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067781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学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学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廖 言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12日 11 版)大连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资料图片上图:20世纪50年代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新村一角;下图:沈阳铁西新区鸟瞰图。资料图片 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回顾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历程,深刻总结全面振兴的经验,可以看到,辽宁取得的阶段性成就,正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不断开拓前进的结果。科学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 一 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正确理念,植根于科学发展。 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历程,是辽宁人痛定思痛的思想观念大转变过程。在振兴实

2、践与振兴理念的碰撞与融合中,辽宁人深刻地认识到,唯有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才能真正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辽宁必须走科学发展的振兴之路。基于对“东北现象”和“新东北现象”的深切认识,在全面深刻把握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意义、目标和举措的基础上,辽宁人认识到,老工业基地振兴不是工业的单兵突进,而是第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强者恒强,更是突破行政区划界限、调整经济总体布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是国有经济的一家独大,而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让国有经济、民营经济等竞相发展。同时,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的开放振兴意识,转身向海的经

3、济发展意识,抢抓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的意识,也在振兴的实践中变得越来越强烈,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 辽宁必须走创新发展的振兴之路。振兴的本质是创新,体制调整和创新是振兴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在体制和机制创新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把辽宁建设成为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区域的目标。因此,辽宁始终把改革作为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以改革促振兴。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谋划国有经济布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发展活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在夯实经济发展根

4、基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更大的范围内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合力和竞争力。 辽宁必须走和谐发展的振兴之路。在推进全面振兴中建设和谐辽宁,在和谐发展中实现全面振兴,和谐既是全面振兴的当然目标,也是全面振兴的根本途径,这是辽宁始终坚持的振兴理念。和谐发展的关键是以人为本,坚持振兴为了人民、振兴依靠人民、振兴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此,辽宁坚持一手抓科学发展、一手抓改善民生,把全省上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形成谋发展、促振兴的广泛共识,凝聚强大的振兴力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振兴之路,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走向全面振兴。 二 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实践是科学发展

5、观的生动诠释。 伴随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央开始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可以说,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过程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过程,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成果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最好诠释。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辽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科学制定符合辽宁省情、顺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战略,全省上下戮力同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走上全面振兴之路。 显著增强的经济实力,生动诠释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辽宁的首要任务,没有发展就谈不上全面振兴。根据中央要求,结合全省实际,辽宁确定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积极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增

6、长的拉动作用,全力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加速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推动由“辽宁制造”向“辽宁创造”的蜕变。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知识型新产业,推动辽宁切实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的实践,生动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这一实践的具体体现是,辽宁组织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建设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辽宁“十二五”规划又进一步提出,要以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建设为两

7、大引擎,以沈大经济带为轴线,带动辽西北实现跨越发展,构筑双擎一轴联动的发展格局。目前,辽宁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区域共同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 振兴成果惠及全省人民,生动诠释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面对历史积累下来的大量民生问题,辽宁不等不靠,坚持科学发展与改善民生并重并举。2010年辽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1.9倍和1.8倍。就业再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连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举全省之力,实施棚户区改造这个第一号民生工程,到2008年底,已完成5万平方米以下城市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保障性住房开工率全国领先,今年有望完成40万套,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困难

8、群众住房问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三 辽宁最终实现全面振兴目标,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二五”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要基本实现全面振兴的目标,要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改善、生态修复等重要领域实现全面跨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进入东部发达地区行列。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的关键是,要在新的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不断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辽宁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十二五”时期,辽宁面临的发展形势有新的变化和特征。国际市场在世界金融危机后有所复苏,但是

9、危机暴露并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深层次矛盾,使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市场呈现诸多不确定倾向和风险;国际国内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的低资源消耗、低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辽宁未来的长远发展,也要求把培植和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作为首要的战略选择;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增长要求城乡居民消费有相应的扩大,对社会各阶层进一步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更为迫切。面对新的形势,辽宁完成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历史任务,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这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努力壮大经济综合实力。今年辽宁的经济总量可望超过2万亿元。但这个规模与东

10、部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仍较大。综合解决经济社会各类问题,要靠经济实力。辽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振兴,前提是必须继续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坚实的经济基础。二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结合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建设和突破辽西北,加快对辽宁传统第二次产业、资源消耗型产业的调整改造,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把老工业基地改造成为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充满活力的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三是大力改善民生状况。通过调整分配结构、扩大就业规模、加大民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等根本途径,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繁荣。四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以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为核心,加大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力度,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实施重大生态恢复工程,让工业化的辽宁同时成为环境清洁、优美宜居的生态辽宁。 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辽宁全面振兴的成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的必然结果。辽宁全面振兴的美好前景,也只有靠科学发展观的引领才能变为现实。面对全面振兴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只要坚定不移地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走下去,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