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倍问题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059478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倍问题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和倍问题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和倍问题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和倍问题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和倍问题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倍问题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倍问题教案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解决问题(和倍问题)教学教案教学目标: 1 、 学会运用画图线的方法表示和倍关系中两个量,以更方便的找到解题的思路。2 、 熟练掌握解答和倍问题的方法,理解和倍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重点:运用画图线的方法,准确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能够理解和倍问题中各倍数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有关倍的一些知识,刘老师要考考你们,谁能用倍的有关知识来描述一下黄球和蓝球的数量关系? 黄球红球也就是说,三个球为一份,黄球是一份,那么蓝球是三份,所以绿球就是黄球的三倍。师:今天大家

2、表现得都非常好,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的知识。(板书课题:和倍问题)师:同学们,我们相处有一年了,你知道老师的年龄吗?想知道吗?哪你们得动动脑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阅读题意(出示题目)二、新授我要学习刘老师和寇开航同学的年龄和是44岁,刘老师的年龄恰好是寇开航同学年龄的3倍,你知道刘老师和寇开航同学各是多少岁吗?(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师:这种题型,我相信有同学见来,那位同学来说一下怎样写算式?生:44(3+1)=11(岁)或者把寇开航的年龄看着1倍数,(1份数),那么刘老师的年龄就是3倍数(3份数)。师:给予肯定。提出问题“这里的1怎么来的,为什么要看成1(或者说1倍数),可以看成2吗?”,接下

3、来老师要用线段图来说明。师:那么线段图在这里如何表示,从哪里下手?这里第二个条件很重要(刘老师的年龄恰好是寇开航同学年龄的3倍),像这样“谁是谁的多少倍的问题”,关键要找到一个量,确定那个量较小,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师:根据刘老师的年龄恰好是寇开行同学年龄的3倍这个条件,可以得知寇开航年龄的这个量小得多。所以寇开航的年龄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师画图)师:那么刘老师的年龄是寇开航的3倍,刘老师的年龄又该用几条这样长的线段表示呢?(3个这么多)生:3条师:刘老师和寇开航年龄和是44岁。分别求出寇开航、刘老师的年龄是多少,从图上可以看出,如果1条线段表示1份,寇开航的年龄是1份,刘老师的年龄是3份,

4、也就是说刘老师和寇开航的年龄和是4份,那么这4份对应的数据就是44岁。线段图画好。师:线段图画好了,接下来,根据线段图又如何写算式啦?强调寇开航的年龄是1份,刘老师的年龄是3份,也就是说刘老师和寇开航的年龄和是4份,那么这4份对应的数据就是44岁。求出了其中的1份,也就求出了寇开行的年龄。(学生说,师板书)生:寇开航:44(3+1)=11(岁) 3+1表示什么刘老师:113=33(岁) 师:刘老师的年龄除了用11*3这种方法计算,还有其他方法吗?生: 44-11=33(岁) 答:刘老师的年龄是33岁,寇开行的 年龄是11岁。师:这道题就解答完了,怎样验算呢?师:强调:平时有些同学验算就是再做一

5、遍,哪是错误的。生:、(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师提示:就是把得到的数据带到题目中去,看是否符合题意)师:可把求出的刘老师的年龄和寇开行的年龄相加,看和是不是44;再把刘老师的年龄除以寇开行的年龄, 看是不是等于3倍.如果与条件相符, 表明这题作对了验算:3311=44(岁)3311=3(倍)。师:这道题就全部解答完了,像这种题型生活中非常多,为了以后我们快速找到解题思路,不防来总结一下。尝试练习我能行 已知甲数和乙数的和是160.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乙二数各是多少?(要求:先画线段图来表示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师:要求先画线段图来表示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师巡视。师:抽生道台上展示,教师适时纠正

6、生:师:展示正确答案。师:分析与解答:从题目中可知乙数为1倍数(1份),则甲数为乙数的3倍(3份),那么甲数和乙数的和就是4份.还可以理解为4份的数量是160本,求出1份的数量也就求出了乙数,然后再求甲数.用下图表示它们的关系:师:根据线段图写出算式乙数:160(3+1)=40(本) 甲数:403=120(本) 或 160-40=120(本) 答:甲数有图书120本,乙数有图书40本。这道应用题解答完了,怎样验算呢?可把求出的甲数和乙数相加,看和是不是160;再把甲数除以乙数, 看是不是等于3倍.如果与条件相符, 表明这题作对了.注意验算决不是把原式再算一遍。验算:12040=160(本)12

7、040=3(倍)。师:根据刘老师刚才的巡视发现,这个题难不倒大家,你们想不想尝试难度大一点的题小结和倍问题我的发现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道题目,分析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你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刘老师和寇开航同学的年龄和是44岁,刘老师的年龄恰好是寇开行同学年龄的3倍,你知道刘老师和寇开行同学各多少岁吗?师:第一句话直接告诉了两个数量的和;第二句话告诉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问题是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我们把这种题型叫着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这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叫和倍问题(全班齐读)师:解答和倍问题的一般有3个步骤:(1)先确定哪个较小数为标准数(一倍数或者说一份数);(2)再确定较大数相当于标准数(较小数)的几倍;(3)用除法求出标准数(较小数),再求出其倍数。总和(倍数1)=较小数师:通过刚才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每个同学都初步掌握了和倍问题的解题方法。想不想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尝试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