有的企业就是“变色龙”思维,企业需要什么,就将什么解释为执行力,执行力就像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管是绩效考核,还是流程管理,统统纳入执行力的范畴中。这三种思路存在的误区均可归纳为缺乏精益思维,并没有照顾到员工与企业的诉求和利益,执行力的获得是建立在牺牲一方利益(如“唯结果论”片面强调企业利益,不顾及员工感受),或者缺乏明确目标的随意行为之上(如成功学与“变色龙”思维,囿于执行力这一概念本身,缺乏行动的目的性,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这样的执行力得不到落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那么

4、,如何以精益的方式提升执行力呢?就是要抓住目前执行不力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对症下药,避免囿于执行力概念本身,做一些隔靴搔痒的行动,费力不讨好。对于目前执行不力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个体执行力与组织执行力两方面加以分析,前者针对每位员工,后者针对的是企业整体。个体执行力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果”不清,员工对组织目标不明确,确实付出了劳动,可对企业并没有产生价值,甚至南辕北辙;第二个问题是“没方法”。目标清晰,但苦于没方法,只能望洋兴叹,空有热情,却做而无门;第三个问题是“不行动”,员工有目标、有方法,但就是不行动,空有一身武艺,却不愿施展。系统执行力同样也存在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是“不服从”。企业上层的指令纵向传达不到或执行不顺畅,政令不通,尊重与执行。第二是“踢皮球”。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很难通过协作共同达成目标。第三是“两层皮”。制度是一回事儿,执行是另一回事儿,制度永远停留在纸面上。精益执行力的目标:围绕个体和系统执行的六大问题,综合考虑员工与企业双方的诉求,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点,最终实现以较小的管理投入,获得更大的效益目标,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发展协调统一起来,少劳多得,这才是精益执行力的内涵。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明阳天下拓展培训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