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22.pdf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061776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0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2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2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2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2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2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的内环境与稳22.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 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 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2. 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 A. 3B. 5 C6 D10 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 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4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

2、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 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 态调节的范畴 6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 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 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3、8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消化液 A B C D 9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10.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 体主要渗入( )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1.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 统 1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

4、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内环境 13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 ) 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14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C02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 A细胞一内环境一循环系统一呼吸系统一体外 B细胞一内环境一呼吸系统一循环系统一体外 C细胞一循环系统一内环境一呼吸系统一体外 D细胞一循环系统一呼吸系统一内环境一体外 15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16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

5、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 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 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 留大分子物质 17.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 境,即细胞内液 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 B、 C、 D、 1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 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6、D、Ca2、载体、氨基酸 19. 18、关于内环境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氧、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B、毛细淋巴管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与淋巴 C、唾液、抗利尿激素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D、皮肤角质层细胞游离于内环境之外 20. 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解 释,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 CH2CO3分解成的CO2可经呼吸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二、多项选择题 21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 、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

7、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进人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 C血红蛋白属于的成分 D组成了体液 22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和pH值 B酶 C激素 D渗透压 2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消化酶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 基酸 2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 A血液 B淋巴 C组织液 D血浆 25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应该出现) A 葡萄糖 B 尿素 C 无机盐 D 蛋白质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80分。 26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

8、壁细胞生活的具 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 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 情况下,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4)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 的 稳定有重要意义。 (5)内环境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 和。 (6)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 增多 _,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 (7)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

9、_ _,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 _;此病主要是影响人体 的有氧呼吸的第_ _阶段。 (8)若图示是肝脏的内环境,那么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制取相当于图中 _液体,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 通透性_。 (9)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变 。这是因为 _。 27右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 ,其中A代表 ,B代表 ,C代表 。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E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_以及葡萄糖、氨 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 、 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

10、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 、 系统。而CO2的排出则要经过 、 系统。 28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 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_。 (2)图中ad中,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试写出人 体内利用O2并产生CO2的反应式 _。 (3)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 ;B ; C 。 (4)ad中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 。 试以图示表示ad四种物质交换概况 。 (5)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和b之间隔以 ,b 和d之间隔以 ,b和c之间隔以 ,b的来源有 ,b的去向有 。(

11、6)b中的氧气进入组 织细胞被利用,需至少穿过 层磷脂分子层。 (7)试以简短语言概括a与人体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 水果、蔬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当食用这些食物时, 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人体的即时反应是: (1)碳酸钠与血液中的_ _缓冲对发生作用,相应的反应式: _ (2)所形成的_ _通过_ _(器官)以_ _的形式排出体外。 (3)因此,通过血液中缓冲物质的作用,使血液中的_ _维持在相对稳定 状态。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单选题 题号 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 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二、双选题 题号2122232425 答案 第一章 人体的

12、内环境与稳态 复习题 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2345678910 答案 DDCDDADDCD 题号 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DBDACCCCDD 二、双选题 题号2122232425 答案ABADCDBCAD 26 自由扩散 4 三 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PH值 (5)适宜的温度pH (6)组织液 水肿 (7)红细胞 遗传物质的改变 (基因突变) 三 (8)增大 (9)降低 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27(1)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 (2)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3)消化系统循环 (4)循环系统、泌尿 循环系统、呼吸 28(1)a (2)d、a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3)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 (4)bcd 略 (5)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细胞内液和血浆 细胞内液、血浆、淋巴 (6)2 (7)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29.(l) NaHCO3/H2CO3 Na2CO3+ H2CO3 2NaHCO3 (2) NaHCO3肾脏尿液 (3) p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